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北师大版长方体(二)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体积与容积第 4.1(P36-37)2体积单位第 4.2(P38-40)3长方体的体积第 4.3(P41-43)4体积单位的换算第 4.4(P44-45)5有趣的测量第 4.5(P46-47)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是研究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使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课标要求1. 通过实例认识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了解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大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2. 课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指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 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必要的运算技能。
193.在“数学思考”方面指出:通过观察、测量、计算 等学习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建立符号意识;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 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材分析知识网络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和有趣的测量等知识内容其中,体积与容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单位”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做好了铺垫长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理解体积意义及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奠定基础体积单位的换算”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图示引导,利用表格将学过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行对比,加深理解有趣的测量”是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款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等单位名称,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各种饮料等物品上见到L、mL等单位名称,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定的困难,而且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是教学难点要突破这难点,就要突出它们的实践性,学生应该在体验、感知中学习知识可以从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动手实验等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座沟通的桥梁,从而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其次,学习体积和容积单位时,学生应注重亲身感知实物,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强化对1cm³,1dm³,1m³的理解,并初步感知1cm³,1dm³,1m³的大小通过实验来理解并掌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具体设计体系第一课时 体积与容积 课时作业设计作业目标1. 在观察、操作中进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 综合自己对于题意、体积意义的理解来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分析建议时长基础作业1.判断(1) 所有物体都有体积和容积 )(2) 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和容积样大 )(3) 形状不同的物体,体积一定不同 )(4) 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 它们的容积也一样大 )(5) 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泳池的容积 )加深对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体会体积与容积的联系及区别20分钟拓展作业2.数学日记:今天放学回家, 写完作业准备玩会我找到了根铁丝,做了个长方体的铁丝笼子,突然灵机动,这跟我们刚学的长方体的很多知识都有联系比如,用了多长的铁丝是求这个长方体的( )。
我想在它的外面贴上彩纸,那我得算下它的( )真是个漂亮的笼子!它有多大啊? “有多大”是指它的( )这么漂亮的笼子,我用它来装我淘回来的小饰物,能装多少呢?“装多少东西”是指它的(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构成完整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体系这内容是进步学习体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实践作业3.在家中,寻找两个物体,观察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谁占的空间大?如果比较起来有困难,带回学校大家一起验证4.吹气球:课下,与同学玩吹气球游戏,并思考:随着气球越吹越大,是气球的体积在变大还是表面积在变大?侧重在观察中进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借助直观操作,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自己对于题意、体积意义的理解来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步发展空间观念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级备注 答案准确,书写干净、工整, 字迹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案正确,书写不太工整,有点超时√答案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没有过程,或者答题混乱,不能按时完成。
√综合评价等级:获得 14-16 颗星评为出类拔萃,11-13 颗星评为超伦轶群,8-10 颗星评为再接再厉,7 颗(包括 7 颗)以下评为全力以赴评价类型评价等次出类拔萃超伦轶群再接再厉全力以赴自我评价生生评价老师评价学生作业样本第二课时 体积单位 课时作业设计1.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作业目标2. 在演演、画画、 填填等活动中,感受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1 毫升,1 升的实际意义,进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估出体积、容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分析建议时长1.演一演:教师说出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1 毫升,1 升, 学生用肢体动作大致的比划出相应的体积、容积的大小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建立体积和容积单位大小的表象,同时也发展了学生了估算意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生活中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大小,进步加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基础作业2.填上合适的体积或容积:(1) 一个拳头的体积约 0.5( )(2) 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 6( )(3)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 8 ( )(4)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 60( )(5) 一大瓶果粒橙容积约 1.5( )(6) 一个讲台的体积约 1.2( )拓展作业3. 正方体的盒子棱长是 1cm,其表面积是 6( ),体积是 1( ), 容积约 1( )。
4. “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体积约 9( )5. 小汽车油箱的容积约 40( ), 小汽车的体积约 3.5( )通过面积、体积和容积个概念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学生对个概念的理解和区分通过播放“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图片,学生通过感官估测飞船的体积和容积,感受国家航天技术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播放加油站加油的视频, 学生想想自家小汽车的大小,估测小汽车的容积和体积的大小25实践作业实践 1: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物体的体积、容积的大小实践 2:画一画:画出 1 厘米长的线段,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通过找找生活中的物体, 观察体积、容积的大小, 教师关注学生举例子的科学性,让学生了解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通过画画,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建立空间观念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级备注 答案准确,书写干净、工整, 字迹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案正确,书写不太工整,有点超时√答案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没有过程,或者答题混乱,不能按时完成√综合评价等级:获得 14-16 颗星评为出类拔萃,11-13 颗星评为超伦轶群,8-10 颗星评为再接再厉,7 颗(包括 7 颗)以下评为全力以赴评价类型评价等次出类拔萃超伦轶群再接再厉全力以赴自我评价生生评价老师评价学生作业样本第三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 课时作业设计作业目标1. 让学生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基础上,掌握应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想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分析建议时长基础作业1. 求下列各立体图形的体积:(1)一个长方体,长 20 厘米,宽 12 厘米,高 5 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 6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