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吃 , 骂作 技法研究 X I E z u O J I F A Y A N J I U 以实 写虚虚 空 纳 万 境 —— 虚笔 的妙用 余 国 良 苏轼诗云: “ 静故 了群动 , 空故纳万境 ” 虚 空之心, 可纳万境, 是因为心境虚空, 则灵气往 来 美学家宗 白华看来 “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 着灵魂生命的时候, 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 如 果不正面着墨 , 而是倾 Ij 面来 写这些 美感 , 虽然 用笔不多, 却能尽得风流, 这种笔法, 称为虚 笔 虚笔多用于文学作品的写作. 文学作品虽 讲究含蓄浪漫 , 空灵 秀美 , 但不能 以虚写虚 , 因 为以虚写虚 , 有如海市蜃楼 , 虽然美不胜收 , 毕 竟虚无飘渺, 无根无底, 稍纵即逝为此, 只有 以实写虚 、 虚显实隐, 曲径通幽, 方能写 新颖 深邃的意蕴 , 奇异瑰丽的境界 这正如进入一 个天然的岩洞 一样 , 虽然人 口狭小 . 或是一 线 天 , 或是一小 口, 但入之愈深 , 进之愈难 , 则 见 之愈奇 《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I临终前说 了半句话, “ 宝玉! 宝玉! 你好⋯⋯” 你好什么? 没有说m来 , 但万千情意却尽在不言中, 这就 是典型的虚笔 。
可见 , 虚笔是一种运用暗示 、 烘 托 、 省略等手法从侧面来写的笔法 虽然虚笔 也讲究虚实结合,但其主要特征为 “ 以实写 虚” , 所以方薰在《 山静居『面 i 论》 中说: “ 古人用 笔 , 妙有虚实 I 2 7也就是说 , 写诗作文 , 不能以 1 8 虚写虚或以实写实 , 必须虚实互藏 , 文在此 , 意 在彼, 方能获得言外之意, 味外之味 虚笔在写 作 中的运用 主要有如下表现 : 一 、突出对象某一特点 , 留下空白 调动读 者 由点推想到面 运用这种方法 , 选择对象的特点是最要紧 的 , 具体而言 . 必须达到三点要求 : 1 . 对象的特 点必须是对象的客观存在与自然生成, 既不能 无中生有. 也不能矫揉造作 , 否则就无法构成 读者推想的实在根据 2 . 对象的特点必须有涵 盖对象能指生成空间的能量, 能辐射到其所有 布白领域, 否则读者的推想就展不开3 . 对象 的特点必须是打开读者推想之门的钥匙 , 具有 很强的诱惑力和启发性 , 否则读者连 门都没有 进 , 那里谈得上通过推想登堂人室 呢?下面的 创作实例都达到了上述要求 可以说是运用这 种方法的典范。
自居易的《 琵琶行》 写琵琶女的弹奏, 不仅 写有声 :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一 ,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大珠小珠落玉盘” 而且写无 声: “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 忧愁暗恨生, 此处无声胜有声 ” 这“ 无声” 余韵 就是此时琴声停歇的特点 , 也是诗人借此布下 的空 白, 读者读到这里 , 就有可能感受到琵琶 - 搿} 0 一 写作技法 研究 X I E Z U O J l F A Y A N J I U 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位斜抱琵琶的女子 眼 眶里噙着一颗晶莹 的泪珠 ,暗暗地长 叹一声 万千忧愁暗恨齐涌心头 读者不禁要 问, 琵琶 女究竟有哪些忧愁暗恨呢?这时 , 对象特点的 诱惑力和启发性就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一千个 读者就可能有一千种推想 于是无数 的弦外之 音就会油然而生 以实写虚 的方法 .不仅能用 于音 乐的描 写, 还能用于绘画方薰说 : “ 石翁《 风雨归舟 图》 , 笔法荒率, 作迎风堤柳数条 , 远沙一抹 , 孤 舟蓑笠 , 宛在 中流 人 问: “ 雨在何处?” 答日 : “ 雨在画处 , 又在无画处 [ 3 1 “ 在画处 ” 的是 “ 蓑 笠 ” , 是画中的特 点 , “ 无画处” 的是 “ 雨 ” , 是 画 中的空 白, 人们可以从“ 蓑笠” 推想 出画面的空 白处满是斜风细雨 , 要不 , 渔 翁披戴“ 蓑笠 ” 干 什 么?可见 , 这种画法可获得一种 象外之象。
至于诗歌, 更是多用以实写虚的方法, 《 诗 经· 伯兮》 写怀念征夫的思妇, 就非常典型诗 中写道 : 自伯之 东. 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 谁适 为容 其意是说, 我的丈夫随君王到东方出征走 了 我的头发就像蓬草一样散乱 , 不是没有润 发的油和洗发的米汁 但我为谁修饰 打扮容貌 呢? 这是思妇的诗 , 是她的诉说 , 也是她真实的 心声 .她对 自己形象的描写 ,只用了四个字 : “ 首如飞蓬” , 这就是一个思妇容貌的特点她 为什么懒于梳理 自己的头发呢? 通过她这个特 点, 不同的读者可以作 种种不同的推想: 有人可能会从她头发散乱 懒 于梳理的生 活细节 , 推想 m它翘首远 眺、 望眼欲穿 的孤寂 神情 有人可能会从她的头发推想到她 的思想 . 中国古代有一种观念, 叫做“ 女为悦己者容” l 9 在这位思妇的心灵深处一定深深根植 了这种 观念, 否则, 她也不会发出“ 谁适为容” 的声音 , 现“ 首如飞蓬” 的现象 也有 人可能会从她像蓬草一样散乱 的头 发, 推想到她终 日牵肠挂肚、 心乱如麻的生活 状态 : 她既诅咒战争的罪恶 , 又担心 丈夫的安 危 , 还要操持家务, 哪里有心情修饰打扮 f j 己 的容貌 呢? 还有人可能会从她 “ 首如飞蓬 ” 的容貌特 点 , 推想到 千千万万 “ 首如飞蓬 ”的思妇 们。
她们天天过着望穿秋水 ,以泪洗面的生活, 说 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难啊 ! 另外有人可能会从写作 对象的特点 , 推想 到战争的旷 日持久 ,如果丈夫离开的时 E l 不 久, 天生爱美的女人是不会不梳理 自己的头发 的 ; 战争打得时 日越久 、 思妇盼望丈夫归来 的 心情就越急切 , 战争 中死 的人就越多 , 既说明 了战争的残酷 也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 行 这一切 , 诗中一字未提 , 但人们却能从 ‘ 首 如 飞蓬 ”四个字 中推想 出这许许 多多的意思 来 这就是妙用虚笔的结果 抓住一点 , 就能推 及全面 , 说 明这有限的一点里 . 蕴含了无 1; t : 丰 富的内涵奥尼尔的《 琼斯皇》 中的鼓声 , 莎士 比亚的《 麦克 白》 中麦 克 白夫人每天深夜起床 洗手的行为 ,都运用了这种 以实写虚的方法 . 也都收到了以少胜多的绝妙效果 二、 描写对象某些语言 , 由实入虚 , 调动读 者 由此及彼联想 在这里 , 选择对象的语 言是关键 如何‘ 选 择对象的语言呢? 作为写作者, 必须三问: 一是 作者问 自己 : 我是对 象 , 在这种情境 中会说什 么话 ?二是对象问 自己: 按照我的心理逻辐在 这种情境中会怎么说 ?三是读者问 自己: 我从 这些话里能得到言外之意吗?三种问话者, 虽 然是三种身份 , 但 只能是写作者一人站在三个 ‰ 二. 。
船 写作技法研究 X I E Z U O J I F A Y A N J I U 角度斟酌 , 最后合成为对象的语言 这种语言 才可能是 由实入虚的引发点 ,语言是实的 , 引 发的联想是虚的, 也是丰富多彩 的 《 伊利亚特》写海伦之美就是一个典型的 例子 莱辛说 : “ 荷马故意避免对物理美作细节 的描绘. 从他的诗里我们只偶尔听到说海伦的 胳膊白 头发美之类的话 0 但是尽管如此, 正是 荷马才使我们对海伦的美获 得一种远远超 过 艺术所能引起 的认识 试 回忆一下他写海伦走 到特洛亚 国元老们的会议场里那一段诗 这些 尊贵的老人们看见了海伦 , 就彼此私语道 : ‘ 没 有人会责备特洛亚人和希腊人 , 说他们为了这 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争 , 她真像一位 不朽 的女神啊 !’ 能 叫冷心肠的老年人承认为 她战争, 流了许多血和泪, 是值得的, 有什么比 这段叙述还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意象呢?” [4 J 在这里. 莱辛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以实 写虚 . 虚能引起更生动 的美的意象 显然 , 这里 的“ 实” 是指元老们 的“ 彼此私语 ” ,“ 更生动的 美 的意象 ” 则是“ 虚 ” , 是对海伦之美 的联想 。
可见, “ 虚” 是通过“ 实” 引发 来的海伦究竟 有多美呢?诗 中并没有正面描写 , 只留下了一 片空 白 全凭读 者去联想 : 战争打 的就是人和 财 , 十年战争 , 不知死 了多少人 , 耗费 了多少财 物 . 身为国家元老 , 面对战争的引发者海伦 , 应 该恨得咬牙切齿 , 大骂她红颜祸国但事实却 绝然相反 ,这些冷心肠的元老们一见到海伦 , 居然说 “ 是值得的” !并赞美她是 “ 不朽的女 神 ! ” 可见 , 海伦具有何等惊人之美 ! 试想一下 , 如果这里不用 以实写虚的文笔 , 而是纯用实笔 描摹海伦之美, 面容如何如何, 身材怎样怎样, 显然是收不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 · 伯纳德的超短剧 《 逃亡 者》 , 只写 了一个生活片断 , 其 中只有一 个对话 : 逃亡者: ( 正在深山林海 中一草屋 烤火, 突 2 0 然一个人闯了进 来) 请你让倒霉的人安 宁一会 儿好不好!他们正在悬赏捉拿我哩! 闯入者 : ( 惊喜地) 多少钱? ! 逃亡者: ( 立即起身, 4 L 后门逃走) 剧 中的闯入者不过说 了三个字 , 逃亡者为 什 么就匆匆逃走呢?在这里 , 闯入者的话虽然 不 多 . 但他惊喜的问话 , 显然暴露 了他 内一 C , x ,t 金钱的渴望和不惜出卖同伴的秘密。
逃亡者听 出了这三个字 的言外之意 所 以立 即闻言而 逃 剧中闯入者的话是“ 实” , 包含他内心世界 的秘密是“ 虚” . 正因为有这“ 虚” ,逃亡者才用 自己的行动告诉了读者和观众 , 他知道了闯入 者的意图, 所以他要逃跑 这是对象语言 的第 一 个作用 . 第二个作用则是告诉读者同样 的意 思但是读者不一定完全认同作者这个意思, 他们可能想: 也许闯入者想借此了解逃亡者的 身份 ,因为在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 , 金 钱是一个人身份 的标志 也许闯入者也是一个 逃亡者 , 是想借此 比较一下 , 我俩谁犯 的案大 一 些 . 因为案情越大, 标价越高 也许闯人者是 一 个长居深 山的人 .对外界之事概不知晓, 听 到这样一个从未听说的新鲜事 ,既感到新奇 , 又感到惊喜 , 惊 的是世上居然有 这等事 , 他 欲 知端详 : 喜的是这等事他在深 山中闻所未闻 , 真是长了见识 也许这位 闯入者是一位猎人, 这草屋原本就是他狩猎的临时落脚点 , 现在突 然来 了一位陌生人 , 他先是一惊 , 旋 即转惊为 喜 :因为这位陌生人告诉 他是一位逃亡者 , 他 有伴了 . 不会再寂寞了。
但还是不放心 , 他知道 钱多案大, 钱少案小, 案大不会轻易出山, 案小 过了风头就会走人 , 他想知道陌生人会在山里 藏多久 . 故有此一问 在这里 对象的语言大于作者的意图尽 管如此 . 上述各种意思都是对象的语言 引m来 的, 可见 “ 实” 选得好 , 就可以引 许许 多多的 强 写作 技法研究 X I E Z U O J I F A Y A N J I U “ 虚 ” 来 凭借对象的语言由实引虚之法 , 不仅在诗 与剧中使用 , 在小说 中也屡见不鲜刘 富道 的 小说《 眼镜》 中, 有这样两位女性 , 一位是已婚 大姐叫许珍, 一位是未婚姑娘叫魏荣, 她们是 同事 , 许姐很关心小魏的个人问题因为魏荣 已到结婚年龄 .一直没有找 到 自己的 白马王 子 ,看着昔 日的闺密们 已经一个个成双成对 , 自己还是单 身一人 .心里 总有股说不 出的味 儿 有一 次, 当许姐谈到她的个人问题时 , 魏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