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

乱石****奔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8KB
约3页
文档ID:614424650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_第1页
1/3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深浅变化的概念和基本表现形式,了解其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教学内容深浅变化是指物体因为在空间中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前后远近、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深浅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视觉艺术中也非常重要1. 深浅变化的表现形式1. 远近关系:前景大、背景小;2. 大小关系:远景小、近景大;3. 叠加关系:前景遮住背景的一部分;4. 透视关系:物体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小2. 湘美版教材相关内容1.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物有声》第三课《光与色》:通过观察画作了解深浅变化的表现形式;2.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化创意》第一课《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中深浅变化的表现形式;3.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动态展示》第二课《运动与形》:掌握复杂的深浅变化的表现方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习深浅变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 分别通过画作、民间艺术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深浅变化的表现方式;3. 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全面了解深浅变化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美术表现能力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画作和实物,从中感受深浅变化的表现;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深浅变化在民间艺术中的表现形式;3. 创作法:以给定话题为背景,学生运用深浅变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4.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深浅变化的画作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其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应用2. 提供素材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如美术作品、电影、广告、宣传画等,展示深浅变化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3. 分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自行分组,进行深浅变化在民间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的讨论,收集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东西,推广民间艺术文化4. 创作实践让学生自己探究深浅变化在自己创作和实际操作中的使用,进行主题创作,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和观察力5. 交流和展示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分享,进行交流和展示,增加学生的艺术交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审美素质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深浅变化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 学生感受到深浅变化的美感,提高了自己的美术欣赏能力;3.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七、课后拓展1. 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观看名画,感受深浅变化的表现;2. 到野外或城市公园,观察自然风景,感受深浅变化的表现;3. 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深浅变化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