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有趣的“白气” 1.“白气〞是什么? 打开锅盖,“白气〞扑面而来;冬季,口中会呼出“白气〞;夏季,打开冰箱门,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到底是什么?“白气〞与白烟、白雾有什么区分?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这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物理学上把水的汽化、冰的升华散布在空气中的大量水分子总称为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所以你看到的“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小颗粒;白烟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白雾一般特指的是小水滴.在物态改变这一章的内容中,许多时候“白气〞和白雾都是指小水滴. 2.“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认真观看,你就会发觉,“白气〞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出现,那么“白气〞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空气中存有大量的水蒸气,常温下它们以气体的形态存在,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环境或物体时,出现温度差,水蒸气就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同学们都见过水壶烧开水的场景,你认真观看过吗?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是没有“白气〞的,离壶嘴渐远的地方“白气〞越来越多,在更远的地方“白气〞就消失了.为什么呢?烧开水的过程中,水壶中的水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大量水蒸气从壶嘴处喷出,但是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很高,所以热的水蒸气在离壶嘴渐远的地方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由于离壶嘴越远的地方,温度越低,所以越远的地方,就会产生更多的“白气〞.在离壶嘴更远的地方,“白气〞〔小水珠〕又汽化变成水蒸气,所以“白气〞又会消失.有的同学可能要问,热水壶的壶嘴处有“白气〞,而冰棍四周也能形成“白气〞,冷热环境都能形成“白气〞吗?下面,我们将讨论对象分为两类:冷物冒“白气〞和热物冒“白气〞. 例1 吃饭时掀开锅盖为什么会冒出大量的“白气〞? 解析 讨论对象是饭菜,属于热物冒“白气〞. 饭菜中的水汽化形成大量的水蒸气,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 例2 夏天吃雪糕时,雪糕为什么会冒“白气〞? 解析 讨论对象是雪糕,属于冷物冒“白气〞. 夏天雪糕的温度远低于气温,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题,我们小结一下: ①冷物冒“白气〞,讨论对象本身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 ②热物冒“白气〞,讨论对象本身的温度高,汽化〔或升华〕产生大量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四周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 可见,在表述“白气〞形成的缘由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分析:①确定讨论对象是属于冷物冒“白气〞还是热物冒“白气〞;②找出其中所涉及的物态改变;③最终格式化的一句表述〔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3.“白气〞都一样吗? 〔如图〕为什么水壶壶嘴处的“白气〞是向上冒的,而冰棍四周的“白气〞却是向下的?我们会发觉这两类“白气〞分别属于热物冒“白气〞和冷物冒“白气〞.其实,“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关键看密度.壶嘴冒“白气〞是因为从壶中产生的热水蒸气,密度较小,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了四周冷的空气后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的现象,所以我们看到的“白气〞是向上的.冰棍四周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的密度比热的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冰棍四周的“白气〞却是向下的. 4.应用“白气〞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例3 打开啤酒瓶,为什么瓶口会冒“白气〞? 解析 讨论对象是啤酒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冷物冒“白气〞. 啤酒瓶内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削减,温度降低,瓶口附近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二氧化碳气体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5.由“白气〞联想到的学问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人眼能够看到的“白气〞事实上不是气体〔水蒸气〕,因为无色透亮的水蒸气人眼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都是液态的小水珠.事实上自然界中就有这样的自然现象——雾的形成就是大自然在特别条件下形成的“白气〞.和雾的形成很相似的就是露的形成,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雾,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形成了露. 例4 夏天,空调房间中的玻璃上会附着一些小水珠,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解析 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内的温度较低,室外的温度较高,而玻璃的温度相对较低,与室内温度接近. 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房间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侧. 例5 请同学们思索一下,戴眼镜的同学,在什么状况下,眼镜会模糊? 解析 只有在热的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使视线模糊. ①冬季,从室外走进室内;②夏季,从空调房间走出去;③吃饭的时候,眼镜离饭菜较近. 了解了“白气〞的形成过程,你就真正的了解了与水的三态相关的物态改变.可以说,弄清了“白气〞是液态,你就知道全部“白气〞产生的最终一步肯定是水蒸气的液化.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