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BZ0220预制楼板安装技术交底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预制楼板安装分项工程2、施工准备2.1 作业条件2.1.1 、吊装楼板以前按设计图纸核对板型号,对设计中与施工规范要求或实际情况发生冲突的部位应提前与设计进行协商,并画出每层的楼板吊装图,作为施工中的吊装依据现场场地应平整、夯实依据吊装图组织构件进场,按图码放,垫木距板端30cm上下对齐堆放高度不超过10块,并检查圆孔板质量,对有裂纹,翘曲或断裂损坏的构件不得采用2.1.3 、检查模板的刚度、稳固性、标高等;对手硬架支撑体系,模板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尤为重要,要认真进行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即时进行加固办完模板预检手续2.2 材质要求预制楼板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并应符合现行标准要求对于有裂纹、翘曲等有质量缺陷的楼板不准进场,按楼板型号分门别类码放整齐并做好标识2.3 工器具吊车、撬杠,圆形套管,4cm模具,100X100mn方木。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抹找平层或硬架支——依排板图划板位置线——楼板吊装——调整板的位置——整理绑扎或焊接锚固筋3.2 操作工艺3.2.1 找平层或硬架支模圆孔板安装之前先将墙顶或梁顶清扫干净,检查标高及轴线尺寸,按设计要求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一般为15〜20mm配比为1:3,在现浇棍凝土墙体上安装圆孔板,墙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4MPe以上方准安装对超厚的部位应垫以高一等级标号的细石砼,并振捣密实,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准吊装3.2.2 画板位置线根据楼板吊装图在承托预应力圆孔板的圈梁或梁的侧模板上画出板缝位置线,如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圆孔板板缝宽度为不小于40mm超过40mmi时应按要求配筋在板底或侧面事先划好隔置长度位置线,以保证板的隔置长度3.2.3 吊装楼板起吊时要求各吊点均匀受力,板面保持水平避免扭曲使板开裂,按楼板吊装图要求将板型号与墙或梁上标名的板号核对,对号入座不得放错安装楼板时对准位置线,缓慢下降,安稳后再脱钩3.2.4 调整板位置如为短向圆孔板,用撬棍拨动板端,使板两端搭接长度及板间距离符合设计要求3.2.5 整理绑扎或焊锚固筋如为短向板将板端伸出的锚固筋(胡子筋)进行整理,使其互相交叉呈450弯角,在交叉处绑一根①6的通长连接筋。
严禁将胡子筋弯成90°或压在板下,弯钢筋用套管弯防止弯断,如板缝大于60mm应按要求进行配筋,如为长向板时,安装后应按要求将胡子筋进行焊接,用一根①12通长钢筋把每块板板端伸出的预应力钢筋与另一块板端伸出的筋隔根焊接,但每块至少点焊四根,焊接质量必须符合焊接的规程要求4、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进人现场的预制楼板,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要求预制楼板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处钢筋或埋件采用焊接或机构连接时,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要求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N/mm或具有足够的支撑时方可吊装上一层构件已安装完毕的预制楼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4.2 一般项目4.2.1 、预制楼板码放和运输时的支撑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要求4.2.2 、预制楼板吊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构件和相应的支承结构上标出中心线、标高等控制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文件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并作出标志。
4.2.3 、预制楼板应按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吊装起吊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0,否则应采用吊架4.2.4 、预制楼板安装就位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并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4.2.5 、装配式结构中的接头和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5、成品保护5.1 预制楼板在运输和堆放时,不同板号应分别堆放堆放场地要平整夯实,堆放时板与地面间留有一定空隙,并有排水措施,板在运输时将板绑扎牢固,以防移动、跳动或倾倒,在板端部与绳索接触处的混凝土,应采用衬垫加以保护5.2大模结构混凝土墙体安装楼板时,一般情况下,应在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以上时,方准安装楼板5.3 预制楼板上只允许剔凿较小的孔洞,并不得连续伤两根肋,轻轻剔凿,不得损伤板的其他部分;当板上需剔较大的洞时,应请设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加固措施5.4 预制楼板锚固筋要妥善保护,不得反弯或折断5.5 扣完板后,板中间应加一道支撑,保证施工安全及楼板的安装质量5.6 安装楼板时不得踩踏圈梁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安装不合格的楼板:安装楼板前不但要检查产品合格证,还应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其他缺陷防止就位后发现板不合格6.2 板端搭接在支座上的长度不够:板安装就位不准,使板两端搭接长度不等。
或是安装就位后随意撬动板造成的6.3 楼板瞎缝:安装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划出缝宽位置线;吊装就位时不看线;就位后其他人员随意撬动板,都会造成楼板瞎缝6.4 楼板与支座处搭接不实;扣板前应检查墙体标高,抹好砂浆找平层,扣板时浇水泥素浆6.5 堵孔过浅和楼板锚固筋折断:扣板前检查孔堵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7.2 钢筋机械试验报告7.3 构件出厂合格证7.4 焊条出厂合格证7.5 预制构件吊装记录(预检记录)7.6 构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8、安全环保措施8.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地方标准,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具体安全环保措施,确保吊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