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单元补充阅读-教师版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86KB
约10页
文档ID:12154887
五单元补充阅读-教师版_第1页
1/10

恩施州的风雨桥采遏乐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久远,但很多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 l808 年,距夸已 200 余年桥全长 32.5 米,桥面宽 3 米,高 40 米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今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

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 1916 年桥身全长 63.4 米,宽 4.2 米,通高8.78 米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桥廊 l3 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桥下有 3 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 10 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④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

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⑤恩施州的风雨桥,是恩施州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恩施州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恩施州的风雨桥,文章主要介绍了风雨桥的哪些内容?2.第②段说明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本段介绍十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阅读第④段,具体说说风雨桥为村民和行人提供了哪些便利?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参考答案: 14.(3 分)本文主要介绍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历史(1 分)、结构造型(1 分)和交通、观赏及文化艺术价值(1分) 说明:一点 1 分,大意正确即可15.(3 分)①除桥墩外全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以榫(sun)衔接(1 分);②桥面用木板铺就(1 分);③长廊式走道(1 分);桥顶盖黑瓦,建有数层亭楼(1 分);⑤长廊和楼亭瓦檐头雕绘形象(1分) 说明:答到其中三点得 3 分。

16.(2 分)说明方法(1分):举例子、列数字说明顺序(1 分):空间顺序(从上到下)说明:说明方法答对其中两种得 l 分,一种 0.5 分;说明顺序l 分17.(3 分)便利(2 分):出行、歇脚、乘凉、喝茶、避雨;读书、聊天、话家常说明方式(1 分):生动说明猎手贾平凹①从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②这猎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是麻杆一般,着扫即断然后挡腰直敲,狼腿软若豆腐,遂瘫卧不起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铜疙瘩一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皮子十分完整③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④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⑤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

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发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咙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眼看滚至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⑥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发现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猎手看出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⑦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⑧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不用问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⑨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个洞口。

⑩……⑾猎手和狼终于跌落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⑿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选自《太白山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划线的第③节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⑤节划横线的句子3 分)3.综合全文来看,你认为猎手是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文中相关情节作分析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收束全文,为下文的波澜陡起做铺垫内容上:狼被猎尽,说明猎手杀狼数量之多,猎杀本领了得,才会有下文失去对手的百无聊赖,才会有突遇对手的故事波澜2.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再现了猎手面对狼时的气定神闲,以及猎杀手段的娴熟残忍3.文中猎手是一个残忍嗜杀,贪得无厌,人性扭曲的人理由:能用枪猎狼,却偏要用棍虐杀;活剥狼皮,手段极为残忍;无狼可猎,竟至于寝食难安;坠落山崖,仍念念不忘猎狼之事,把对方视为恶物,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比对方更甚百倍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⑴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 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

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⑵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⑶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⑷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 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 远远望去, 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 溢满了整个天空⑸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 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 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⑺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⑻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怡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⑼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

”⑽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⒁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⒂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王宗仁⑴如果是一只鹰,它就是在珠穆朗玛峰之巅盘旋,我也不足为奇,因为鹰是英雄的象征;现在的问题是它是一只蚂蚁,一只用小拇指就足以结束其生命的蚂蚁。

它竟然莫名其妙地攀上了世界屋脊⑵这里是海拔 5300 米的唐古拉山兵站驻地,当然与海拔 8800 米的珠峰相比,它还是低了许多可是当这只蚂蚁堂而皇之地出现后人们还是大惊失色生物禁区,寸草不生,连最具抗寒耐缺氧的西藏牦牛都不能久留的地方,怎么突然闯来了一只蚂蚁!⑶这是 2002 年 7 月一个旭日喷散着霞云的早晨,我从观日峰归来的路上发现了这只蚂蚁说来纯属缘分,就在我捡拾掉在地上的手套时,看见了它当时它在一片夏日未曾融消的残雪上缓缓地移动着,似乎是那种挣扎着的蠕动,走走,停停,但一直在前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小小生命的顽强出现,除了让我惊喜,更多的是敬佩我止步,蹲下,深情无限地看着它!⑷也许是我惊动了它,它中止了爬动,静卧在地我能看得出是那种长途跋涉之后舒展的、散放式的静卧我看到它头部的两根触角在有一下无一下地微动着我猜想着:此刻,它一定感觉到它躯体下的 5300 米不再是高度,而是可以让它舒展身子歇息的如同草滩一样的什么地方要不它怎么会那样舒坦地伏卧着!我也突然有了这样的联想:生活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你得到它时你会突然觉得,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换来意外收获的即使在你很迷茫的时候,也不要为你选择的目标放弃付出,这样意外的收获将随时伴随你。

所以人要珍惜付出,珍惜付出比庆贺收获更重要!一只生命弱小的蚂蚁攀上了世界屋脊,谁敢相信?但是谁也不能不相信接下来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是怎么攀上来的,攀了多久?追寻这样的答案当然重要,但似乎又不那么重要反正蚂蚁是攀上了世界屋脊,铁定的事实!⑸我继续关注这只比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