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与乡村振兴远景规划(2020——2025)

文****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95KB
约18页
文档ID:207781466
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与乡村振兴远景规划(2020——2025)_第1页
1/18

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与乡村振兴远景规划(2020——2025) 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与乡村振兴远景规划(2020——2025) 自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树立打赢脱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心一直以来,高姑拉村委会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制定一系列脱贫摘帽相关政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照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五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的七项指标,结合村情实际,细化责任分工,明确阶段目标,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在肯定脱贫攻坚取得成果的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村两委结合民意,综合研判,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明确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5年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提升,根据我村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特点、产业布局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现将我村5年来脱贫攻坚情况报告与乡村振兴远景规划(2020——2025)汇报如下: 一、高姑拉村委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高姑拉村委会是高桥镇典型的山区村委会,属深度贫困村,居住着彝、傈僳、苗、汉等四个民族,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气候冷凉全村有耕地2200 亩,林地38940亩,村委会管辖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有384户居民,142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35人)全村设党总支1个,支部4个,共有党员80人,其中女党员18人,少数民族党员71名 (二)贫困情况2014年以来通过动态管理,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705人其中因缺技术致贫98户,因病致贫30户,因残致贫36户,因学致贫19户,因缺资金致贫5户,因缺劳力致贫2户2014年以来,全村共脱贫24户98人其中,2016年脱贫3户10人、2018年脱贫21户88人截止2019年动态调整后共有贫困户170户60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9.4%降至42.5%经过5年努力,全村194户705人已全面脱贫 二、脱贫退出指标完成情况 (一)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 1.人均纯收入通过户户清排查:1、全村194户705人人均收入均已达到6000元以上收入2、住房保障。

全村完成CD级危房改造248户,进城购房30户,全村住房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标准3、义务教育全村委会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6人(其中:小学115人,初中51人),贫困户64人无失学辍学学生高中9人,其中贫困户4人;职业学校15人,贫困户9人;大学14人,贫困户7人4、基本医疗标准化村卫生所1所,设村医2人,有床位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100%参加家庭医生签约5、饮水保障我村有3个村组饮用自来水,1个村民组饮用水窖水,在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方面都已达到规定标准 (二)贫困村脱贫退出七项指标达标情况 1、贫困发生率2014年以来,全村共脱贫24户98人截止2019年动态调整后共有贫困户170户60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9.4%降至42.5%全村194户705人已经全面脱贫2、交通我村到乡镇实现道路硬化,且危险路段已安装有必要的安全防护实施四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均已实现100%道路硬化3、电力全村四个自然村已全面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4、广播电视全村4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100%5、网络宽带网络宽带已覆盖到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

6、医疗实施已有标准化卫生室7、活动场所四个自然村活动场所全面建成并已投入使用 三、扶贫措施 (一)思想扶贫在思想上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体现在坚决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上深入个户,宣传扶贫政策做到人人知晓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切实增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产业扶贫对标对表,补齐短板进一步对照“57”脱贫标准,村委会、驻村工作队与村组长、村代表共商脱贫大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逐项逐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行业扶贫,特别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头作用,真正形成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因贫施策,强化帮扶进一步加大转走访力度,深入村组户了解实情,制定产业发展远景规划具体论证和修改项目库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做到对症下药,真正瞄准贫困户所需、所急,实施到户扶贫,争取实现“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帮扶”的目标完善扶贫机制,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措施和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到户、扶贫培训到户、扶贫搬迁到户、贷款贴息到户、资金互助到户”等项目扶持到户的方式,彻底改善贫困面貌,成立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20万元实施青豌豆产业扶持项目,种植烤烟741亩,种植青豌豆2495亩,现有村级集体经济5.8312万元(其中,光伏电站收入5.1747万元,青豌豆协调费收入6565元),且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了脱贫出列的最终目标高姑拉村是深度贫困村,在县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引导下,村里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带动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扶贫效益好的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之路下石腊它自然村已建成189.6亩蚕桑养殖基地,目前已建成了3个蚕棚,6户蚕农成功养殖蚕种,于2021年7月23日喜得收获,共获收入3万余元片片桑田,声声蚕语,生机勃动的林盘村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上 (三)基础设施扶贫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855.32万元开展村组公路、人畜安全饮水、农村环境整治、村民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等建设一是投入资金1095.72万元大力开展村组公路建设,硬化村组道路 公里、硬化村间道路共计27.36公里,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二是投入资金96.4万元改造或新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2件,建设集雨型水窖230座,修建高姑拉村提水站一座,人畜安全饮水得到解决三是投入资金7.2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其中:投资6万元新建公厕1个,投入资金1.2万元新建垃圾池3个,配置公岗服务保洁员9名,护林护草员16人,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四是投入资金63万元新建2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及活动场,村民活动场所逐步完善。

截止目前全村人民已基本解决出行、灌溉、文化娱乐难的问题,为全村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扶贫全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6人其中小学1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4人,初中5人,高中49人(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入村入户宣传职业教育,坚持国家职业教育的正确导向,中职以上学生人数15人(9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以上继续教育人数为14人(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不断努力,政策宣讲,加大力度抓落实,最终确保了义务教育100%入学率,截止目前仍在持续巩固,无返辍学情况发生 (五)健康扶贫村医经常性走村入户服务重慢性病户,严格值班与应急处置制度,村委会三职与村医在签约服务医保收缴等重点难点工作上加强协作目前,村委会有标准化村卫生所1所,设村医2人,有床位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100%参加家庭医生签约,群众就医便利,实现医疗有保障 (六)危改扶贫全村共384户在籍农户,通过2018、2019年两轮实施农危改四类164户,非四类89户,共253户,兑补农危改修缮加固及建房补助资金578万元。

动员鼓励符合条件30户享受易地搬迁政策,进城购房安置通过全力做好两条线工作全村住房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标准 (七)就业扶贫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针对土地资源薄弱、种植业基础不足的高姑拉村及其他村组的部分农户,重点考虑以转移就业实现脱贫五年来开展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20场次,组织现场招聘会12场次,实现劳务输出601人其中贫困户267人,对于因为照顾老人、儿童上学等需要无法外出农户以配置公岗服务形式实现就近就业,共配置保洁员9名,护林护草员16人通过外出就业就近就业方式结合,共计实现务工收入1371.84万元 (八)政策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持续加强思想引导,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大力推进精神扶贫,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呈现出村组拂新风,产业成风景,人人争先进,发展日日新的良好势头5年以来,走村入户开展感恩宣传500多场次,每户贫困户参与三次以上,覆盖了贫困村、组、户突出宣传涌现出的勤劳致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在贫困户中营造勤俭持家光荣,懒惰贫穷可耻的浓厚氛围,促进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九)兜底扶贫针对孤寡、残疾、重病等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86.5万元,临时救助金17.2万元通过坚持不懈,抓好扶持生产发展、外出务工、设置公岗服务、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全村农户户均增收5.2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2560元,做到无一户无一人掉队 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产业发展相对单一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规模化产业培植较为困难,群众产业收入依靠传统的粮食、早青豌豆、烤烟种植、散户养殖为主,稳定增收渠道不宽2.部分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绝少部分孤、寡、残、弱、病等特殊群体,发展愿望不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虽然有社会保障兜底,但脱贫质量不高 (二)民族地区生活习惯转变困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质量相对较低,且重精神生活享受轻物质条件,生活习惯简陋,卫生习惯较差,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难以及时扭转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村组及村间道路已列入项目库规划,项目建设批复已下达,正在开工建设5.返贫因素多元化存在农村群众素质型贫困较为突出,经济收入渠道单一,若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影响,易造成家庭变故,或者因病因学返贫 五、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措施(2020-202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结合高姑拉村实际,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村支两委综合研判,拟定高姑拉村2020——2025总体发展思路,规划如下: (一)、农业发展方面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品牌建设,走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道路,促使农业由“增产型”向“质量型”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崛起”主基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加强农村耕地环境治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稻鱼共生等新型农作制度坚持种养结合,完善农牧对接机制,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