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

roo****e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5.28KB
约19页
文档ID:224939506
山东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带答案与解析(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1/19

山东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带答案与解析1、选择题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答案】 A 【解析】 “封建时代”指的是分封建立诸侯国,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A符合题意;秦朝是“郡县时代”,B排除;西汉、隋朝建立在秦朝之后,CD排除故选择A2、选择题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中后期,皇帝早逝,幼帝继位,依靠母亲执政,造成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又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又造成宦官专权,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诸侯强大威胁中央,是在西汉前期,故A不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时,社会局面比较安定,故B不符合题意;母后主政皇帝无权,这造成了外戚专权,故C不符合题意3、选择题“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辽宋夏金元时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由此可知,汉帝国灭亡后到隋朝建立统一之前,历经的“长期动乱时代”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选择题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巩固统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5、选择题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耧车 B.曲辕犁 C.筒车 D.秧马 【答案】 C 【解析】 依据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描述的工具是灌溉的工具。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唐朝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C正确;B排除;耧车发明于西汉时期,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A排除;秧马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D排除;故选C6、选择题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分裂割据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强化思想控制 D. 开发边疆地区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代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故A符合题意;实现国家统一、强化思想控制、开发边疆地区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7、选择题下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丝绸之路开辟 B. 江南地区开发 C. 海外贸易繁荣 D. 清朝经济兴盛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走向鼎盛,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在1720-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D选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辟A选项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开发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B选项不符合题意;海外贸易繁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8、选择题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A. 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 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干所示漫画《辛丑条约》签订,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领土主权没有完全丧失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9、选择题“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 反对袁世凯独裁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可知,这次革命指的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时期出师北伐,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C符合题意,ABD项不是国民革命时期的重任,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选择题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说明该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都很重视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此来赢得农民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支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选择题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答案】 C 【解析】 根据“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排除;抗美援朝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B排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D排除。

故选择C12、选择题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指A.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大上,指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正确;D排除;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属于经济体制改革,但是没涉及确立新的经济体制A排除;在城市改革中,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的经济体制C排除;故选B13、选择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这反映了我国( )A. 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所以该题干材料反映了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4、选择题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 苏联支持中美建交 C. 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D. 中美开始结束敌对状态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苏联反对中美建交,故B对材料理解错误,符合题意;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中美开始结束敌对状态,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15、选择题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A.手工工场 B.封建庄园 C.乡镇企业 D.租地农场 【答案】 A 【解析】 依据听“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可知这是英国当时出现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和方式的手工工场结合课本所学,欧洲的手工业不断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如呢绒厂就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A正确;封建庄园、乡镇企业、租地农场与材料表述的无关,BCD排除;故选A16、选择题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A. 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 强盗,带来深重的灾难 C. 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D. 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哥伦布开辟到美洲的航行以后,欧洲殖民者纷纷到达美洲,血腥殖民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7、选择题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在《马赛曲》的乐声中,在“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迎来了巴黎公社的诞生巴黎公社是( )A.农民群众的党组织 B.农民阶级的政权 C.工人群众的党组织 D.无产阶级的政权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和人民联合起来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