文档详情

报告撰写模版0330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KB
约13页
文档ID:805850
报告撰写模版0330_第1页
1/13

业务经营(财产保险公司)检查重点、要求及附表一、自查重点(一)虚假承保 (1)是否存在通过虚构或虚增保险标的,编制虚假保险合同进行承保的情况,如冒用被保险人名义编制投保资料进行承保,骗取财政补贴保费 (2)是否存在系统外出单,承保信息未录入系统的情况,如撕单、埋单 (3)是否存在套打保单,出具阴阳保单(鸳鸯单),核心业务系统所记载的保费金额等承保信息与保险标的实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4)是否存在对保单进行跨年度拆分承保,以调增下年度保费收入的情况二)虚挂保费 (1)是否存在在投保人未支付或未全额支付保费的情况下,通过虚挂应收保费的方式出具保单,以变相降费承保的情况 (2)是否存在在投保人已全额支付保费的情况下,通过虚挂应收保费的方式,将已收到的保费资金未入账或未全额入账,以截留、挪用保费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况三)虚假退保是否存在以未收到保费或编造保险标的风险状况发生变化等为由,对已生效保单进行虚假批改、退保或注销,以冲减保费收入或应收保费的情况:(1)冲销已做实收确认的保费收入,套取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给予被保险人保费回扣、变相降费承保,或者向相关单位或个人给予不当利益等 (2)冲销虚挂的应收保费。

(3)违规冲销真实的应收保费,用以清理应收保费四)虚假理赔是否存在虚构保险事故或扩大保险损失套取赔款资金的情况:(1)侵占赔款资金,如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返还代垫的农险保费,或给予不当利益等 (2)变相向汽车修理厂等兼业代理机构支付超额手续费,如通过提高零部件价格和工时费标准等方式,扩大赔款支出向兼业代理机构输送利益 (3)向被保险人返还利益,如按照约定的协议赔付率,给予被保险人承诺的利益,以争抢续保业务等五)虚列费用是否存在虚构经济事项或虚增经济事项支出套取费用资金的情况:(1)套取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虚列人员工资、车船使用费或理赔费用等费用 (2)为本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报销相关费用六)虚假中介业务 (1)是否存在虚挂个人营销员、专业或兼业中介机构的方式套取手续费和佣金的情况 (2)是否存在与无资质或资质过期的中介机构开展业务的情况七)不严格执行条款费率是否存在不严格执行经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条款费率的情况:(1)不执行经审批或备案的费率,擅自降费承保 (2)不执行经审批或备案的条款,擅自扩大或缩小保险责任范围 (3)虚假电销业务,将非电销业务通过电销渠道承保八)私刻印章是否存在私刻本公司印章用以违规经营、私自担保和资金借贷等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私刻其他单位印章用以违规经营等情况。

九)违规资金使用情况 (1)违规资金的来源渠道及各渠道资金的金额,资金来源渠道主要分为保费资金、赔款资金、业务管理费用、手续费或佣金等 (2)违规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分为支付账外手续费、向被保险人返还利益、向被保险人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支付回扣或其他不当利益、补充业务经费、支付员工工资或福利以及公司高管或员工挪用侵占等二、报告撰写要求(一)标题:产险业务经营(二)正文1.第一部分公司自查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自检和督导抽查的组织实施情况,自查和督导抽查的机构及业务覆盖面情况,以及对公司业务经营合规及风险状况的整体情况作出基本评价等2.第二部分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情况结合自查重点和要求,主要分为虚假承保、虚挂保费、虚假退保、虚假理赔、虚列费用、虚假中介业务、条款费率执行、私刻印章、违规资金账外使用等方面要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客观准确地反映违规问题的主要情况、表现形式等,对违规问题或风险状况的程度作出基本判断3.第三部分原因分析及问题整改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状况,逐项分析公司在内控制度、管控流程、系统控制、内审监督、绩效考核等方面薄弱环节或风险隐患,以及所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结果及效果评估等。

具体整改事项、措施及结果可附详表4.第四部分问责处理情况主要是重大或严重违规经营问题的处置情况,包括对涉及有关违规问题的人员的处理情况,如责任人员、职务、涉及机构、处理措施(经济处罚的要列明罚款金额)以及是否涉嫌犯罪等具体情况可附详表5.第五部分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对健全完善监管制度、行业规范方面的政策建议三、附表附表 2:虚假承保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3:虚挂保费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4:虚假退保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5:虚假理赔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6:虚列费用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7:虚假中介业务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8:不严格执行条款费率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9:私刻印章问题自查统计表;附表 10:违规资金使用情况自查统计表财务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检查重点、要求及附表一、自查重点(一)财会部门设置和财会人员配备情况 (1)公司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是否经保监会核准;(2)公司财会部门负责人任职条件是否符合《保险公司财会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相关要求;(3)公司财会部门负责人任职是否按规定向保监会报告;(4)公司任命临时财务负责人、临时财会部门负责人的,是否按规定向保监会报告;(5)财会部门负责人调动或离职,是否将任免文件同时抄送保监会;(6)总公司是否设立了单独的财会部门;(7)公司财会部门是否按照《规定》履行了具体职责,配置了相关专业人员;(8)公司分支机构是否按规定设立财会部门等。

二)财会工作内部管控情况 (1)公司是否统一制定了各级财会人员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2)公司是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对公司所有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3)公司是否建立了业务、财务、精算、投资等数据的定期对账制度并认真执行;(4)公司是否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5)公司是否建立健全了财务报告编制、审批、报送的内控流程,明确财务报告、偿付能力报告、各项专题财务报告编制的流程和职责分工;(6)公司是否建立了责任准备金计量和重大风险测试制度,完整保存责任准备金计量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文档记录及相关支持材料;(7)公司是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8)公司是否建立了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财会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监事会职责分工明确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9)公司是否实施了分支机构财务经理委派制,由上级机构或者总公司统一管理各级分支机构财务经理的聘任、考核和薪酬;(10)公司是否对分支机构财会部门和人员定期开展指导、监督和检查等三)财会行为合规性情况 (1)公司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年度审计等各项日常财会工作是否符合《规范》相关要求;(2)公司是否按照规定编制并按时报送了年度财务报告、分红险专题报告、交强险报告等报告;(3)公司是否按规定提存了资本保证金,并向保监会备案;(4)公司资本保证金处置是否经过了保监会的核准;(5)公司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了年度审计;(6)公司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审计师事务所的轮换;(7)公司是否按规定缴纳了监管费和保险保障基金等。

四)偿付能力报告合规性情况 (1)公司编报的偿付能力报告(包括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年度偿付能力报告、动态偿付能力报告等)是否符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及相关问题解答要求;(2)公司是否按规定报送了偿付能力报告,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等;(3)公司是否存在通过不合理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虚增偿付能力的情况;(4)公司是否存在通过虚假交易虚增偿付能力的情况;(5)公司是否存在股东增资在保监会批准之前就计入资本的情况等二、报告撰写要求(一)标题:财务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二)正文保险公司应对照自查重点认真开展财会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工作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并撰写自查报告自查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自查开展的方式、自查范围、对分支机构的督导及抽查情况等;(2)自查工作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具体情况;(3)自查发现的其他财会管理问题和风险;(4)各类问题的成因分析以及明确的整改落实措施或计划;(5)涉及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要说明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公司的处理措施等三、附表附表 25:财会管理人员任职情况自查表;附表 26:财会部门设置及履职情况自查表;附表 27:财会工作内部管控情况自查表;附表 28:财会工作合规性情况自查表;消费者权益保护检查重点、要求及附表一、 自查重点(一)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是否按照《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保监会令 2003 年第 3 号)、 《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保监会令 2013 年第 8 号)、 《关于加强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保监发〔 2011〕45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2〕 49 号)等文件要求,制定保险消费投诉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的相关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保险消费投诉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二)落实执行情况包括:(1)是否明确监测预警、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等各项任务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联系人等;(2)是 否 建 立 值 守 工 作 制 度 和 风 险 预 警 信 息 指 标 体 系 ;(3)是 否对 营 业 场 所 业 务 、客 户 服 务 电 话 和 消 费 投 诉 内 容 等 进 行 跟 踪监 测 ;(4)是 否 按 规 定 及 时 向 监 管 机 关 报 告 公 司 及 分 支 机 构 的保 险 消 费 投 诉 重 大 上 访 及 群 体 性 事 件 ;(5)是 否 将 保 险 消 费 投诉 重 大 上 访 及 群 体 性 事 件 风 险 防 范 和 应 急 处 置 工 作 内 容 纳 入考 核 范 围 ;(6)是 否 对 保 险 消 费 投 诉 重 大 上 访 及 群 体 性 事 件 的责 任 人 员 进 行 责 任 追 究 处理。

三)风险隐患排查及处置情况自查 2014 年当年发生(包括已处理和尚未处理完结)及以前年度发生截至 2014 年11 月底尚未处理完结的保险消费投诉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风险隐患和处置情况四)重点关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财产保险公司重点自查两年以上机动车辆保险积压未决赔案情况人身保险公司重点自查未经客户允许擅自修改保单关键信息情况,以及隐瞒、侵占新型人身保险客户分红投资收益等问题二、报告撰写要求(一)标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二)正文1.第一部分制度建设及落实执行情况,包括并不限于:公司是否按照监管要求制定保险消费投诉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应急报告、应急预案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是否明确监测预警、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等各项任务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联系人等,是否建立值守工作制度和风险预警信息指标体系;是否对营业场所业务、客户服务和消费投诉内容等进行跟踪监测;是否按规定及时向监管机关报告事件情况,是否存在漏报、瞒报;是否纳入考核范围;是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2.第二部分风险隐患排查及处置情况应说明 2014 年当年发生(包括已处理和尚未处理完结)及以前年度发生截至 2014 年 11 月底尚未处理完结的保险消费投诉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置情况,简要说明事件总体情况(事件数量、涉案金额、险种类型、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等)、原因分析、后续跟踪及风险监测情况等。

3.第三部分重点关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排查处理情况财产保险公司应报告两年以上机动车辆保险积压未决赔案的总体情况、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和清理工作情况等;人身保险公司应报告未经客户允许擅自修改联系、银行账号等保单关键信息的总体情况、挪用或侵占客户权益等风险情况、处置情况等,以及隐瞒、侵占新型人身保险客户分红投资收益案件排查处理情况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还应自查并报告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重大问题和事件4.第四部分整改措施主要包括:对自查发现的制度建设、落实执行等问题及原因分析,公司拟采取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