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物流国际上对物流概念的产生有两种观点,分别从军事和经济动因两个方面经济学的观点 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产生的,即起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其相关活 动的追求就物流的本身而言,它是由许多相关活动组成的,主要有运输、存储、包装、加 工、配送等从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史来看,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笫一是物流管理的产生阶段,从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是物流的萌芽和初级阶段1901 年克鲁维尔(JOHN F.CROWELL)在《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流通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 影响农产品配送的成木和影响因索,使人类对物流实践的认识开始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1916年阿奇.萧在《商品问题的对策》中讨论了物流在流通战略中得作用同年威尔徳 (WELD)在《农场产品的市场营销》中论述了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 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受制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条件,人们对物流的意义多 局限在市场营销的附属功能,对物流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是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在该阶段,物流 实践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总成木观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 商业委员会所召开的第二十六届流通会议上,康波斯作了题为“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 指出学术界和企业界要真正的从战略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此次演讲被认为是物流管理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56年刘易斯、克里顿与斯蒂勒等人出版了《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 用》一书,介绍了物流总成木分析的概念1961年,斯马凯伊、鲍尔索克斯和莫斯曼合著 T《物流管理》,作为第一木系统的介绍物流管理的教科书,该书从系统或企业范围的角度 详细论述了物流管理系统和物理总成木理论1962年,管理学大师彼得徳鲁克在《财富》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的文章,强调应当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 物流管理,首次明确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1972年,斯凯夫出版的《物流管理中的会计管 理和控制》中论述了会计与财务信息对物流活动极其重要的影响,最早的把会计学与物流管 理联系起来第三个阶段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阶段,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正式名称由门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 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标志着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
在该 发展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MRP、MRPII、 DRP、ERP和JTT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产生并得到不断地完善,推动了企业物流活动一体 化的进程1985年,哈里斯和斯托克在密执安州立大学的一个市场营销历史研讨会上发表 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一文,指出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重 组正在发生,强调了物流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物流在保证客户服务水平上得战略作用, 该文的发表推动了物流与供应链过稈的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⑷随着信息技术、系统分析方 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物流总成木概念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物流在社会及企业得 到确认,在企业的制造、市场及物流三个重要的层面,公司提高利润的最有效的手段是降低 物流成木,物流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个阶段是物流管理的国际化阶段,自二1-世纪八I-年代至今,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 发展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国家物流量也大大 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得到迅速发展,整个美国TPI,的收入从1994年的 160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250亿美元。
随着企业柔性制造、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及客户对物流业快速反丿V的耍求也对物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了物流业向 信息化、H动化及决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物流国际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和快速反应 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以及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 统及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得到愈來愈广的应川物流行业从原来的资产密集世战略 向着信息密集的控制系统转变信息交换特别是EDI的应用,实现了公司和公司Z间、计算 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企业能与所有的合作伙伴,不仅是客户,而且还包括供应商、 运输方、公共仓库及其他方面进行信息传递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 山东大学出版社,彭志忠,周新平10-14)其他国家物流产业特点美国物流产业管理特点是政府管制宽松,积极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凸显市场,物流产业后备人才的培育口木现代物流发展的经验: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注重统筹安排,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 化程度较高,注重物流实用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与应用,重视增值加工服务,注重提高劳动效 率,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创,王丽萍,418-424)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一)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经过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I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在交通、仓储设施、信息通 信、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木形成了由铁路、公 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加入统计资料)2、 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企业对物流领域中的“笫三利润源”开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 降低物流成木成为目前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 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稈,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何、配送和运 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 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EDI ERP MRP GPS等一些围绕 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等技术的应川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 水平,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高3、 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和仓储企业,加快业务重组与资源報合的步伐,大力发展民营物 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使专业化物流 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 共同发展的格局。
4、 物流需求呈多元化趋势目前物流需求主体仍以制造和商贸类的外资企业、新兴企业为主以高新技术、连锁经 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正成为第三方物 流服务需求的重要来源物流需求已从运输、仓储等传统业务向物流控制管理、配送等增值 服务发展,部分企业开始要求全程物流服务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创,王丽萍, 427-429)(二) 、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1、第三方物流公司仍然只局限于提供低水平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储和运输服务能够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占•的比重更小与物流有关的包装、流通加工等 物流服务项目涉及较少,这反映市场需求还保持在较低水平上2、 服务水平和客户的要求2间存在差异在很多情况下,物流公司的客户满意度为67%, 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满意度为54%o对笫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信息不 及时、不准确,作业速度慢、差错率高等方面3、 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精细化物流运作的能力,此外,信息技术推广速度较 慢,企业的主要投资集中在物流基础设施中,没有放在物流信息的传递和有效利用上物 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创,王丽萍,429-430)电子商务的影响电了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正在彻底的改变着流通领域的经济行为,主要体现在一下儿个 方面1、 传统业务模式和流程发生变化由于网上购物和销售的出现,消费者可以从因特网上肓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生 产者、批发商、零售商和网上销售商部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营销商品。
网上销售一方面使 产业间、行业间的分工模糊化,“产销合一”、“批零一体”的销伟模式大量的出现另一方 面,随着“凭订单采购”、“零库存运营”、“上门送货”等新的业务方式的出现,服务于网络 销售的备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行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2、 销售和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销悟方式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由于网上购物为现代社会消费 时尚的个性化进一步提供便利,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分散式订单生产,呼唤柔性生产技术及其 在生产中普遍应用另一方血,由于电子筒务的应用,制造业竞争中劳动力成木的作用降低, 中小企业在网上营销中可以获得和大型企业同样的优势因此,在个人商品消费领域,大批 量规模化生产以及传统的工商关系部分将由产销合一的高科技小企业所取代3、 商品配送与交割方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中的网上销伟实际上已经破除了商家对备种商品批量购进、集中存储、坐店销 传的方式,商品可以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这种商品交割方式的变化,说明网上购物使传统 的物流配送开始向消费末端延伸,其不仅涉及商品配送体系的结构调柴及各类有形零售业态 如何适应的问题,对商业批发集配商品可以提高流通效率、节约社会劳动的理论也是一种挑 战。
现代物流的特征信息化H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化建材物流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的定义,建材物流(CONSTRUCTION-MATERIAL LOGISTICS, CML)是指包含建材的废弃与还原,联接建材供应商(供给主体)与建筑工 稈(需要主体),克服时间与空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 包括:采购、运输、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建材物流已经初步形成多种模式共存发展的格局,主要有以下力 种模式:连锁超市型、市场联盟型、品牌专卖店型、综合批发市场型、物流园区型这五种 物流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正在从功能单一的初始阶段向供应链 管理一体化服务边进,势必会带动建材物流向更先进的模式进化,新的模式产生I口的模式的 消亡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材领域还不多见,随肴建材物流市场的发展,物流企 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建材供丿垃商面对U益竞争激烈的市场,而国内建材供丿血商还不具备 白建配送中心来降低成木的条件,选择第三方物流将成为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有资料表明, 有物流外包意愿的建材供应商高达90%,第三方物流将成为建材物流的主力军。
我国现 代建材物流的模式和发展”,高丽英、张亦兵,《物流技术与应用》)装饰行业住房作为家庭的重要消费品,关系到桀个社会的稳定,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幣体文化的建设按照9%左右的经济增 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6%o据统计,2010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产 值达到2.1力亿元,目前每年还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8力亿元初 探家装行业敕体家居模式的节能优势”,施丽娜,《包装世界》)家居建材企业已经发张成为一个完敕成熟的产业链,然而这个庞犬的行业现在的物流建 设与管理状况却与其产销规模不共匹配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家居建材物流还比较薄弱, 原因与家居建材行业流通方式密切相关家居建材总的来看,大多数属于半成品,部分产品 价值很高并且有装修工期限制,这就对家居建材的物流要求更细更高,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 要求更为严格,要求英服务必须方便、快捷、细致、安全,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家居建材物流 发展比较慢主要原因为,目前80%的家居材料产品是通过卖场销售,卖场靠收取租金盈 利,没有义务负责租户的物流,虽然部分企业白己建立专卖店、专营店,或者进行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