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异步电动机检修试验规程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2.01KB
约29页
文档ID:457825336
异步电动机检修试验规程_第1页
1/29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6.1 检修周期和项目6.1.1 检修周期 (见表6-1-1)表6-1-1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3~6月必要时6.1.2 检修项目6.1.2.1 小修项目a. 检查清扫电机外壳;b. 检查引出线连接及绝缘状况;c. 检查加注轴承润滑脂;d. 调整或更换电刷;e. 检查电动机外壳接地状况;f. 测量定子、转子线圈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g.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附属设备;h. 检查清扫冷却系统6.1.2.2 大修项目 a. 完成小修项目;b. 电动机解体;c. 定子检修包括清扫线圈端部和通风沟内的污垢;检修定子铁芯槽楔及线圈紧固情况;进行绕组绝缘处理及各部电气连接过热处理;更换全部或部分线圈;d. 转子检修包括清扫转子;检查鼠笼条、平衡块及风扇;检修转子线圈;检修电刷与滑环;更换转子和修理铁芯;e. 轴承的检修或更换;f. 按相关规程进行电气预防性试验6.2 检修质量标准6.2.1 主机完整清洁,附件齐全完好,设备铭牌和工艺编号清晰6.2.2 电动机引线及定子线圈绝缘良好6.2.3轴承不漏油,风罩及接线盒螺丝齐全6.2.4 线圈无过热、老化,铁芯槽楔无松动。

6.2.5 电动机接线盒内终端无开焊,压接良好,接线柱、护套完整6.2.6 鼠笼条和端环无断裂开焊;平衡块及风扇螺丝牢靠;防松装置完整6.2.7 转子线圈无断线与滑环连接良好,滑环表面光滑,凹凸不应超过0.2mm,偏心度不应超过0.03mm6.2.8 绝缘衬套管、绝缘垫及滑环间应无污垢无破损,刷架绝缘电阻应在1MΩ以上6.2.9 滚动轴承允许间隙不应超出规定(见表1-7-3)6.2.10 滚动轴承加入润滑脂应适量,标准见表1-6-2同一轴承内部不得加入不同的润滑脂表1-6-2电动机同步转速/(r/min)加入量1500以下加入轴承腔的2/31500~3000加入轴承腔的1/26.2.11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铁芯间的气隙能调节者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0%6.2.12 电动机外壳漆层完好,接地良好6.2.13 电机冷却装置效能良好6.2.14 电动机应符合防护等级要求6.2.15 启动、保护、测量装置齐全好用6.3 试验与试运6.3.1 试验项目与标准(见附录B)6.3.2 试运(见本篇第七章7.4有关内容)6.4 维护与故障处理6.4.1 定期检查周期6.4.1.1 每日至少一次。

6.4.2 检查项目和内容6.4.2.1 运行声音正常6.4.2.2 振动值(见附录A)、窜轴量符合要求6.4.2.3 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电流不超过额定值6.4.2.4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的-5%~+10%、相间电压不平衡不超过5%范围内运行,其出力不变6.4.2.5 绕组、轴承等各部温升不应超过允许值(见表1-4-8)6.4.2.6 接地良好6.4.2.7 检查电动机外壳无损伤,各部位螺丝是否齐全紧固6.4.2.8 检查电动机周围无杂物,电机表面清洁,铭牌、生产工艺编号清晰6.4.2.9 检查电刷在刷握内无晃动或滞塞 电刷软导线应完整,接触严密,相间及对地保持一定距离6.4.2.10 检查电刷表面磨损均匀,无振动,电刷磨损量不应超过2/36.4.2.11 检查电刷应无火花,必要时应调整电刷弹簧压力,(一般为0.02~0.03MPa)吹除电刷碳粉6.4.2.12 检查电阻器清洁,各部接点接触良好6.4.2.13 检查冷却系统良好6.4.2.14 必要时测量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是否过载运行6.4.2.15 每月测量备用电动机、电缆及附属设备的绝缘电阻,测量相间导通6.4.3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见表1-6-3)。

表1-6-3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电动机不能启动或达不到额定参数1.熔断器内熔丝烧断,开关或电源有一相在断开状态,电源电压过低1.检查电源电压和开关的工作情况2.定子绕组中有一相断线2.用兆欧表检查定子绕组3.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及其外部电路(滑环、电刷、线路、变阻器等)有断路、接触不良或焊点脱焊3.用兆欧表检查转子绕组及其外部电路中有无断路,并检查各连接点是否接触紧密、可靠4.鼠笼转子断条或脱焊,电动机能空载启动,但不能带负荷正常运转4.将电动机接到电压较低(约为额定电压的15%~30%)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同时测量定子电流,如果转子绕组有断裂或脱焊,随着转子位置不同,定子电流也会变化5.应接成“△”接线的电动机接成“Y”接线,因此能空载启动,但不能满载启动5.按正确接线法改变接线6.电动机的负荷过大或所驱动的机械中有卡住的故障6.检查电动机所驱动的负荷情况2电动机启动初期响声大,启动电流大,三相电流相差很大定子三相绕组的六根引出线中有一相接反了先用兆欧表确定每相绕组的两根引出线,再将任何两相绕组串联起来,接入电压较低的单相交流电源(电压约为电动机额定电压的40%左右)在第三相绕组的两根引出线口接一只交流电压表或白炽灯(灯泡的电压不应低于第三相绕组的感应电压,如果电压表指示读数或灯亮,即表示第一相绕组的末头和第二相绕组的起头接在一起;如果电压表无读数,灯也不亮,即表示第一相绕组的起头与第二相绕组起头接在一起3电动机空载或加负载时,三相电流不平衡1.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1.测量电源电压2.测量三相电流,检查过热线圈3.可用双臂电桥测量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4.按正确的接线法改变接线2.定子绕组中有部分线圈短路3.大修后,部分线圈匝数有错误4.大修后,部分线圈接线有错误4电动机全部或局部过热1.电动机过载1.降低负载或换一台容量大的电动机2.电源电压较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过高或过低2.应调整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5%~+10%3.定子铁芯部分硅钢片之间绝缘漆不良或铁芯有毛刺3.检修定子铁芯4.转子运转时和定子相摩擦致使定子局部过热4.抽出转子检查铁芯是否变形,轴是否弯曲,端盖的止口是否过松,轴承是否磨损5.电动机冷却效果不好5.检查风扇旋转方向,风扇是否脱落,通风孔道、冷却水管是否堵塞,水压是否不足6.定子绕组中有短路或接地故障6.测量各相线圈的直流电阻及测量各元件的绝缘电阻,局部或全部更换线圈7.重换线圈后的电动机,由于接线错误或匝数错误8.在运转中的三相电动机一相断路,如电源断一相或电动机绕组断一相7.按图纸检查改正8.分别检查三相电源电压和绕组9.接点接触不良或脱焊9.检查各焊接点,将脱焊点重焊5电刷冒火滑环过热1.电刷的牌号或尺寸不符1.按规定更换电刷2.电刷的压力不足或过大2.调整各电刷压力3.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磨的不好3.仔细研磨电刷4.滑环表面不平,不圆或不清洁4.修理滑环5.电刷的质量不好5.换电刷6电动机内部冒火或冒烟1.电枢绕组有短路1.检查电枢绕组的发热情况或当电动机不转时,测量其直流电阻并与出厂时数据相比较2.电动机内部各引线的连接点不紧密或有短路、接地2.抽芯检查处理故障点3.电动机过载3.减小负荷4.鼠笼式两极电动机在启动时,由于启动时间长,启动电流较大,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压较高,因而鼠笼与铁芯之间产生微小的火花,启动完毕后,火花也就消失了4.这种火花对电动机的正常运行是没有妨碍的7电动机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响声1.电动机的基础不平或地脚螺丝松动,电动机安装的不好1.检查基础情况及电动机安装情况2.滑动轴承的电动机轴颈与轴承的间隙过小或过大2.检查滑动轴承的情况3.滚动轴承装配不良或滚动轴承有缺陷3.检查滚动轴承的装配情况或更换轴承4.电动机的转子和轴上所附有的皮带轮、飞轮、齿轮等平衡不好4.调整静平衡、动平衡5.转子铁芯变形和轴弯曲5.将转子在车床上用千分表找正,直轴或换轴换转子6.绕线型转子绕组有局部短路故障6.可将转子绕组开路,在定子绕组上加以三相额定电压,使转子不动,测量转子绕组的三相开路电压,与电动机铭牌数值相比较7.定子铁芯硅钢片压得不紧7.在机座外部向定子铁芯钻螺孔,加固定螺栓8电动机修理后但未更换线圈空载损耗变大1.滚动轴承的转配不良,润滑脂的牌号不适合或装的过多1.检查滚动轴承的情况2.滑动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2.检查轴径和轴承的表面光洁度、间隙及润滑油的情况3.电动机的风扇或通风管道有故障3.检查电动机的风扇或通风管道的情况9电动机空载电流较大1.电源电压太高1.调整电源电压2.硅钢片腐蚀或老化,使磁场强度减弱或片间绝缘损坏2.检修铁芯3.定子绕组匝数不够或Y形接线误接成△形接线3.重绕定子绕组或改正接线10轴承过热1.轴承损坏1.更换轴承2.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过松2.过紧时重新加工,过松时转轴镶套或喷镀处理3.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3.过紧时端盖重新加工,过松时端盖镶套4.新换轴承装得不好有歪扭卡住等现象4.拆下重装5.润滑油脂过多或过少或油质不好5.加润滑油脂要适量或换油6.两侧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6.将端盖或轴承盖装平旋紧螺丝11运行中电流表指针来回摆 1.绕线式转子一相电刷或短路片一相接触不良1.调整电刷压力或研磨电刷与集电环2.绕线转子一相断线3.笼形转子断条2.修理或更换短路片3.查出短路点加以修复修补或更换转子断条12外壳带电1.未接地(零)或接地不良1.按规定接好地线或清除接地不良处2.绕组受潮绝缘有损坏、有脏物或引出线碰壳2.进行干燥修理或更换绝缘清除脏物附录A 电动机振动评价等级标准GB 6075-99将旋转机械分为四类,其振动评价等级标准见表A-1Ⅰ类设备为,发动机和机器的单独部件,15kW以下的电动机是这类设备的典型例子;Ⅱ类设备指无专门基础的中型机器(如5-75kW的电动机),以及在专门基础上刚性安装的发动机或机器(300kW以下的电动机);Ⅲ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是相对刚性的 (如300kW以上电动机,10MW以下的发动机和燃气轮机);Ⅳ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是相对柔性的(如10MW以上的发动机和燃气轮组)。

表A-1 振动评价等级标准振动速度的均方根/(mm/s)ⅠⅡⅢⅣ0.28AAAA0.45 0.71 1.12B 1.8B 2.8CB4.5CB7.1DC11.2DC18D28D45表A-1将振动值评价等级分为四个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机器的振动必须在该区域内;B、通常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可不受限制的长期运行;C、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不适宜于长期运行,可在有限时间运行,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D、振动值在这一区域通常认为振动剧烈,足以引起机器损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