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1KB
约4页
文档ID:49173065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科书第46页-51页内容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分析: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然后,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比较直观的年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年历,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年历进行一系列观察活动,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从而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点数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接着教材例2给学生分别出示了2004年和2005年的2月月历,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二月天数并不是都是一样的,这样引出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然后再利用“做一做”中呈现的1993年至2004年的二月份月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规律,了解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2. 能力目标:通过年历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 情感目标:(1)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2)在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养成保护环境、感恩父母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年历、月历、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片断。

质疑:这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事件?(2008年8月8日)2、在历史上,像这样令人难忘的时刻有很多?说一说你们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3、老师这还有几幅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46页四幅图,说说什么情景,什么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3月12日植树节、6月1日儿童节) 设计意图: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发面也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把数学的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下,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导入:要想记住这些有意义的时刻,就离不开计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索年月日中的奥秒板书课题:年月日)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初步观察,了解年历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也可以看多媒体出示的例1 2003年年历),仔细观察年历,积累自己的发现2)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探究,共同完成学习单 我观察的年历是 年我发现:1、一年有_____个月2、天数是31天的月份有_______________,天数是30天的月份有__________________。

3、二月份是_____天4、一年有多少天: 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反馈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年、月、日的实际意义;另一发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4)教师小结: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质疑: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办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5)学生反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大胆、流利的表达清楚,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多媒体出示拳头点数法板书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整,)设计意图:拳头点数法和歌诀既能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又生动灵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2、听有关年月日的故事,引出平年、闰年的教学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年月日的故事: 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12个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定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30天。

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是366天,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死,所以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这样,二月就剩下29天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特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皇帝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恺撒皇帝有同样尊严,就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但又多出了一天怎么办呢?于是就又在二月减去了一天,二月就剩下28天了,但这样一来,七月、八月、九月连续三个月就都是大月31天了,于是,罗马皇帝奥古斯特又把九月、十一月改为30天,十月、十二月改为31天就在这时一位大臣说:“陛下,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着太阳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多6小时,我们把一年定为365天,一年就少算了6小时,这样每过四年就少算了24小时,也就是说每过四年我们就丢了一天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回答出加上一天,老师继续质疑,加在哪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为下面平年、闰年的教学打下了极具趣味性的伏笔,勾起了学生对大自然奥秘无限的向往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例2 1、观察月历, 了解平年、闰年 多媒体出示例2 2004年、2005年的2月月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发现2004年的2月有28天,2005年的2月有29天)(板书:二月二十九和八2、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1993-2004年各年的2月月历1)先仔细观察,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2)学生反馈3)教师小结:看来罗马人把这多出的一天加在了2月里,不过可要注意可不是每年都加的哦,我们刚刚说过了每四年才会多出这样的一天2月份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那么大家算一算闰年有多少天?(366天)(板书: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来加质疑:怎样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可以看这一年的2月份是多少天,还可以……)师: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9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设计意图:有上面的小故事做铺垫,学生们对平年、闰年的产生充满了好奇,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这样细致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闰年的形成和判断3、巩固练习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1996 1990 2004 1993 2012 1900 2000 2006 2011 1800 2012三、课堂练习1 、教科书第48页“做一做”:观察今年的年历(1)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2、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二第一题:平年有( )天,平年有( )个星期零( )天,闰年有( )天3、教科书50页练习十二第3题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4、教科书50页练习十二第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到今年是多少周年?5、教科书51页练习十二第7题游戏:猜生日设计意图:细致、难度有层次递增的练习,既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是教师对本堂课所教学的内容的验收游戏环节有充分体现了学中完、玩中学的新课理念四、课外延伸你知道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做一做他们生日那个月的月历,并把他们的生日在你的月历上圈出来,然后在那一天给他们一个惊喜好吗?设计意图:课外延伸的设计既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用,时刻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份感恩的心,通过这节课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板书设计: 年月日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整,二月二十九和八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来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