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红的历史溯源、现代应用及其对外传播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KB
约24页
文档ID:35889625
中国红的历史溯源、现代应用及其对外传播_第1页
1/24

中国红的历史溯源、现代应用及其对外传播中国红的历史溯源、现代应用及其对外传播我国人民是尚红的民族,对于红色的喜爱历经朝朝代代,源远流长中国红折射在皇城巍峨的宫门之上,跳跃在乡间女子的红花袄上,被捧在千手观音的虔诚里的传统装饰中, 不仅仅是彩陶艺术, 战国和汉代的漆器, 服装面料、唐宋时期的织绵、壁画、清代明代的织绣、瓷器, 包括皇家的红墙碧瓦, 建筑彩绘, 朱漆大门, 均反映出我国人民对红色的偏好, 并已列入我们的审美基因, 融入我们的骨髓而生生不息, 源远流长, 并溶入我们的语言来表现赞美人的美好品格: 赤诚、赤胆忠心……在我国红色不论是在表现人的身份地位,喜庆盛典的场合, 还是纳福迎祥, 均为宫廷、民间、汉族以及很多少数民族喜好度最高的色彩, 反映在其中意味深长的象征性和比拟性, 不仅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幸福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还表现了对正义、勇敢的肯定与赞赏, 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和审美价值红色,众多颜色中一道本来极普通的颜色,竟成了负荷中国人复杂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重要符号马克思说过:“色彩是反映一个民族性格最直观的方式”因此,中国红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直观印象。

本文将对中国红的历史,红色在有形文化上的表现,中国红的传播以及红色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进行探讨一、中国红的文化意蕴一、中国红的文化意蕴红色,众多颜色中一道本来极普通的颜色,竟成了负荷中国人复杂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重要符号我国人民是尚红的民族,对于红色的喜爱历经朝朝代代,源远流长在我国红色不论是在表现人的身份地位, 喜庆盛典的场合, 还是纳福迎祥, 均为宫廷、民间、汉族以及很多少数民族喜好度最高的色彩,反映在其中意味深长的象征性和比拟性, 不仅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红红火火, 兴旺发达幸福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还表现了对正义、勇敢的肯定与赞赏, 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和审美价值中国红折射在皇城巍峨的宫门之上,跳跃在乡间女子的红花袄上,被捧在千手观音的虔诚里在传统装饰中, 不仅仅是彩陶艺术, 战国和汉代的漆器, 服装面料、唐宋时期的织绵、壁画、清代明代的织绣、瓷器, 包括皇家的红墙碧瓦, 建筑彩绘, 朱漆大门, 均反映出我国人民对红色的偏好, 并已列入我们的审美基因, 融入我们的骨髓而生生不息, 源远流长, 并溶入我们的语言来表现赞美人的美好品格: 赤诚、赤胆忠心……我国人民敬重的神农氏为炎帝、炎者, 红也。

刘邦建汉, 自称赤帝之子这均是以色彩的象征性, 暗含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一)象征意义(一)象征意义1. 红色代表阳刚之气日本野村顺一在他的著作《商品色彩论》中提出中国人喜欢红色和黄色,此两色具有独特的看法:红色有积极的性质,象征“神圣”、“天”、“男性”;黄色有消极的性质,象征“俗界”、“地”、“女性”[1] 现代中国人一般会回答红色为女性的颜色,野村先生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从上述官服色上我们也能看出古代中国人一般用红色代表男性这些现象,用阴阳理论解释可能更为方便理解古人理解事物时经常用阴阳两个方面来解释,比如人有君臣之别,动物有雌雄,宇宙有天地,人生有生死,等等色彩也一样,红色为太阳色,是阳性的,自然就跟男性(阳性) 联系在一起了另一方面,女性是阴性,与水(阴性) 的颜色———青联系在一起2. 红色代表忠诚、勇敢、正义、斗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这些都是壮士们忠诚勇敢、爱国热忱、轻生死重大义的英雄写照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脸谱中,红色脸谱就代表忠义、正直和神勇3. 红色是尊贵者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礼仪的核心是尊卑有分、等级有差、长幼有序, 色彩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历代对不同社会地位的建筑、车舆、服饰的色彩都有明文规定。

如春秋时的建筑用色已趋规范据《礼记》载”夭子丹,诸候黝、大夫苍、士赶”丹为红、黝为黑、苍为青、肚为黄违背这一规范不但受到谴责, 还被记录在案,如《春秋》庄公二三年”丹桓公之楹,非礼也鲁庄公在这一年把桓公庙的柱子漆成红色, 史家认为无礼而记下一笔4. 红色是吉庆的象征婚礼在中国应是最大的吉庆喜事《礼记昏礼》说”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二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 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今日所见婚礼, 都以红色为主以求吉利但先秦至隋唐, 先以玄为吉色,后以青为吉色以红为吉色盛于明清,并延续至今红色也因此成为中国人的幸运色5. 红色还辟邪作用红色的辟邪作用与喜庆用红在古代大体是可以分清的,但逐渐有混为一谈的现象古代有取牺牲之血”衅”祭器的风俗而在铸造新祭器时, 必须取牲血涂祭器的缝隙这种”衅”除了祭献之意, 也有辟那之意同时, 火能驱辟野兽,进而燃烧竹子产生爆竹之声以驱逐野兽至迟到魏晋南北朝已形成年初一清早爆竹辟恶鬼《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曰,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燃草, 以辟山 恶鬼”南宋产生的鞭炮外壳用红色则是火的色彩。

方士驱鬼镇邪也崇尚红色, 符录皆用朱书画神人女者赤衣, 男者裸身赤色钟魁是传说人物, 原穿蓝衫, 后也改为红袍,钟魁像或作门神,或悬于中堂,皆为驱鬼6. 红色还代表暴力、动荡、革命、正义、真理, 让人立刻想到高大挺拔、勇敢坚定、视死如归等词汇在中国还是革命与否的标志,是区分舌交我的分水岭共产党的军队,被称为“红军”不是共产党的军队就是”白军”, 是”白匪”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被西方世界称为“赤色中国7. 红色代表花朵、女性、爱情古代的文人墨客对“红”的描写比比皆是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红”字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例句不胜枚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张可久《人月圆》古时女子也叫“红颜”、“红袖”、“红粉”,故有“红颜知己”、“红袖添香”红”文是女子胭脂的别称,女子妆颜称“红妆”,“朱唇一点桃花殷”二)历史渊源历史渊源1.对血液和生命的崇拜人类对红色的关注首先应与血液有关。

因为人和动物的生命是与血液紧密相联的, 这在狩猎经济时代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更容易体会到因此原始人以红色象征血和生命是可以推想的据说 4000 年前,人类就有在嘴唇上涂红色的习俗,但是这是为了辟邪从原始社会末期起到奴隶社会都有血祀, 除了用杀牲畜祭祀鬼神(又称血食)、用牺牲的血涂祭器(称为衅)以外, 也用俘虏作为人牲杀后祭献鬼神和祖先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中往往见有杀人祭祀的记载, 最多的一次杀祭有用人者”[2]有的人牲被杀后与牛、羊、狗埋在一处, 他们的血与牲畜的血一样成为鬼神祖先”血食”的对象由此推测, 山顶洞人在死者周围洒赤铁矿粉可能有赋予生命、析望再生的意思河南汝州洪山庙新石器时期的一件瓮棺上堆塑一个阳具头上涂红,当与生殖和生命的延续有关早期的游牧民族,有人会用动物的红血,涂在门上用来辟邪对血和生命的崇拜还见于一些传说如东汉赵眸所著《吴越春秋》, 写一勾师铸造旁勾时, 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并用血衅金勾, 然后将勾献给吴王阖间换取重赏又如‘庄子外物净说“故伍员流于江,筱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伍员即伍子骨, 筱弘是春秋时的大夫, 因晋内哄被周人所杀由此形成“碧血”的典故今日我们的国旗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 也有“碧血”的渊源早期的游牧民族用动物的红血涂在门上,4000 年前,人类在嘴唇上涂红色的习俗都是用来辟邪。

一万八千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周围洒赤铁矿粉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红色象征,郭沫若认为是象征生命在新石器时期,除彩陶外朱绘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湖南安乡城岗遗址出土的朱绘石铲、安徽浅山薛家岗遗址出土的朱绘有孔石斧和有孔石刀等等, 可能是巫术法器或权力象征山东泰安大汝口墓地出土的一件壶背上,绘有符号或文字, 有人解释为”太阳鸟图腾柱”,也是朱绘以上说明红色在原始社会可能有神秘的象征义,这种意义也延伸到商代商代中期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礼器表面和内壁可见朱书文宇多种,早于申骨文年“颜料”则可能用朱砂掺和其他物质调和而成己达到文宇颜色鲜艳清晰而不易褪色的双重效果这些朱书文字出土于宗庙祭祀区的祭祀坑中, 应与祭祀活动有直接的联系商代青铜祭器有的还残留涂朱的痕迹这时的贵族棺木也有雕花纹后施以红漆河南安阳殷基就曾出土虎纹红漆棺板印痕以上种种朱色大红色的使用显然有着特殊的象征义,只是这种象征义的根源因缺少文字记载已难以在今天准确地重新叙述2)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中国人对红色偏爱的民族心理,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对太阳神虔诚的膜拜中国人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炎帝又称赤帝,他是中国的太阳神,太阳鸟是他的化身,故“太阳、赤鸟均受到先民崇拜,对赤帝的崇拜,即对火的崇拜。

以红色为贵,即以赤帝为尊[3]尚赤之习古已有之,《礼记·檀弓篇》有“周人尚赤”[4]两千多年前,楚国曾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楚人尚赤、尚东、尚左、拜日、崇火、礼丹凤,与炎黄文化一脉相承楚人的祖先传说是祝融,而神话中的祝融是火神,“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5]楚人认为自己系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中有火,火为赤色,故对赤色崇敬有加,如战国楚墓中的战旗和图纹繁缛的衣衾均以赤色为主[6]《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有汉高祖刘邦在沛县始举义旗时,依照楚人尚赤的传统,“帜皆赤”,并自托为“赤帝子”《史记·历书》曰:刘邦立为汉王之后,“以十月为年首,而色尚赤”刘邦是楚人后代,历史虽日益变迁,但这种崇尚红色、崇敬太阳的习惯依然极盛红色的象征源于对太阳和火的崇拜中国的日神为鸟形应是太阳崇拜与鸟崇拜两种观念的重合它的形象是红色的太阳中有一只三足(或二足)的鸟三皇五帝之中,炎帝是日神《白虎通五行篇》”炎帝者, 太阳也”古人相信火是“日之气”太阳和火对人类的生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带来光明和温暖, 太阳促使万物生长,火能使人熟食和驱辟猛兽而太阳与火的色彩都是红色,因此崇日、拜火必然与红色相联系如春秋战国时的楚人,认为自己是炎帝的远裔, 火神祝融的嫡系子孙, 他们崇曰、拜火, 因此尚赤。

《墨子公孟》记载”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 治其国其国治”绛衣博袍就是红色的宽袖大袍《国语楚语上》形容楚灵王筑的章华台之美为”丹镂”, 意即红色的杜子和雕镂出土的楚漆器、丝绸和服饰,都大登地使用红色战国后期形成东西南北中五天帝的观念后,秦祀四帝, 西汉起祀五帝其中,南方“其帝炎帝, 其神祝融”(《吕氏春秋月令》)而二十八星宿的南方七宿联起来像鸟形,所以总名为朱鸟(朱雀), 在木金火水土五行中与火对应的也是赤色、夏季、南方就五方正色而言,赤、黄、蓝、白、黑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但按《礼祀曲礼》所说,当时的军阵按天宫四方布列前后左右行,前朱鸟而后玄武, 左青龙而右白虎”、并画四神于旗帜作为标识这样, 朱色在军事上就有前进、胜利的象征义使之在五色中地位突出另外《周易说卦》释南方离卦卦义时说”离也者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疏》”以离为象日之卦, 故为明也日出而万物皆相见也,故圣人法南面而听天下, 向明而治也”这可说是日、火崇拜的又一个方面三)物理性质与民族性格(三)物理性质与民族性格1.物理性质在现代色彩学理论中,无论是加色混合(色光混合)还是减色混合(物质颜色混合), 红色都是作为原色出现的。

红色的波长在可见光中最长, 故视觉冲击力也最强,容易给人的视神经以刺激并产生兴奋感或许中国人喜爱红色正是在不自觉中对红色的这种物理性因素的认同随着色彩中纯度、明度的演变,红色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 这也印证了我国成语中”万紫千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