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8——12年山东高中考试写作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2.50KB
约7页
文档ID:4063461
08——12年山东高中考试写作_第1页
1/7

1一、作文(08 年山东卷)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08 年山东卷)【试题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想写好此题,需先要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这里,本题采用比喻蕴含哲理的形式告诉人们,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引申到社会发展,就是常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功到自然成等等既然以此为话题,写作的范围就十分宽泛学生在审题时遇到的困难有两个——一是“春”与“草”的关系;二是与这种关系相应的角度有哪些冷静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春”与“草”应是一种因果关系,联系“春”与“草”二者关系的一个词是“自”,这里的“自”应当是自然之意这里,“春”应当指的是外界的环境等因素,“草”可以喻指人或事物本体弄清“春”与“草”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或实或虚,写作的角度非常自由只要扣准二者的因果关系,并能找到恰当的写作角度,记叙、抒情、议论,都是可以的很多考生在看到题目时,就急忙下笔,有的纯写春天和小草,致使文章太浅,没有什么新意,缺乏深刻性。

还有的立意为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但如果仅仅立意于此,写一切事物都是按规律运行,就不免空而大其次,要注意“春来草自青”这个比喻的情感倾向性,“春来”,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如果仅仅为了揭示万事万物皆依规律而行的道理,完全可以说“冬来草自枯”,因此,考生要注意其比喻中所包蕴的情感张力,其中还分明告诉我们生命的不可扼制令人感动另外,“草自青”的“自”字是理解的关键,这个“自”是静待“春来”呢,还是在与严冬的较量中坚守生命,怀着春天必来的信念而等待呢?显然,后者的理解更具有积极意义在试卷评阅中,以下立意和写作角度都是很恰当的:① 功到自然成;② 尊重成长规律,不苛求;③ 坚持,不放弃;④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磨难;⑤ 信心;⑥ 心中有希望;⑦ 好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⑧爱的回报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 90% 来自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本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着笔:1 ,要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2,学会理性看待问题,2不同的人对小动物是否有必要成为全才意见不一,却有理性与不理性之分3,拓展个人才能,全面发挥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名师解读】见到这道作文题,我想起几年前与全国高考命题人的一番对话这位高考命题人问:“你们知道学生写作文最害怕什么?”我们有些茫然这位命题人接着说:“学生实际上最害怕的是写两个方面的作文,只谈一个方面他还能写好,但面对两个方面的话题,其思维就会大打折扣了。

”而近几年山东卷的作文题就在无意之中秉承“两个方面关系类作文”的命题思路从 2005 年的“双赢的智慧”到 2006 年的“星星与尘埃” ,从 2007 年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到 2008 年的“春来草自青” ,再到今年的“光明和阴影” ,大都是围绕两个方面的话题来命题的此外,山东卷高考作文命题还有两个特点:比喻性和时代性纵观这六年的作文命题,有四年的命题比喻性是很强的为什么采用比喻性作文命题呢?因为这样的文题讲究文学与文采的意味,含蓄蕴藉,有内涵,覆盖面广,更能引起遐想等而这六年作文命题的时代性也相当明显, “春来草自青”是针对汶川地震,而“见证”则是针对改革开放 30 年,今年的“光明与阴影”也有很强的现实意味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面对经济危机,面对社会与人生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是一味地责怪人生、社会,还是充分认识到人生与社会的特定现状与自然规律呢?那就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两面性、比喻性、时代性都是从文题表面获得的启示,而今年山东卷的最大特点是理性这是一种深邃的探索,可以说是深度的理性思维在高考作文命题中的灵光闪现如何看待社会与人生,如何适应你所生活的时代,如何面对遇到的现实与困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哲学境界。

而理性的、哲学的思考与命题,不管是对人生个体而言,还是对社会宏观而言,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当然,山东卷的理性作文命题,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题最容易写成议论文,若采用记叙性文体就不太好写了,这也是理性作文的某些制约吧阅卷感受】此次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从审题角度看,只要抓住了“光明和阴影”就不会离题实际上不管是人生还是社会的变化,光明与阴影都是同时共存的当然这阴影有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不同但从此次作文评卷结果看,还是有不少考生跑题了有的把“阴影”看做是“幕后英雄” ,于是论述了“成功与幕后人的关系” ;有的把“阴影”看做黑暗,于是拒绝阴影;有的把“光明和阴影”理解成了“正与反”等,这些都是不符合题意的,因而得分不高从作文选材看,人生的光明与阴影构成美的事例还是很多的,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李白的“失向来之烟霞”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苏轼的放逐被贬与诗文、人格的魅力;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与无力回天;史铁生既铸就着《病隙碎笔》的文学光明,又并存着“职业是生病”的阴影这些事例都是平凡的事例,但都蕴藉着光明与阴影的要素多少美丽正是有了阴影的衬托,才有了更深层次的真善美3的光明闪耀。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体特征鲜明山东省今年的高考作文改变了去年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成为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主要是从文章中的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入手来解析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考生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想到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世界在腾飞、世界需要绿色、世界需要创新、世界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发展等等所以题目的思路还是很广泛的需要你”中的“你”显然指我们大家,特别是青年学子,那么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学生可以写需要我们坚强、需要我们创新、需要我们维护绿色世界等另外,还可以联系现实世界,比如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还不和平;联想到全球气温升高,会想到环保;联想到能源问题;联想到人们的举止还不够文明等世界”可以是小世界,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社团组织;也可以是一个大世界,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整个自然界,但不管是大世界还是小世界,这个世界都还不能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大发展和完善空间,这是本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而“需要”锁定了“世界”和“你”之间的关系,“需要”是“应该有”或者“必须有”,是价值,是责任,是奉献,是人类意识和未来关怀;“你”字言辞恳切、真诚,让你难以拒绝也不能拒绝当看到这个作文题目的时候,相信每一个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生命意识的“你”,眼角都会湿润起来,内心都会暖暖的,因为“这世界需要你”是忧患与奋起的完美粘合体从审题的角度看,“这世界需要你”基本上是没有审题难度的,但还是要仔细地领会这个题目有三个词语组成“这世界”“需要”“你”首先是“这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是如何的世界,这是要剖析的这世界是社会这个世界,还是家庭这个世界;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自我情感的世界;是整体的大世界,还是局部的个体的小世界等等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空挡才弥补你”,本身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这里,需要你在“你”之后增加些内容从选材看,今年的作文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很广泛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等二是“你”可虚指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等如,这世界需要你的责任,你的担当,你的操守,你的支撑,你的付出,你的磨砺,你的敬畏,你的诚信,你的信仰,你的道德,你的良知,你的自信,你的独立思考等等。

从体裁看,考生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从这几年看,山东阅卷还是倡导规范的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太提倡写另类作文并且要求文体特征要鲜明从文章的立意看,如写记叙文,写母亲,可以就一个方面展开,可以就母亲品格的一个方面去写,写母亲节俭持家等;还可以就几个方面去写母亲,可以写母亲朴素、勤劳、喜欢帮助别人等等议论文也是如此可以一篇文章重点突出一个方面,如写社会浮藻,需要淡泊宁静等还可以一篇文章写几个方面,如社会道德滑坡,需要诚信;社会追名逐利,需要无欲则刚;社会快节奏,需要慢品味;社会浅阅读,需要深阅读等等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4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解析】这一题目,切准了时代脉搏,在中国改革进入反思的今天,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

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从整体看,成功应该有理想、勇于面对困境、精神专注,切题更准,更能成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审题难度的降低可能导致学生拼文采,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常考的写作角度调研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诚信、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承受力、战胜孤独等;人文关怀:如敬老、关爱弱势群体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复习策略选点突破,做好“表面文章”1.积累——立足平时,多积素材积累素材,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坚持不懈做好应注意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1)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2)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3)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4)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5)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6)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7)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8)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