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内容提要[作者介绍 ]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早年被“五四”运动唤醒,信仰无政府主义, 译介了以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的著述 1927年赴法国学习,开始正式的文学创作生涯1928年回国,继续进行创作,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等职1982 年获得“但丁国际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巴金是一位终身笔耕不辍、 勤奋高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 《家》《春》《秋》 ),《寒夜》;中篇小说《灭亡》《憩园》;短篇小说《月夜》等他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内容提要 ] 这部小说写的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大家庭高公馆里发生的故事 小说描写了觉慧、 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他们的爱情或者刚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遭遇代表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小说还展现了封建大家庭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丑恶和腐朽,倾轧和迫害,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变化[故事简介 ] 故事发生在 20世纪 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 一个门前有“石狮子看守”、门墙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红漆对联的高公馆一天傍晚,风刮得紧,雪下得大18岁的觉民和弟弟觉慧排完戏,刚从学校回到高公馆, 16 岁的婢女鸣风就告诉他们来了客人原来是姑母张太太和她的女儿琴琴在省立一女师三年级读书, 她是高家的亲戚里最美丽、 最活泼的姑娘,是一个富有反抗性格的新女性望着琴开朗活泼的美丽面庞, 觉慧不由想着另一张脸——鸣风,一个自幼被卖到高公馆,聪明温顺、善良美丽、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婢女 这两张脸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指示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觉慧明2 白鸣风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他对命运的安排感到了不平, 并对自己绅土家庭感到愤恨觉新是觉民兄弟的大哥,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房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 他的命运便被决定了 他相貌清秀, 自小聪慧, 在家里受着双亲的钟爱, 在私塾里得到先生的赞扬, 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
他曾打算中学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 还想过去德国留学, 梦想和自己爱着的姑娘——梅表妹结婚可在他毕业归来的晚上. 父亲就告诉他为他订婚的消息,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为了爷爷早日抱重孙,为了父亲的意愿, 他成了家, 和父亲用拈阄儿的方法决定下来的、素不相识的少女瑞珏结婚,并开始做事,帮助料理家务不久,父亲亡故,他的心里充满了悲哀, 但却不曾想到他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可悲了父亲的棺木人土以后,他似乎把父亲完全忘记了他不仅忘记了父亲,同时他还忘记了过去的一切, 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青春 他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平静地把这个大家庭的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家族内部的矛盾向他射来的无数无形的暗箭,使他看清了这个绅土家庭在爱与平和的面纱下隐藏着的仇恨和斗争虽然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心中仍燃烧着青春的火他愤怒,他奋斗,最终他的奋斗毫无结果, 而且他也疲倦了 他活着只是为了挑起肩上的担子;他活着只是为了维持父亲遗留下的这个家庭不久,他的孩子出世了, 他把他的抱负拿来在儿子的身上实现 儿子的幸福就是他自己的幸福。
这样想着他似乎得到了一点安慰两年后,五四运动发生了, 新的思潮唤醒了他被忘却的青春他贪婪地读着报刊和杂志,但他不如两个弟弟思想进步, 常被他们嘲笑为 “作揖主义者”和“无抵抗主义者” 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 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并不觉得矛盾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 他既痛恨旧势力, 又在旧势力面前唯唯诺诺; 既真诚关心弟妹的幸福, 又时时提防着他们的言行出轨 因此,他便受着两方面的夹击: 一方面,长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指使、捉弄,甚至责骂3 他;另一方面,觉民、觉慧也常表现出对这位大哥的不满面对这一切,他默默地忍受着,挣扎着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 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 不许他再出门高老太爷年近古稀, 却娶了一个浓妆艳抹的陈姨太 觉慧觉得这不像自己的祖父,倒像敌人 被囚禁在家里的他着急、 愤怒,只有纯洁的鸣风让他平静一连几天夜里,觉新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晓得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的梅回到省城娘家来了。
旧历新年, 高公馆里格外地热闹繁忙 堂屋里面灯火辉煌, 全家满满地坐了两大桌上一桌坐的全是长辈, 下一桌坐的是觉新和他的弟妹们高老太爷希望吃年饭时有四代人, 所以叫觉新夫妇也把他们的儿子海臣带三桌来高老太爷面对这样多的子孙, 明白他“四世同堂” 的愿望已经实现, 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公馆门外,一个讨饭的小孩在饥寒中轻声地哭泣在花园的楼房里,觉新为了梅几天前在商业场碰到他有意避开而伤心楼下,淑英正在踢毽子, 觉新加入了游戏之中 觉慧望着觉新的背影想: 人原来是这样健忘的, 同样的一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变换了两个面目过后他又想, 大概正因为这样健忘, 所以才能够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罢 他这样想着, 对于刚刚掘开过去的坟墓而又马上忘记一切的大哥,也有了暂时的了解张家琴的房中, 梅对着觉民、 觉慧、琴诉说自己凄苦的心情,感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 她都只能依靠回忆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觉慧、觉民因为梅的悲剧而对旧势力更加深恶痛绝旧历年过去, 转眼就是元宵节 由刁:军阀混战, 张太太的公馆被军队占据了,她只好带着琴和来张家玩的梅逃到了高公馆为了躲避炮击, 大家疏散到花园里第二天,觉新在花园里与梅再次相遇。
梅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觉新追了上去,请求梅宽恕梅忍不住低声哭泣觉新看见梅这样难过,一种追悔、同情和爱恋交织着的感情猛然袭击着他的心,使他情不白禁地用手帕去为她擦泪两人相对而泣,互诉着几年来的相思之情两天后,街上又传来要发生抢劫的消息大家纷纷外出躲难, 高公馆里只剩下觉新这一房人 过了三四天, 抢劫并未发生, 避难的人都陆续回来了 这天下4 午,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 觉新的心完全不在牌上, 他时常发错牌 梅推说有事回到房里痛哭起来, 瑞珏赶来安慰了她 几天来,瑞珏完全地清楚了觉新和梅过去的关系以及觉新特别喜欢梅花的原因她主动找梅交谈, 表示对他们两个当初感情的理解 梅为她的大度与善良所感动, 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梅凄楚悲哀的诉说沉重地压着瑞珏温柔敏感的女性的心真诚的同情与对命运的相互理解,使两个女人变成了亲如手足的姊妹战争结束后,觉慧瞒着家人参加 《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觉得自己与家庭更疏远了,只有想到鸣风,他才感到一些亲切, 但是那个少女的一对眼睛跟广大的世界比起来,却是太渺小了孔教会的头面人物—— 60 多岁的冯乐山看高家的丫头长得漂亮,向高老太爷要求讨一个去做姨太太。
高老太爷决定让17岁的鸣凤嫁给他鸣凤深深爱着觉慧,虽然她知道地位低下的苦命丫头绝不会成为高家的少奶奶,但却希望留在觉慧身边,伺候他一辈子她的前途依然是一片浓密的黑暗,那一线被纯洁的爱情所带来的光明也给人家摧残了鸣凤苦苦哀求太太不要将她嫁人,但高老太爷的决定谁也不敢反对绝望的鸣风来到觉慧的窗下,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跑进房里而未进去出嫁前的一个晚上, 鸣风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那一天对于觉慧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对于鸣风却是她一生的最后一天了觉慧由于赶着写稿的缘故,他没有听完鸣风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鸣风几次欲言又止 正在这时,觉民来了, 鸣风流着泪消失在门外 觉民把鸣风的事告诉了觉慧觉慧冲出门去寻找鸣凤, 但没有找到 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 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 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呜风投水自杀后, 狠心的高老太爷又逼丫鬟婉儿去给冯乐山做妾鸣风的悲剧使觉慧无限悲哀, 深深自责,同时也加深了他对以祖父为代表的旧势力的仇恨现在,他更清楚地认清了自己所在的这个家庭、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不久,《黎明周报》 因言论过激被查封了 觉慧等几个中坚分子又决定筹办《利群周报》报刊内容一如既往 他们还设立了阅报处, 积极传播新文化思想。
5 高老太爷的 66 寿辰到了公馆里演了三天大戏高家的亲朋好友都来了冯乐山和婉儿也来看戏婉儿向淑华等人哭诉了自己在冯家所受的苦处高老太爷刚过了寿辰, 就决定让觉民和冯乐山的侄孙女结婚觉民不甘充当傀儡,他跑到同学家躲了起来 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 无论三叔克明和觉新怎样劝说,觉慧都坚决地说, 如不取消冯家的亲事, 他绝不说出觉民的地址 看到觉新在这件事上又采取不抵抗主义, 觉慧忍不住骂觉新是懦夫 觉民写信给觉新,表示绝不让琴做第二个梅的角色觉新不断受到良心的谴责, 觉得无论如何应该帮助觉民,否则会造成一件抱恨终身的事他壮着胆子到祖父面前为觉民说情,却遭到祖父的狂怒斥责 祖父最后说, 冯家的亲事绝不能取消, 如果月底觉民还不回家就叫觉慧顶替 觉新不得已回头又要三弟劝二弟屈服,觉慧十分气愤, 想:“如果牺牲是必需的话,做牺牲晶的决不是我这时传来了梅去世的消息, 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 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料理了梅的后事 在向灵柩告别时, 觉慧没有哭, 也没有悲哀, 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他的话是用一种交织着爱和恨的声音说出来的:“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梅表姐,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 ”一天,觉慧听到祖父房里闹成一片。
原来他的五叔在外面讨小老婆的事传开了,五婶 ? 诉到老太爷面前高老太爷大发雷霆,重重?? 了克定然而一种从来没有感到过的悲哀突然袭过来,高老太爷第一次感到了失望、幻灭和黑暗, 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做错了高老太爷病倒了但他的病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大的骚动人们依旧在笑,在哭,在吵架,在争斗对于他的病,医药已无多大效力了陈姨太和克明三兄弟便借助迷信,请道士,拜菩萨,祭天,捉鬼这反而加重了老太爷的病觉慧将“捉鬼”的人挡在门外,坚决不让长辈在自己房间里“捉鬼”,愤怒地责骂了克明和觉新病中的高老太爷, 显得非常衰弱、 可怜他变得慈祥和亲切了, 他夸奖觉慧,并让觉慧叫回觉民, 答应和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觉民、觉慧怀着胜利的喜悦归来了高老太爷勉慰了他们几句, 就垂头死去 第二天晚上, 克字辈的弟兄们就为家产的分配发生了纠纷6 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 陈姨太对克明兄弟严肃地讲起“血光之灾” 来:长辈的灵柩在家, 产妇生产的血光就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死者会冒出很多血来, 唯一免灾的方法是把产妇迁到城外去生产大家都不愿意承担不孝的名声,纷纷赞成陈姨太的办法 他们要觉新照办 觉民、觉慧劝他反抗, 觉新流着泪说他不像两个弟弟一样可以脱离这个家庭,他必须听从这一切。
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哭 她的哭声就是她反抗的表示但是这也没有用, 因为她没有力量保护自己,觉新也没有力量保护她瑞珏搬到了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不远的庙里停着梅的灵柩 瑞珏说她真想去看看, 觉新感到了不吉 四天后,觉新照常来看瑞珏 听见瑞珏在房里凄惨叫痛,觉新想冲进去, 但陈姨太吩咐过不准觉新进产房, 没有人敢给他开门瑞珏痛苦地叫着觉新的名字死去了,没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