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运动自信21世纪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主要内容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一、运动自信的概念及类型(一)运动自信的概念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确信不疑自信是一种信念,是个体对自己拥有的内在资源或能力的一种信念运动自信本质上是特定领域的自信(specific-confidence),可以视为运动员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一任务的信念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一、运动自信的概念及类型(二)运动自信的类型维亚利在界定运动自信时,进一步将其划分特质运动自信特质运动自信(trait sport-confidence):特质运动自信是运动员对自己具有的能力,能够在竞技运动中赢得胜利的信念及确信程度,更接近于人格特质和状态运动自信和状态运动自信(state sport-confidence):状态运动自信则定向于“此时此刻”,强调个体在某一特定时刻具有的信念及确信程度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一、运动自信的概念及类型(二)运动自信的类型维亚利又进一步指出,运动自信是包括三个维度的多维构念身体技能及训练自信身体技能及训练自信:即运动员对通过自己的能力,成功完成某项身体技能的信念及确信程度。
认知效能认知效能:即运动员对自己在运动中能够全神贯注并成功执行有效决策的信念及确信程度韧性韧性:即运动员对自己能够在失败后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及挫折,再次获得成功的信念及确信程度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具备某种能力,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信念(Bandura,1977,1982),本质上是一种特定领域的自信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运动领域中,研究者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解释运动自信的建立与发展,以及自我效能与行为的关系,提出以下四个主要观点如果个体具备必须的技能和足够强的动机,那么,自我效能是决定其表现的主要因素自我效能影响运动员对活动的选择,努力程度及活动坚持性具有高自我效能的运动员,更具有坚持性,这在逆境下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自我效能具有情境性,但某领域的自我效能能够迁移到相似的技能及情境中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在运动领域中,个体的自我效能信息来源于六个方面,依次为:成功表现替代经验言语说服生理状态情绪状态表象经验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一般而言,自我效能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具有高自我效能的个体,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在完成任务时,更加努力,坚持时间更长,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二)哈特的胜任动机理论哈特(Harter,1978,1981)提出了适用于成就领域(如竞技运动领域,其他专业领域)的胜任动机理论他将胜任动机界定为个体在成就领域获取成功的内在动机,影响着个体在特定的成就领域进行掌握性尝试,而尝试的结果则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二)哈特的胜任动机理论胜任动机驱使个体在特定的成就领域,发展或展示其胜任力因此,个体试图掌握一项技能,也即进行掌握性尝试;通常情况下,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而非容易成功的任务,以满足其好奇心及兴趣事实上,这一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成功表现对自信的促进作用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二)哈特的胜任动机理论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二)哈特的胜任动机理论胜任动机驱使个体在特定的成就领域,发展或展示其胜任力因此,个体试图掌握一项技能,也即进行掌握性尝试;通常情况下,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而非容易成功的任务,以满足其好奇心及兴趣事实上,这一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成功表现对自信的促进作用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三)维亚利的运动自信多维模型维亚利针对竞技运动领域,提出了运动自信模型。
而后,维亚利等人又将其发展为运动自信多维模型他们将运动自信视为包含三个维度的多维结构,建立了涵盖运动自信的类型,来源,结果及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的整合模型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三)维亚利的运动自信多维模型1.运动自信的类型运动自信的类型:运动自信被视为多维结构,包括身体技能及训练自信,认知效能及韧性三个维度运动自信的三个维度均能有效预测运动员的竞赛焦虑、应对方式及运动表现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三)维亚利的运动自信多维模型2.运动自信的来源运动自信的来源:研究者共列出9种运动自信的来源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来源来源具体解具体解释掌握掌握良好表现,趋近及达到个人目标能力的展能力的展现展示或炫耀能力,通过超越他人以获得社会比较的更有利位置 生理及心理准生理及心理准备状状态生理及心理达到比赛要求的最佳准备状态身体的自我表征身体的自我表征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主观感受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从他人处获得的支持(如教练员,体育官员,队友,同伴,观众,家庭成员,朋友及其他重要他人)替代替代经验观察榜样或队友的成功表现教教练领导力力对教练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及有效领导的主观感受竞赛及及环境舒适度境舒适度对竞赛环境舒适程度,以及对竞赛主办方放松程度的主观感受情境有利性情境有利性对对手,竞赛条件及竞赛前进行的仪式等的主观控制感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三)维亚利的运动自信多维模型3.运动自信的结果运动自信的结果:在运动自信多维模型中,研究者将情感(A)、行为(B)及认知(C)组成ABC三角形,并指出,运动自信与ABC三角间存在双向影响。
4.运动自信的其他影响因素运动自信的其他影响因素:运动自信的其他影响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运动员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人格特征;另一类则是组织文化,也即运动亚文化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二、运动自信的理论模型(三)维亚利的运动自信多维模型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三、运动自信的测量(一)特定任务自我效能的测量班杜拉倡导从水平和强度两个维度测量个体对特定任务的自我效能,水平即不同任务的具体要求,强度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水平任务的确信程度特定任务自我效能的测量可以针对不同任务进行设计,不仅能够获得个体对该任务的自我效能强度,同时也可获得个体的效能水平此外,该测量方式也适用于对特定任务集体效能,一般意义的运动集体效能,特定任务的角色效能及教练效能等进行测量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三、运动自信的测量(二)运动自信的直接测量维亚利基于运动自信模型,编制了运动自信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为特质运动自信、状态运动自信及竞赛定向分量表而后维亚利等人又基于运动自信多维模型,发展了新的运动自信量表(SCI)该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运动员对身体技能及训练的自信,认知效能及韧性曼佐等人基于其对运动自信的界定,建立了包括13个条目的运动自信问卷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三、运动自信的测量(三)运动自信来源的测量基于运动自信多维模型,维亚利等人建立了运动自信来源量表(SSCQ),用于测量运动员对不同运动自信来源的重要程度的主观感受。
该量表包括9个分量表,分别为掌握(Mastery),能力的展现(Demonstration of Ability),生理及心理准备状态(Physical and Mental Preparation),身体的自我表征(Physical Self-presentation),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教练领导力(Coachs Leadership),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竞赛及环境舒适度(Environmental Comfort)和情境有利性(Situational Favorableness)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三、运动自信的测量(四)绩效期望的评估也有研究者将绩效期望作为对运动自信的操作化界定,以此为指标来测量运动自信(此处的绩效期望是指运动员对自己表现或能否击败对手的期望)在测量绩效期望时,通常采用单一问题进行测量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四、运动自信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自信是运动员的重要心理技能自信是运动员的重要心理技能之一,对运动表现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在一些访谈及相关研究中都得到了支持二)自信能够有效区分运动员是否成功自信不仅是心理技能,而且,在精英运动员这一水平上,自信能够有效地区分成功和不成功的运动员(Jackson,1996)。
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四、运动自信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三)自信能够有效预测运动表现在运动自信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已有元分析发现,相比与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运动自信与运动表现间存在最强和最稳定的正向关系,即高自信通常与好的运动表现相联系(四)自信调节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自信调节着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第一节运动自信概述一、运动自信的来源(一)行为成就是运动自信的最重要来源运动心理学家多将掌握及行为成就视为运动自信的最重要来源,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理论设想然而,正如班杜拉所说,个体建立自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自我说服过程班杜拉强调说,行为成就并不能自动提升自信,自信是否能够提升取决于运动员进行推理的结果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一、运动自信的来源(二)运动自信的其他重要来源榜样、表象、社会支持、言语说服及自我谈话,都是运动自信的重要来源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二、运动自信的培养及提升(一)引发成功体验成功体验能够提升自信,并导致更多的成功行为运动员如果能在训练中体验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二、运动自信的培养及提升(二)心理技能训练(详见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1.自我谈话自我谈话:自我谈话是运动员对自己说的,有关自己是否具备达到目标的能力的话语。
2.表象成功情景表象成功情景:表象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使得运动员能够重现或唤起对成功的记忆,以提升自信3.目标设置目标设置:目标图像(goal map)是个体对目标的计划,包括不同形式的目标、达到目标的策略以及对目标达成进度的系统化评估步骤等目标设置则是达成目标图像的过程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二、运动自信的培养及提升(三)建立乐观的思维定势自信影响运动员的归因,反过来,归因也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自信塞利格曼等人指出,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通过建立乐观的思维定势,以培养和提升自信(Seligman et al.,1990)四)能力重评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与运动有关的能力,是提升运动自信的有效策略之一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二、运动自信的培养及提升(五)重视赛前准备良好的身心准备状态是运动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重视赛前准备,对提升运动自信尤其重要六)展现自信行为认知、情感影响着行为,反过来,行为也影响个体的认知及情感因此,通过展示自信行为,能够提升运动自信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二、运动自信的培养及提升(七)提供社会支持和鼓励来自教练、队友、家庭及朋友的鼓励及建设性反馈,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因此,许多教练都将社会支持作为提升自信的有效策略(Gould et al.,1989)。
第二节运动自信的培养1.程宏宇,王进,胡桂英(2013).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竞赛焦虑:运动自信的中介效应和认知风格的调节效应.体育科学,33(12),29-38.2.Dithurbide,L.,&Feltz,D.L.(2011).Chapter 23:Self-efficacy and collective efficacy.In G.Tenenbaum,R.C.Eklund,&A.Kamata(Eds.),Measurement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pp.251-264).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3.Horikawa,M.(2013).Debilitative and facilitative perce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