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六单元)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4时计时法,一昼夜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即24时,用24时表示钟面上的各个时刻 2、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凌晨1时 ———————— 时 早晨5时 ———————— 5时 上午8时 ———————— 8时 中午12时 ————------- 2时 下午1时 ———————— 3时 下午2时 ———————— 4时 晚上6时 ———————— 8时 晚上7时 ———————— 9时 晚上8时 ———————— 20时 晚上9时 ———————— 21时 深夜12时 ———————— 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普通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先去掉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要加上12时 24时计时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先加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超过12时的时刻要减去12时 二、求经过时间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或 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经过时间) 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 2、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可以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求经过时间:先求出第一天经过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3、火车时刻表:表格中横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斜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运行的经过时间竖着的时刻不能相减 第六单元 一、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周长: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和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三、拼和分的应用: 、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2、用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重合的边越少,拼成的图形周长越长 把几个小正方形排一排,拼成的图形周长最长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小 例:用4、6、8、9、10、12、1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3、把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后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出简易图,再计算) 4、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长方形。
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三、操作题: 、在一个长方形里剪(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2、设计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共有( )种,长和宽分别是 3、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菜地长20米,宽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