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之道,第二单元 协调人际关系,第4课 学会交往,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物品一日三餐有人送,但不和里面的人接触实验报酬非常丰厚,而且待的时间越长报酬越多 有五名大学生自愿加入实验,其中,最短的一人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弃实验,而最长的一个仅呆了8天这个呆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活动一:“人”字书写,品读人生,人字,看似简单,其实不易一撇一捺相帮相扶才行如果把它解释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一撇就是自己,这一捺就是他人 如果没有这一捺,这个“人”就不完整了如果没有这一捺的支撑,这个“人”就很难站得稳人,学习目标:,1.体会与人交往的意义,逐渐融入社会 2. 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运用“同理 心”换位思考,不卑不亢地与人交友 3.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懂得 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阅读教材,联系生活思考: (1)什么是人际交往? (2)人际交往有什么作用?,对某校初一学生(男生343人,女生326人)进行了“人际交往和谐度自我测量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69份,收回有效问卷538份,占94.6%通过分析调查的结果,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80%左右的学生在测试中人际交往结果为“一般”仅4.46%学生人际交往“良好” (2)8.04%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交朋友“很困难” (3)约33.3%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靠自己的努力解决”或“不到万一不求人” (4)约50%的女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朋友,但只有25%的男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朋友”活动二: 调查结果,我来分析,问题一:该班同学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 的能力如何? 问题二:你认为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为什么 会存在着障碍?,咨询案例:,一位朋友来信说:“我不知为什么,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知该怎样和他人说话,总是等他人先向我打招呼如果没有人主动与我交谈,我心里会很难受,好像被人遗忘了我很想改变自己,成为那种被大家喜爱,成为话题中心的人你认为该同学应怎样走出困境?有哪些技巧?,问题思考:,在美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位小学学生,因为身体感觉不适,经医师详细检查后,确认他患了癌症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更详细的检查与治疗 在不断地使用化学针剂治疗之后,癌细胞的蔓延受到了控制。
但化学治疗强烈的副作用也随之产生,这位小病童的头发开始大量掉落 随着出院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小病童的心中除了欣喜之外,更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戴上假发回学校上课一则为了自己光秃的头而自卑,再则也怕自己光头的新造型吓坏了同学活动三:经典故事讲道理,回学校那天,母亲推着轮椅,送他走进教室那一刻,母亲和他不禁张大了口,惊喜得发不出声音来只见们同学全都光着头,连老师也顶着大光头他们以这种方式热烈地欢迎他回来上课 我们的小病童一把扯去假发,大叫大笑,从轮椅上一跃而起活动三:经典故事讲道理,故事中的病童为什么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活动四:历史典故,我来解读,这则历史典故,你从中读出什么交往之道?,课堂小结,交往之道 1.要主动交往 2.要有“同理心” 3.要不卑不亢,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