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世纪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16KB
约8页
文档ID:209701389
新世纪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_第1页
1/8

新世纪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回顾了新世纪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走向、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民办高校发展现状等因素可能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对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与分析参考文献10关键词:民办教育,高等教育,图书馆事业1 引言民办高校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定历史阶段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自发产生的办学模式,它不仅弥补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投入的不足,而且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在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43条“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中也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新世纪十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民办普通高校从本世纪初的34所,发展到目前的350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从本世纪初的2所,发展到目前的48所(具体数据详见表1)民办高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壮大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民办高校图书馆作为一项重要的办学指标,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新世纪十年,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制度化建设、办馆理念、服务模式、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短期内发展过快,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诸如:馆藏缺乏系统性、数字化建设投入不够、网站建设滞后、去职业化现象,等等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妥善解决民办高校图书馆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使民办高校图书馆更加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民办高校”即具有独立建制的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不包含与公办院校联合办学产生的二级独立学院在内)2 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取得的进展2.1 硬件设施完备一是馆舍新建或扩建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建校的同时就成立了图书馆,但初期的图书馆都规模不大、没有独立馆舍,大都是在教学楼或是行政楼里面零零散散的拥有一、两间房子,没有现代化的管理设备,更没有规范的组织机构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了独立的馆舍,少数民办高校甚至出现了分馆,建有两座以上的图书馆建筑,为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北京城市学院图书馆,1996年成立校本部图书馆;航天城校区图书馆创建于2002年,2008年10月8日新馆正式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约5 300平方米;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5 000多平方米。

西安外事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均建有南北两座图书馆二是基础设施齐全民办高校的资产主要是靠办学积累和举办者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银行贷款及社会捐赠等总体上占的比例比较小因此,在国家投资很少的情况下,主要靠办学者和就学者的投资,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形成目前民办高校的资产规模,是相当不容易的故而民办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在建筑面积上,还是在功能设置上,都无法与公办院校动辄数亿资金打造的现代化馆舍相媲美虽然这些馆舍规模不够宏大,但建筑设施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承重、消防、通风除湿、人员疏散等等特殊要求,馆内基础设施齐全,有必要的专门设施和功能考虑,基本上都设有藏、借、阅、文献整理加工四类空间以及通风、采光、防火、防盗等设施,既有利于图书资料的保存和维护,也有利于读者借阅和学习如仰恩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9年,2005年1月迁入新馆,馆舍总建筑面积接近30 000平方米,内设文献资料库(或书库)、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生自习室、教师资料室、采访室、编目室、办公室、参考咨询室等;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到37 152.29平方米,馆设有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样本书库、过刊库、密集书库、外文图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德育及素质教育阅览室、中外文现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15个书库和阅览室。

三是馆藏初具规模本科层次的民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有上百万册纸质图书、上千种纸质中外文期刊和近百万册的电子图书、上万种的电子期刊,馆藏水平甚至超过同类办学层次的公办院校图书馆例如,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达180万册、电子图书96.3万册,纸质报刊1 813种、全文电子期刊17 098种;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笔者所在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130万册,纸本中外文期刊1 500多种(中文期刊1408种、外文期刊108种),报纸165种;等等(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 20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表序号名称所在省市馆藏总量(万册)纸本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1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276.318096.32烟台南山学院图书馆山东烟台207177303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2701701004江西蓝天学院图书馆江西南昌2581461125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206146606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山东青岛165140257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185.7137.7488潍坊科技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150.5130.5209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255128.612510西京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2121229011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216.211898.212浙江树人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177117601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133.2112.320.914郑州华信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1701106015宁波大红鹰学院图书馆浙江宁波1241042016仰恩大学图书馆福建泉州1731007317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海南海口1501005018三江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33.399134.319山东英才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180909020黑龙江东方学院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906021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157.683.6742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140825823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17.877.84024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上海130.767.862.9备注:这里仅罗列出了部分馆藏总量超过100万册的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

2.2 软件环境齐全一是管理制度健全为了生存和发展,各民办高校图书馆在创建初期都聘任了一批有图书馆管理经验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全国25个省市的103所民办高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中6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占到了56%[1]为了充分借鉴公办高校图书馆的一整套成功管理经验,馆长也大都是聘请的图书馆界资深研究馆员,部分甚至曾经是公办高校图书馆的资深馆长他们管理经验丰富,同时也精通专业知识,成功地将公办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移植”到民办高校图书馆中,并因势利导,灵活运用,迅速提升了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不过,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图书馆都是下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部、参考咨询部、办公室等传统机构,实现了图书期刊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传统业务功能,缺乏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化机构二是人员结构基本合理美国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2]美国图书馆学专家杜威曾说过:“图书馆是一所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教师馆员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应该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职业现象,民办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但从图书馆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综合来看,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如仰恩大学图书馆现有职工43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全馆职工总数的65%;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有员工22人,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占到60%,本科学历达到了90%;安徽三联学院图书馆现有在职人员1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专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69%,35岁以下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1%三是文化氛围浓厚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形下,民办高校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就是最佳选择之一在阅览室内放上几盆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舒缓视觉疲劳,还具有维护室内健康生态环境的功效;在图书馆大厅、回廊、阅览室等墙上张贴伟人(或著名科学家)肖像、格言警句或书法、绘画作品等,营造出启迪思想、奋发向上的人文气息;在图书馆大厅举办学生绘画、文学作品展或是专题作品展,传播文化艺术精髓,让读者在翰墨飘香的环境中不经意地品书赏画,解读历史、感悟人生、净化心灵,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图书馆的设施布局、馆藏资源甚至到一草一木,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只要是方便读者的变化、设计、布置,都会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如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图书馆实施的“在闭馆清场前播放时尚健康的提示音乐,以替代吆喝或响铃的原始手法”,带给读者一种无声的关怀民办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氛围建设上面取得成绩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从一点一滴抓起,努力营造和谐阅读环境,陶冶读者情操,使之成为民办高校的“知识加工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3 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3.1 馆藏缺乏系统性因办学时间不长,缺乏时间积累,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都是近几年集中采购的新书刊,因而馆藏缺乏系统性,资料断层严重,藏书质量不高一方面是一些民办院校为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达标而临时性地突击增加馆藏,重数量轻质量,馆藏虽然达到了一定数量,但馆藏重复建设现象突出,馆藏结构单一,难以满足读者的真正需求,其利用率很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是一些民办院校资金严重匮乏,购书经费捉襟见肘,购买了大量的特价书,也接受了不少“社会捐助”图书,这些图书内容陈旧,并不符合读者的需求,导致馆藏“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此外,我国民办高校还处于发展初期,学校专业设置频繁调整,使得图书馆藏书结构也难以稳定,更难以形成学科的积累和持续的发展因而,民办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上与公办院校图书馆存在一定差距也在所难免。

3.2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社会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规模才是硬道理,没有规模,遑论其他新世纪以来,在民办高校盲目发展、盲目扩大的同时,民办高校图书馆也随之盲目发展,配套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缺位,导致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不高一是大部分馆现有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大都照搬公办院校图书馆,缺乏创新,而且很多过时的规定也没能及时得到修改,仍在执行,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二是大部分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大都是从有利于文献保护和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如禁止读者携带自己的有关资料或书包进入书库、阅览室等场所,如在开放时间的安排上,有的馆是“上课开门、下课关门”,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不利于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三是由于“去职业化”原因(本文后面会详细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去职业化”现象)导致民办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服务方式被动,且以实物服务、馆内服务、无区别服务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