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04KB
约4页
文档ID:252661745
2022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_第1页
1/4

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线长54.7公里,下辖1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  平海是一个古老的海滨城镇,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8年(1385年),历经六百多年的积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平海人民创建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民间文化,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东、南、西、北4个城门、十字古街、古民居、古寺庙、古文化遗址以及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宏伟的城楼、雄浑的钟声、纯朴的民风、豪放的渔歌、独特的方言依旧散发着迷人魅力  古城的自然风光更是引人入胜,汇山、海、泉、岛屿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11011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平海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盛产各种优质蔬果和珍贵海产,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6年以来,平海镇委、镇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富有、安康、和谐新平海”的总目标,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即以平海电厂、东山海风力发电项目为主体的电力能源基地;以碧甲码头、大澳塘码头为依托的稔平半岛区域物流基地;以“古城—双月湾—海龟湾—温泉”为品牌的滨海旅游基地;以冬种马铃薯、大顶苦瓜及高位池养虾、工厂化养鲍、高科技养鱼等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基地),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完善水、电、交通、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加强市政建设,提升综合素养和整体形象。

从前的古城焕发了新姿  平海人民喜爱新时代的生活,也崇尚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他们创建的现代与传统的文化长廊中,游人可通过巡游南门海湾,接受大海的拥抱,以及悦尝古城门楼,十字古街和榜山古寺,龙泉庵,东岳庵,城隍庙,觉明洞等景观中领会平海古城的风采,得到愉悦的艺术享受古城人创建了历史,描绘了今日,也开创着将来古城人所创建的,属于自己,也属于民族,也属于天下共同创建美妙生活的人们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  到平海古城观光,可欣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古城墙四周1700多米,高6米,川烧制的砖垒筑、有730个城斗眼。

城上有四楼:东楼“晏公爷”,南楼“协天大帝”,西楼“华光大帝”,北楼“玄天大帝”四庙:东北角“玄檀爷”,东南角“阿庙妈”,两南角“张飞公”,西北角“包公爷”四局:火药局、冲口局、军账局和沙尾局,城内四条街正向4个楼和门,并交叉呈十字型有二座衙门:守府衙门和大衙门9个水井以及义学、盐厂、城隍爷、文章公,东岳庙、龙泉寺、榜山寺、普照庵、城外有八景,西门外设置军士练武场日换星移古城建筑大部分已毁,经过多次修缮,而今,4个楼门仍保存完整城门建筑坚实各个城门厚10.5—14米,高3—4.2米,外宽2.5米—3.6米,内宽3.2米—3.5米垫脚用整齐的石块,青砖砌墙,砖线整齐划一城楼建筑精致,在各殿顶、脊壁、檐口、殿堂,或雕刻,或镶嵌陶瓷,山水画玲珑剔透,人物神态逼真,呼之欲出可见,当时人建筑沤心沥血,既在建筑防盗上做文章,以显得气概磅礴,宏伟堂皇  元末明初,盗寇猖蹶,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立城池,抵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可见,当时人建筑呕心沥血,既在建筑防盗上做文章,以显得气概磅礴,宏伟堂皇  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欣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叫城隍庙它位于城内西侧,始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筑面积43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抗日斗争时期,城隍庙几乎被夷为平地,解放后又两次毁神拆庙,直至11019年,才由旅港同胞与当地群众捐资一百零一零一多万元将它原貌修复平海城隍庙文化是绚丽多姿的,请大家抬头看看正门对联:赫赫明明地,堂堂正正门横批:正直无私接着看它的楹联:“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人间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天下有两薄纸张薄人情更薄,人间有两苦黄莲苦贫困更苦天知地知神知鬼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阳报阴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运”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用烧香点烛;作事若昧天理三更半夜须防铁链铜叉”全部文字、楹联都贯穿着规劝人们弃恶从善的意识,观光城隍庙不妨细致读读那些字画,定会回味无穷,从中俾受教益。

庙左立有“城隍古亭”,高6米,三层建构,每层的檐周都雕塑着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故事    各位游客,我们从城门进来,现在来到了城内的十字古街何谓“十字古街”?贯穿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人们习惯称它“十字古街”十字古街”伴随着古老名城而诞生,经过600多个暑往寒来,街道的两旁至今仍保留着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数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采纳由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屋顶大多是悬山式与硬山式保存至今的曾氏宗祠、刘家宅、林家宅与黄家宅等民居,便是一到处时代的印记,一幅幅历史画卷    平海古城不知有多少古井,但最古老的只有七口这七口古井是与十字街同时规划建立的,成井时间在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六百多年这七口井的布局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故名“七星井”七口井分别置于东街两口、西街三口、南街一口、北街一口,其中六口是沿十字街边建立的七星井的深度不超过8米,都是规格石块砌成,非常坚实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井水雨季呈淡,冬旱带咸几百年来,这七口井哺育平海人民,近年自来水通各家各户之后,还有不少人聚到古井取水请大家随我边走边看这七口井原委有何神奇之处  好了,我们看完了古城全貌,大家有何感想?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