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企业印花税纳税筹划浅析 【摘 要】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总是频繁地订立各种各样的合同,不可避免的就需要缴纳印花税,且有些合同金额巨大,因此重视印花税的筹划,对企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下面通过举例邢台市A公司印花税纳税筹划,来说明印花税的筹划对企业纳税人产生的效益,供有关企业参考关键词】 酒类企业 印花税 纳税筹划一、印花税概述印花税,是对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文件征收的税种纳税人通过在文件上加贴印花税票,或者盖章来履行纳税义务印花税征税对象包括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应税凭证印花税相较于其他税种,税率较低,税负较轻,具有广集资金、积少成多的财政效应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可以自己计算、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并在印花税票和凭证的骑缝处自行盖戳注销或画销,这与其他税种的缴纳方法存在较大区别二、酒业印花税筹划—以邢台市A公司为例(一)A公司存在的问题A公司在与同行业之间经济业务的记录很笼统,比如材料加工业务,没有将原材料和加工费用来分开记录,这样只能从高税率,多缴纳印花税;A公司在邢台各地也有承销商,在签订銷售合同时,对于未来合同履行情况没有准确地把握,由此造成企业很容易多缴纳印花税;对于酒类行业,包装物有时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售价。
但是A公司始终将销售金额和包装物费用是荷载一起核算的,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印花税的应税金额二)A公司纳税筹划主要措施分开记录纳税事项由于A公司也会同其他酒厂之间有经济上的往来,这些经济业务所适用的印花税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分开详细记录纳税事项对于这种由受托方提供材料的加工,在相应的经济合同中一定要分别记录加工费及材料的金额,分别按“加工承揽合同”、“购销合同”计税,不然的话要从高计税保守金额对于已贴花的经济凭证,在改正之后所记录的金额增加的部分,必须要补贴印花税票,但是减少部分是不给退还印花税的因此在最一开始设计合同的时候,就应考虑全面,尽可能地想到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会面临的各种状况,据此来确定一个既合理又保守的金额包装物的处理在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对于酒类企业来说,假使酒品及价值越大,包装物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大,所以在销售金额和包装物费用之间有一定的纳税空间A公司在签订相应的购销合同时,需要明确记录包装物费用,使之在印花税计税依据中除外不仅如此,印花税目购销合同包括了供应、采购、易货等合同,若遇见具体类别合同时应该具体分析包装物费用,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三、对酒类企业印花税筹划的建议(一)尽可能不成为纳税义务人。
首先可以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有业务发生时不订立相关的经济合同,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初始阶段,就让自己企业不在纳税义务人的范围之内,这需要合同双方必须已经长期存在业务往来,双方都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条件,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度,通过市场调查,能证实彼此都不曾存在诚信污点如果双方没有较好的信誉,就不可以使用此种纳税筹划方法,避免在后续合作中产生经济纠纷二)递延缴纳印花税按照我国相关税法对纳税时间的规定,印花税的缴纳要在双方订立合同之时,按照具体规定进行贴花但是某些合同在签订的当时是不能具体确定它的计税金额的比如一些酒类企业会有自己的代销商,订立合同时可能会规定按照未来销售收入一定的百分比来作为此项业务的销售收入,也就无法确定其计税金额面对此种情况,采取的纳税筹划办法就是在相关合同订立时依据定额的五元贴花,待业务终了进行最后结算时,按照实际的计税金额补贴印花税采取此种方法,相关经济业务需确定在业务终了时的计税金额足够大,如果此项经济业务发生的计税金额较小,就没有筹划的必要了三)经济业务分开核算依据我国相关税法对印花税缴纳税率的规定,对于同一张凭证上发生的两个及其以上的经济业务,依照规定分别适用不同税率的,若在凭证上分别记录相应经济业务所发生的计税金额的,按照规定分别计算相应经济业务的应纳税额,然后将计算出来的相加,按照合计数进行贴花;若在凭证上没有分别记录相应经济业务所发生的计税金额的,按照税率高的经济业务进行贴花。
依此规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项新的印花税筹划方法四)压低金额筹划法经济合同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合同签署的多方当事人,印花税缴纳的计税依据是签订的合同上标明的金额数目,所以为保障当事人的共同利益,可以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将所涉及的费用、材料等减除掉,当然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合法合规的,从而降低合同上所记载的金额,双方均少缴纳印花税在此需要强调,以货换货方式的经济交易坚决不可以使用此种方式进行纳税筹划,这是由于以货换货方式的经济交易要缴纳增值税,若双方压价,税务机关必定会再一次核定交易金额五)保守金额筹划法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合同的最终履行结果,只实现了当初设想的部分目标,更有甚者,完全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想,这便是现实与设想的差距依据我国印花税征收的要求,当事人在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时,彼此的纳税义务便也随之产生,要据此计算应缴纳的印花税并进行贴花但同时税法又规定,合同履行结果不影响其贴花,对于已经履行并贴花的合同,只要相关的合同金额没有改动,就无需补贴印花据此纳税义务人要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双方当事人在设计合同之初,就应考虑全面,尽可能地想到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会面临的各种状况,据此来确定一个既合理又保守的金额。
参考文献】[1] 蔡嵘.浅谈印花税的纳税筹划[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0)[2] 成飞.小小印花税筹划有必要[J].税收征纳.2012(11)[3] 苏红.浅议合同类印花税[J].知识经济.2016(21)[4] 农海沫,农晨.巧签合同降低印花税税负[J].企业管理.2011(04)[5] 这些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J].国际商务财会.2016(01)作者简介:张怡宁(1993),女,汉族,河北省 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财务总监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