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上传统文化教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12KB
约14页
文档ID:20751508
六上传统文化教案_第1页
1/14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 1 课时 《论语》(八则)教学目标:1 、 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 《论语》 的有关知识, 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 、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3、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4、 初步把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 1— 3 页原文和文意二、简介《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语录结集,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浮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温馨点击:第 3 页七、活动广角:第 4 页八、成长阶梯:第 4 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2 课时 《大学》(二则)教学目的:1、了解《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2、 培养学生喜欢经典文章,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3、通过“慎独”的故事,培养学生严格自律,做品德高尚的人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 5— 7 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浮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五、熟练背诵《大学》二则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3 课时 《中庸》 (二则)教学目的:1 、 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 《论语》 的有关知识, 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3、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明辨是非,踏实地做事情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 11— 13 页原文和文意二、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14 页六、活动广角:第 15 页七、成长阶梯:第 16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4 课时 《列子 汤问》 (二则)教学目的:1、了解《列子》是一部什么书籍,通过几个故事教会学生谦虚好学是做人最根本的美德2、 通过薛谭学讴的故事, 批评那种对学习浅尝辄止的态度, 肯定潜心学习的精神,启发学生认真对待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 17— 21 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19 页六、活动广角:第 19、 20、 22 页七、成长阶梯:第 20、 23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5 课时《史记 . 淮阴侯列传》 (节选)教学目标:1、感知了解韩信的平生,初步学习他的事迹2、 学习韩信少有大志、 忍辱负重, 从一个落魄青年成长为一位著名军事家的故事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 24— 28 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26、 29 页六、活动广角:第 26、 29— 31 页七、成长阶梯:第 31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6 课时 马 援教学目标:1、感知了解马援的平生,初步学习他的事迹2、学习马援少有大志、驰骋疆场、万里扬名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 32— 33 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34 页六、活动广角:第 34、 35 页七、成长阶梯:第 35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7 课时 诸葛亮教 学目标 :知识 与能力: 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教学过程: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 36— 37 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38 页六、活动广角:第 38 页七、成长阶梯:第 38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8 课时 岳飞教学目标:1、 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 39— 40 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小卡片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41 页六、活动广角:第 41、 42 页七、成长阶梯:第 42 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9 课时 李清照教学目标:1、 感知了解李清照的平生, 知道山东名人李清照的优秀事迹, 初步学习她的优秀作品2、通过了解李清照的平生,以便以后更好的学习她的作品教学过程: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 43— 45 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温馨点击:第 45 页六、活动广角:第 46 页七、成长阶梯:第 46 页八、个人熟读自立歌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10 课时 辛弃疾教学目标:1、 感知了解辛弃疾的平生, 知道山东名人的优秀事迹, 初步学习他的优秀作品2、知道辛弃疾的词风格豪放, 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著名词人之一3、学习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 47— 48 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