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核酸的基本操作技术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52MB
约72页
文档ID:49203246
第二章核酸的基本操作技术_第1页
1/72

第二章 核酸的基本操作技术本章的主要内容• 核酸的提取• 核酸的检测与保存• 核酸的凝胶电泳• 核酸的分子杂交第一节 核酸的提取一、DNA的提取二、RNA的提取一、 DNA的提取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因而DNA的制备是基因工程的基础由于生物形式的多样性(细菌、植物、动物),以及DNA在生物体中存在形式的差异(染色体、线性DNA、质粒),因此,制备DNA的过程和方法也不相同一)DNA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1、染色体DNA 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 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简单,储存的信息相对较少* 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复杂,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用途:分离目的基因,研究基因的调控与表达4、叶绿体和线粒体DNA: 构建克隆载体,分离目的基因3、病毒DNA:构建克隆和表达载体,分离目的基因2、质粒DNA(染色体外遗传物质)特点:能自我复制,大小不一,在体内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在体外以超螺旋、开环和线形存在用途:构建克隆、表达载体,分离目的基因(二)DNA提取的一般步 骤 准备生物材料:选用的材料应处于提取DNA得率最高的生长期如 :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菌液应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 测定OD600值);提取植物DNA,最好选取幼嫩的部分 。

分离和提取DNA:总DNA,酚/氯仿等抽提;叶绿体/线粒体DNA,一般采取先提纯细胞器,再溶解 细胞器膜,待释放出细胞器DNA后,再进一步提取纯化之 质粒DNA,要将其与染色体DNA分开裂解细胞:对于原核生物可用溶菌酶、冰冻和超声波等法;对于 结构复杂的动植物材料先粉碎,然后用液氮研磨或匀浆三)细菌总DNA的制备(E.coli)1.菌体培养: 将活化的菌体接种于LB(Luria- Bertani)培养基,于37 oC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置冰水浴20min2.收集菌体: 离心(5000 g, 5 min) (50 ml)3.菌体裂解: 加5ml冷 TES(0.1 M Tris-HCl,0.1 M EDTA,0.15 M NaCl,pH 8.0)加10 mg 溶菌酶,于37 oC 温育10 min4.去RNA: 加入1 mg RNaseA,于室温温育15 min5.去蛋白: 加入0.6 ml 10% SDS和Protease K(0.1mg/ml),50 oC,3h,加苯酚-氯仿抽提(等体积)6.沉淀DNA: 加入1/10 V 的NaAc,2 V 无水乙醇以玻璃棒缠绕絮状沉淀,溶于TE Buffer中有时还需要加入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除去细菌多糖。

基本原理:CTAB可溶解细胞膜,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是可溶的;在低盐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质、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而CTAB溶于乙醇特点:能较好的去除糖类杂质,对于含糖较高的材料最为合适;在提取前期能同时得到高质量的DNA及RNA提取的思路: 质粒的特性:共价闭合、环状的小分子量DNA要去除的物质: 基因组DNA(调节pH从12.6降到7.0左右)蛋白质(SDS和蛋白酶变性,苯酚-氯仿 抽提) 脂类及小分子杂质(乙醇等)RNA(RNase)(四)细菌质粒DNA的提取—— 碱裂解法闭合环状的质粒DNA,在变性后不会 分离,复性快;1、原 理DNA双链变性DNA单链复性强碱中性染色体线性DNA变性后双链分离,难以复性而形成缠绕的结构,与蛋白质—SDS复合物结合在一起,在离心的时候沉淀下去变性2 、所用的试剂作 用① 溶菌酶能水解菌体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肽 聚糖中的-1,4糖苷键 在碱性条件(pH>8)下有活性② 葡萄糖增加溶液的粘度,维持渗透压,防止DNA受机械力(震荡)的作用而降解。

③EDTA Mg2+、Ca 2+的螯合剂,可抑制DNA酶的活 性,防止DNA被酶降解 ④NaOH-SDSNaOH:强碱,提供pH>12的碱性条件,使 DNA双链变性SDS: 溶解细胞膜蛋白和细胞内蛋白,并结 合成“蛋白—SDS”复合物,使蛋白质(包括 DNA酶)变性沉淀冰醋酸把醋酸钠溶液的pH调到4.8用来中和NaOH变性液,使DNA复性⑤ NaAc-HAc缓 冲液⑥ 酚-氯仿蛋白变性剂,进一步抽提DNA溶液中的蛋白质,使蛋白质沉淀苯酚用来抽提蛋白,氯仿用来抽提苯酚⑧ RNase A降解RNA渣滓以免提取后的DNA中含有小分子的RNA用于沉淀DNA⑦ 乙醇DNA分子以水合状态“溶于”水里,乙醇能夺去DNA分子的水环境⑨ TE缓冲液DNA保存液由Tris-HCl和EDTA配制 Tris-HCl不含金属离子(不同于磷酸缓冲液或硼酸缓冲液),有利于以后操作;EDTA抑制DNA酶,防止DNA被酶降解3、碱抽提法提取质粒DNA的步 骤 Solution I 的配制:使用“溶液Ⅰ”溶解细菌细胞壁第一步:溶菌50mM葡萄糖, 25mM Tris-HCl(pH8.0), 10mM EDTA, 4-5mg/ml溶菌酶, RNase A溶液II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和DNA变性。

第二步:破膜,蛋白质和DNA变性Solution II 的配制(现用现配):第三步:中和溶液III使DNA复性、并促使蛋白质-SDS复合物和染色体DNA、RNA沉淀Solution III的配制:0.2M NaOH,1.0%SDS3M 醋酸钠(用冰醋酸调pH至4.8)上清液中含有闭合质粒DNA第四步:离心除去沉淀0.6倍体积的异丙醇或2倍体积的乙醇第五步:纯化DNA酚-氯仿抽提第六步:沉淀DNA最重要的是:4、 影响质粒DNA产量的因 素菌株的遗传背景, 质粒自身的拷贝数一般要使用endA基因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菌株如DH5、JM109、TG1等1)受体菌株endA基因编码核酸内切酶Ⅰ,在Mg2+的存 在下可将双链DNA消化成7bp的寡核苷酸片段这是直接决定DNA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质粒大小分子量大的质粒,拷贝数少2)质粒拷贝 数质粒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若干常用质粒的理论产量质粒名分子大小bp拷贝数质粒产量 g/ml pGEM pUC pBR322 ColE1 pACYC pSC1012700 2700 4400 4500 4000 9000300-700 500-700 >25 >15 ≈10 ≈61.8-4.1 2.9-4.1 >0.32 >0.15 ≈0.09 ≈0.12(五)动物细胞DNA的提取提纯的思路:动物DNA的特性:分子量较大,易断,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的搅拌,并注意抑制组织中DNase的活性。

要去除的杂质:RNA、蛋白、多糖、脂类及各种小分子杂质一般过程及原理:动物组织剪成小块,置液氮中冻结后研磨成细粉末 组织培养的细胞用胰酶消化松散后直接使用1)组织粉碎0.5%SDS和0.1mg/ml蛋白酶K,50 oC温育2)细胞裂解(3)纯化DNA用苯酚和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污染SDS是离子型去垢剂(detergent),可以使 细胞膜崩解5)除去RNA污染用RNase用无水乙醇或异丙醇4)沉淀DNA(可以加入1/10体积的3M醋酸氨辅助沉淀)(六)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提纯的思路a、植物DNA的特性:分子量较大,易断,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的搅拌,并注意抑制组织中DNase的活性,同样要去除蛋白、多糖、脂类、 小分子物质等杂质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不易破碎,并为了保持其DNA完整性,可采用去污剂温和处理法破碎细胞,对于破碎较困难的材料,还可辅加蛋白酶K,在酶的存在下共同破碎细胞一般过程及原理: (1)组织粉碎用液氮冷冻后研磨成细粉末2)细胞裂解用1% SDS和蛋白酶K,50 oC温育用异丙醇或无水乙醇(3)纯化DNA用苯酚和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污染4)沉淀DNA(5)除去RNA污染用RNase A。

可以加入1/10体积的3M醋酸氨辅助沉淀) 提取思 路RNA80-85% rRNA10-15% tRNA及小分子RNA1-5% mRNA抑制内源及外源性RNase去除蛋白:酚/氯仿抽提DNA: DNase多糖、色素:酚/氯仿抽提小分子杂质:乙醇洗l提取细胞总RNA可采 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或 盐酸胍-有机溶剂法l异硫氰酸胍和盐酸胍 是强烈的蛋白质变性剂 ,使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解体,核蛋白与核酸分 离,抑制内源性RNase二、RNA的提取u试剂专用,最好使用新开封的u器皿、取液枪专用u勤换手套u分小份保存试剂,用后丢弃u用DEPC处理器皿、枪头等, 后高压灭菌u用0.1%DEPC处理溶液后高压 灭菌uRNA纯化时加RNase抑制剂去除RNase影响RNase抑制剂l DEPC:焦碳酸二乙酯,可非特异的修饰蛋白质和RNA,可用于灭活缓冲液和器皿 中的RNase,高压灭菌后, DEPC可分解掉,但其具有致癌危险,应在通风厨内操作DEPC在Tris和其它胺类缓冲液中的半衰期很短,不能用 于处理这些缓冲液l 异硫氰酸胍:mRNA的提取l mRNA的提取对于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调控是必要的。

mRNA占RNA总量的5%左右,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且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蛋白体l 真核mRNA的提取通常有两条途径:a.先提取总的RNA,再从中分离mRNA;b.先提取多聚核糖体,再将蛋白质与mRNA分开l 利用寡聚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纤维素柱层析,把mRNA与其它的RNA分开因为几乎所有的mRNA3’端都具有polyA的序列,而tRNA和rRNA上都没有这样的结构进行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时,只有3’端有polyA的mRNA才与oligo(dT)结合,从而达到与其它RNA分离的目的l 要成功的提取mRNA,也应尽可能完全抑制或去除RNA酶的活性寡聚(dT)-纤维素柱法提纯mRNA的过程柱平衡(以上柱缓冲液洗脱纤维素柱,至柱流出液的pH值小于8.0) 装柱( RNA水溶液于65℃温育5min,迅速冷却后按 RNA水溶液︰ 上柱缓冲液=1 ︰ 1混合装柱 洗涤(以5-10V的上柱缓冲液将未与柱结合的RNA等洗脱下来) 洗脱(以2-3V的无RNA酶的洗脱缓冲液洗脱)重复装柱、洗涤、洗脱步骤 沉淀(1/10 V的3 M NaAc,pH 5.2; 2 V 无水乙醇;置于冰浴中至少30min) 溶解(重蒸水或TE中)第二节 核酸的检测与保存一、核酸的检测 • 紫外光谱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凝胶电泳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和RNA的含量前提:核酸样品要较纯,无显著蛋白质、酚、琼脂糖及其他核酸污染。

测定浓度应大于0.25μg/ml结论:在波长260nm紫外光下,1 OD值的吸光度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DNA为37μg/ml;RNA为40ug/ml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核酸浓度的操作步骤a.吸取一定量的DNA样品或RNA样品,加水至特定体积后,转入分光光度计的石英比色杯中b.分光光度计先用一定量的水校正零点c.测定待测样品在230nm、260nm和280nm的OD值d.计算浓度双链DNA样品浓度(μg/μl)= OD260×核酸稀释倍数×50/1000;RNA样品浓度(μg/μl) = OD260×核酸稀释倍数×40/1000e.分析纯度1) OD260/OD280大于1.9时,表明有RNA污染2) OD260/OD280小于1.6时,表明样品中存在蛋白质或酚污染;3) OD260/OD230小于2.0时,表明溶液中有残存的盐和小分子杂质,如核苷酸、氨基酸、酚等测定结果分析A、测DNA:纯的DNA样品OD260/OD280应约为1.8, OD260/OD230应大于2.0B、测RNA纯的RNA样品其OD260/OD280应介于1.7-2.0之间 ,OD260/OD230比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