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剪纸和布艺是我的精神支柱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16.24KB
约1页
文档ID:36783477
剪纸和布艺是我的精神支柱_第1页
1/1

1 9 3 9 年8 月,孟宪云出生在徐州市三门 街 在她的记忆里, 外祖母是当时有名的剪纸 能手, 但凡老亲舍邻、 三里五乡办喜事, 如婚 嫁、 装盒子、 送彩礼、 剪窗花等都会找她, 外祖 母都会有求必应逢年过节她拿着剪刀随心 所欲地剪着门神、 连年有余、 花卉等, 不用画 稿,一张红纸就能尽情地表达她对美好生活 的祝福和向往 而说起母亲,孟宪云的语气中除了思念 还充满了仰慕, “我的母亲更是心灵手巧, 她 继承并发扬了外祖母的手艺,不仅学会了各 种剪纸, 如凤穿牡丹、 喜鹊闹梅、 鸳鸯戏水等, 还学会了各种布艺, 如缝制小孩戴的狗头帽、长枕花、 旗袍花等, 她绣的花不仅颜色漂亮而 且造型独特 春节, 家家户户都会蒸馍馍做面食, 那是 孟宪云最开心的时刻, “母亲捏的兔子捣月、 蛇盘兔、 龙凤呈祥、 猴子捞月等活灵活现, 把 别的小朋友看得很眼馋, 我拿在手里, 也爱不 释手, 舍不得吃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宪云自6 岁起便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剪纸、香包手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 2 岁那年, 3 6 岁的 母亲不幸因病去世了 “她去世得太早了, 很 多手艺我还没来得及学完 老人的目光暗 淡下来。

访谈中孟宪云坦言, “除了剪纸,布艺同样 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极具时代 气息的剪纸作品相比, 其布艺作品则具有浓厚的 传统文化味道2 0 1 3 年入选中国当代民间工艺 名家名作选粹的布艺作品 《回娘家》 是孟宪云的 代表作, 也是她最喜欢的: 画面上, 头扎毛巾的汉 子牵着一头倔头倔脑的小毛驴, 驴背上坐着一个 抱着白胖娃娃的农村小媳妇, 喜气洋洋地拿着花 枝赶毛驴, 毛驴脚踩着绿茵茵的草地 仔细看, 那 草丛上还伏着一只翠绿的蝈蝈! 让人不由得被这 富有浓郁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画面所感动 以大家惯常见到的 “十二生肖” 为例, 孟宪 云的生肖造型常常打破常规 “你看, 在这只老 鼠上面我绣了只狸猫, 这个想法就取自 ‘七寸狸 猫, 能降千斤鼠’ 的传说 除了造型,孟宪云对色彩也有着极强的把 握能力, 观察其布艺作品, 大多色彩绚丽, 配色 得当, 看上去赏心悦目 聊及自己的技艺传承,老人颇具信心, “在 老年大学任教的1 2 年里,教的学生大概有三千 人左右, 对于我的剪纸、 布艺制作技艺, 他们已 经基本掌握了 ” 她卧室的墙壁上有两张放大的 照片, 一个小男孩正跟着她学剪纸。

“这是我孙 子, 跟我学习剪纸好几年了, 现在他剪的猫看上 去挺像那么回事儿了 ” 转头看着墙壁上孙儿的 剪纸作品, 孟宪云赞许地说 如今孟宪云已进入耄耋之年,腿脚略有不 便, 然而当她坐下来拿起剪刀, 那一张普普通通 的红纸便在她的剪刀下被神奇般地赋予了生 命她那份对于艺术的坚持和专注令人心生敬 意 “这么多年过去了, 剪纸和布艺已经成为我 的精神支柱, 闲下来的时候如果不剪两下、 缝两 针, 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6 岁就跟着母亲学习剪纸和布艺母亲虽然走了,但出自她手的那些鲜活 灵动的剪纸、 布艺、 面艺作品却深深地刻在了 孟宪云的脑海里,并对她后来的艺术创作起 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孟宪云的剪纸作品充满了时代特色: 为 纪念毛主席在延安讲话,当时还是学生的她 剪出了中国第一个秧歌剧 《兄妹开荒》 的场 景, 还有小放牛、 夫妻识字等作品; 1 9 5 0 年抗 美援朝时期,母亲曾给父亲的拖鞋绣上带有 字样的鞋花,用剪纸宣传 保卫家园的国际形势; 土改时, 她剪了一个农 民把分得的一头牛牵回家,剪出了翻身贫农 分田地的喜悦心情…… 1 9 5 8 年, 1 9 岁的孟宪云考入徐州市帘子 布厂, 虽然是在化验室上班, 但得知其能剪 会画多才多艺后, 厂里的宣传任务便落在了 她身上。

“当时我用绘画和剪纸相结合出宣 传周刊,用剪纸剪出工人打擂台比工作技术、 剪出大家学习‘’ 的场面、 剪‘大干 快上’ 全国大赛我厂得全国第一的庆祝场 面 ” 那个时期是工厂最红火的时期, 年轻的 孟宪云在全国上下掀起的热烈情势鼓舞下, 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自己的才华 “那时为了 鼓舞工人, 厂里常常让我即兴编快板儿并广 播 孟宪云给我们随口来了段当年创作的 快板书, 听起来押韵顺溜、 铿锵有力 “就是 因为自己能即兴创作快板儿, 当时大家都喊 我 ‘快板儿王’ 呢 忆及当时的岁月, 老人 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在孟宪云看来,剪纸艺术含蓄优雅, 情意深长, 虽没有文字, 却能表达深远的 意境, 对民俗学、 民族学、 历史、 美术都有 着很高的价值通过这一艺术形式, 还能 起到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宣传效果 “剪纸, 是不用文字的艺术 ”老人意味深 长地说剪纸, 是不用文字的艺术孟宪云剪纸创作的巅峰阶段,要从上世 纪9 0 年代开始,她根据时代背景创作的作品 屡次斩获国内大奖 记者在 《中国民间文艺家宝典》 《中国当 代民间名家名作选粹》 中看到了孟宪云的部 分作品,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以 “庆祝建党 九十周年” 为主题创作的一幅作品, 那栩栩如 生的人物形象、 繁复而构思巧妙的图样, 居然 就出自一把剪刀之下。

“这是毛主席领导三军 闯关, 南湖船指出人们前进的方向, 兴小康, 富国强民, 华夏春临百姓家 其中南湖船和松 枝表明我们的党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旁边 是工农学商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以及建党 9 0 年里我党的光辉进程,比如第一颗人造卫 星上天、 神六升天飞船进入太空的景象, 另外 还有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申奥成功等历史性 时刻 指着画册中的这幅作品, 老人兴致盎 然地讲述着它的寓意在孟宪云的众多剪纸作品中, 以 “猫” 为 主题的剪纸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只胖胖的 狸猫正好奇地盯着蝴蝶、一只还未长大的乳 猫抓乱了一团毛线、一只小猫全神贯注准备 捕捉老鼠…… “我特别喜欢猫, 所以没事儿就 盯着它们看, 研究其姿态神情 孟宪云说, 1 9 7 9 年她创作的 “百猫图” 参加徐州首届民 间工艺展览会, 后来作品被推荐到省里那件 《百猫图》 是8 张作品组合在一起的, 宽约9 0 厘米, 总长近1 0 米 是她利用空闲时间一点一 点剪的, 前后半年多 “百猫图” 一出现便惊 艳了整个徐州, 从那之后, 孟宪云多了一个称 号———“徐州猫王” 纵观老人的艺术生涯,从厂里的宣传工 作者,到1 9 8 9 年退休后被第六中学幼儿园聘 为教师, 2 0 0 2 年又被徐州市宣武老年大学聘 为剪纸布艺老师, 7 0 年岁月在孟宪云的手中 被她从容地剪出别样的风致。

百猫图” 出世, 让她成为 “徐州猫王”任教老年大学1 2 年, 教授学生3 0 0 0 余人2 0 1 5 年0 7 月1 6 日星期四编辑 / 伍杨 美编 / 丁佩昂 校对 / 高艳 B1 5 / 乐活族 · 发现徐州 “剪纸和布艺是我的精神支柱”———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宪云□晨报记者 沈琦 文 李松 摄今年7 6 岁的孟宪云住在龟山汉墓附近的一个僻静 小区孟宪云老人是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 同时也是徐 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布艺传承人走进老人的家, 一进门, 一幅幅红色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 那是这个简 朴的家最美的装饰推开一间卧室的门, 迎面床上摆满 了她做的布艺作品: 小巧精美的虎头鞋、 形态各异的十 二生肖香包、 果实繁茂的紫葡萄、 伏在绿色桑叶上的蚕 宝宝……在一件件色彩鲜艳的布艺作品上, 她还精心手 绣了各种花纹 孟宪云6 岁起便跟着母亲学习剪纸、 香包手艺, 7 0 年 来从未中断 “我就喜欢做这些东西, 闲来无事总想摸过 剪刀剪那么几下, 缝那么几针, 要不然心里总觉得有些空 落落的 说完, 老人笑了起来●1 9 9 7 年, 香港回归 “饮鹤泉杯” 剪纸大赛 一等奖 ●1 9 9 9 年, 澳门回归剪纸艺术大赛一等奖 ●2 0 0 0 年, 作品入选中国第六届艺术节 ●2 0 0 4 年, 荣获北京中华书画、 摄影老年艺 术大赛一等奖 ●2 0 0 7 年, 获 “同一个世界 · 同一个梦想” 迎奥运中华艺术家人物金奖 ●2 0 0 9 年,被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二 十位世界民间艺术最高奖 “金马奖” ●2 0 0 9 年,被中国艺术家创作协会授予百 名共和国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并获 “金鸡奖” ●2 0 1 0 年,荣获中国文艺家协会第八届 “中华颂” 艺术大赛一等奖 ●2 0 1 1 年, 荣获 “华夏情” 全国诗文书画大 赛剪纸作品 “百猫图” 一等奖 ●2 0 1 4 年, 作品 “三猫戏蝶” 荣获美丽中国 梦中国剪纸精品铜奖……孟宪云获奖作品链接布艺作品: 桑叶上的蚕宝宝剪纸作品: 国庆6 0 周年剪纸作品: 猫趣 · 我们也过端午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