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南园林纹样在旅游文创中的应用实践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23KB
约12页
文档ID:231063381
江南园林纹样在旅游文创中的应用实践_第1页
1/12

江南园林纹样在旅游文创中的应用实践 许桂苹 王珍 丁栋关键词:江南园林 文创产品 传统纹样 设计策略 情感共鸣引言发端于东晋,乃至更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意境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 作为体现中华园林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江南园林,不仅成为国内游客热衷的旅游景点,更是吸引着无数国际友人的到访[2] 在旅游盛行的时代,相关文创产业经济却一直不温不火,令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的文创产品屈指可数基于此,本文聚焦江南园林中的典型图案纹样,将其应用于旅游文创用品的实践开发,以期活性发展园林文创经济,有效传播江南园林文化一、江南园林及其文创产品现状(一)江南园林概述江南古典园林多为第宅园林,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一带,其中以江南“四大名园”为代表,即苏州留园、拙政园和无锡寄畅园、南京瞻园,其外还有苏州狮子林、上海豫园等著名园林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江南园林可称之为一种标志性的存在,拥有独特、不可替代的古典艺术及传统文化园林内的亭台楼阁、叠山理水,不仅体现了园主寄托于山水之情,也是古代工匠超高建筑布局构图修养的映照[3]近年来,江南园林文化的品牌塑造越发受到重视。

[4]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 ,园林文创产品可承载江南园林文化的活化与再生,是江南园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刻记忆的文化载体二)江南园林文创产品现状江南园林作为江南地域文化的缩影,拥有着众多可供挖掘和塑造的物质文化元素,近年来众多旅游景点相继推出园林文创产品来促进旅游消费以江南园林为背景的文创设计可以成为旅游经济上升的爬梯,然其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因循模仿、主体散漫、实用性弱、形不答意等显著问题,[5] 经调研分析,本文归纳如下:1. 产品形式固化,销售经营被动:在当下,文创产品几乎是几大江南园林的游玩标配近年来,园林景區的相关单位也不断更新文创产品,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经调研后发现,景区店内销售模式单一,产品形式较固化,缺少地域独特性,销售依旧被动2. 游客观望者多,购买者少:从游客角度来看,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观光、放松自我,对高端文创产品的需求不高,反观功用性文创产品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即便是对于趣味性强的文创产品,也仅供游客一乐,并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如何做到文化与实用兼具,满足消费者口味,是文创产品开发的一个难点3. 文创产品品类繁杂,定位不明晰:当前园林文创品类的开发杂乱、无目的性,没有深入挖掘江南园林的文化语境和发展潜力。

在售卖区,产品和产品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分布散乱,且多数产品与其他非园林旅游景点的几无二致究其根本还是没有抓住文化内核,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文化价值导向三)文创产业发展的困难与原因文创产品的活性发展绝不止于一件新型产品的问世,反观其背后的商业运作更有可能成为带动文创产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宣传的重要推手因此本文针对江南园林文创产业良莠不齐的现状总结了以下发展难点与原因1.旅游经济模式的变化:21世纪,体验经济时代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旅游常态化,游客们更加强调精神享受,更倾向于寻找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感性产品因此,当下的旅游经济正逐步向体验经济的方向探索发展如坐落在“天下第一村”(山东淄博周村)的周村古街,其文创产品的发展模式早在多年前就将非遗技艺与文创产品同步宣传,通过表现工艺技法进而加强产品与游客的纽带关系,加深游客的地域文化印象,见图1园林景区亦可参照这种体验式消费方式,例如开设“文创工坊”让游客亲身参与文创产品的制作2.新媒体营销模式的潮流:在新媒体时代下,当前园林文创产业仍旧处于一种传统的营销模式,文创产品多由园林内外的纪念品店统一供应,运营模式简单粗暴,游客们购后付款,对产品本身却不甚了解。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园林文创的发展不仅要依附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还要依托于当下的互联网资源如通过线上媒体的宣传与线下平台的相互呼应,从多元互动的角度降低顾客的心理等待时长,增加购买欲[6]3. 旅游产业的联动经营:对于旅游产业而言,衣、食、住、行、乐、购都是最佳的产业优势;对于游客而言,旅游的过程应是漫不经心的,而不是刻意而为,无论是在酒店住宿还是享用美食,都应有着独到的区域文化体验目前江南各园林景区的发展模式较为内敛,其周边各服务产业未形成链式发展,加之园林多隐匿于街头巷尾,并未对其周边产业带来足够的文化辐射因此旅游经济若想活性发展,各服务产业应联动经营,共同发挥资源优势,联手打造旅游区域经济二、江南园林元素的考察与分析(一)江南园林的实地考察本文依托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江南园林传统符号设计转译研究”课题项目组成员在2021年3月-5月期间分为四队前往苏州、湖州、常州、上海、无锡、嘉兴进行实地调研,共计走访20个园林,对整体(建筑外观、结构布局)及细节(窗、铺地、雕刻等)分别取景,共拍摄3000余幅有效照片后对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纹样肌理、内涵寓意、结构技艺、材料制作等内容进行整理,重点研究窗扇、隔扇、漏窗、铺地等园林细节的装饰图案文化,对不同意境、不同形态的物化细节进行了分类梳理,进而提取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基因以进行设计转译。

二)江南园林经典元素的选择江南园林的装饰纹样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因子,以象征的形式表达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本文基于江南园林的实地调查,将江南园林纹样主要归为以下几类:1.自然符号纹样:自然符号纹样源于自然界中的非生命体,极具象征意义古人敬畏自然,拟日纹、十字纹、“卍”字纹都是太阳的象征,但其寓意却略又不同拟日纹象征太阳的光辉,有光明、忠诚、明察秋毫之意十字纹寓意静止的太阳,也是忠诚的象征(基督教)卍”字纹象征运动的太阳,原为古代的符咒,也是宗教标志,象征光明、轮回不止,寓万德吉祥之意自然符号纹样还有象征人品的高洁无暇的冰纹,见图2;具有神通广大、震慑邪恶、万物天定宿命论色彩的太极八卦图纹等2. 植物符号纹样:植物符号纹样源于人类早期的直觉思维人们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乃至内在性格观察入微,往往亦能得乎性情,与文人品性相互辉映,成为含蕴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文人情感的载体植物符号纹样大多为灵木仙卉纹,此外还有寓意富贵、荣誉、长寿的牡丹花纹;象征春天的海棠纹,见图3;标志神清气爽、娴静优雅的梅花纹以及寓意子孙兴旺,谐音“福禄”的葫芦纹等3.动物符号纹样:动物符号纹样包括幻想灵物纹、瑞兽虫鱼纹、祥禽纹等。

幻想灵物纹大多为龙纹、九子纹、夔龙纹;瑞兽虫鱼纹大多为蝙蝠纹、蝴蝶纹、鱼纹、龟背纹;祥禽纹大多为凤凰纹、仙鹤纹、鸳鸯纹等园林中,花窗上的动物纹样比较抽象化,相反,铺地纹样则相对具象象物”是对某种动物的某一特征的夸张描写,以形驭神,对当代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4.器物符号纹样:日常生活中用于喜庆、纳福、迎祥和避邪厌胜的器物,或者象征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器物,也经常出现在园林纹样中器物纹包括喜庆器物纹、厌胜辟邪器物纹、文人风雅器物纹等喜庆器物纹有由灵芝和云纹巧妙融合而成的如意头纹、代表财富和象征的银锭纹、象征平安的花瓶纹等;厌胜辟邪器物纹有克制邪恶的方胜纹、象征百事吉祥如意的盘长纹、只见器物不见仙人即表示仙人来临之意的“暗八仙”纹;文人风雅器物纹有模仿书籍的页面条纹、象征艺术文化修养和风雅的琴棋书画“四艺”纹、扇扬仁风的折扇纹等5.文字符号纹样:中国文字是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对于文字的崇拜源于万物有灵信仰吉祥文字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来寄托良好愿望在江南园林的传统纹样中,直接用文字纹样抒意,例如,“福禄寿喜财”全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发财五个方面的人生希冀6.建筑符号纹样:“青砖黛瓦、挑檐脊兽”等为江南园林建筑风韵,其风格朴素、淡雅,布局自由不拘定式,以清新灑脱见称。

建筑类型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屋面形式有硬山、四合舍、歇山、悬山、攒尖顶、观音兜等;屋面瓦件包括大瓦、小瓦、筒瓦、滴水瓦、花边瓦、勾头瓦这些传统符号元素镶嵌于园林之中,自成一道风景,其所蕴含的地域性的士大夫文化、民俗文化和吉祥文化相互交错因此园林文创的发展要避免把图案当作文化,而失去其本身具有的深刻内涵三)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的需求分析本文在对江南园林纹样的语义深入分析后发现,古往今来,不论官绅才子还是普通民众,都会借助纹样的变化之道来咏物抒情古有达官贵人曲水流觞,现有四方游客移步换景,都是借助不同的装饰纹样来领略这湖山真意在当下,将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的研究将对园林文化的复苏、经济的增长大有裨益,本文总结如下:1.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情需要: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古人寄情于纹饰,或言递幸福、或以物明志,虽时过境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价值诉求仍旧炽热因此优秀的文创产品应做到把文化寄托于产品上,在产品中散发文化底蕴,从而衍生出更多的产品达到文化的传播[7]2.地域文化的特色展示:江南园林的传统纹样作为江南文化的显性基因,我们应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挖掘,凸出园林文化的首位性。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文旅融合已经作为江南园林活化传承文化资源的重要路径,我们可以根据园林纹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在造型、功用、交互、体验等多方面的进一步开发,这样更有利于凝聚江南园林的核心文化,满足游客对园林生活意趣的无限向往3.江南文化品牌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播,要走品牌路径随着旅游产业新常态的转变,文化创意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从文创产业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可知,文化品牌逐渐成为旅游经济、旅游消费、旅游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维度[8] 而根植于园林文化的传统纹样为江南园林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开拓基础,相关产业可以以此开发纹样的系列衍生品来提升文创品质和档次,从而推动具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文化经济4.文化自信的强国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悠悠千古的图腾纹样,秉承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沉淀中国园林之美,为文化自信注入深厚底气如今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变得非常普遍,然而一些抢占、剽窃中国文化的现象频频发生,原因之一在于中国自身对历史文化不够重视基于此,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突破传统观念,意识到文化流失的弊端与不可逆性,这也是针对江南园林的文创产品设计要融入传统纹样的原因。

三、江南园林纹样的提取与转译鉴于上述江南园林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的需求分析,本着提高销量、品牌打造、彰显地域文化的原则,本文对最具江南园林代表性的纹样元素进行分析与转译,并提出了三种纹样元素提炼与应用的方式,应用于园林的文创产品设计一)“形”的提炼与应用形,即静态的图案形在产品中的应用最为直观,可以直击游客眼球,达到视觉共鸣效果但其运用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最忌讳的就是不合时宜地照搬照抄与生搬硬套江南园林纹样是提取“形”的最佳元素,从亭台楼榭、窗扇隔断、楹联牌匾、装饰图案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纹样,经过图案的提取与重构,将其微妙地融入到文创产品之中纹样在产品的应用上,需要做一定转化和处理,加强纹样与产品之间的融合性,以达到美观的作用和效果譬如青瓦作为所有江南园林建筑中的基础元素,它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如若以瓦片形状为原型参考,进行文创产品的字体设计,则可采用不规则手写体,既巧妙地融入了地域性纹样元素,又与江南园林布局上的曲折性、空间上的抑扬顿挫性,造景的不规则性相呼应,见图4二)“行”的提炼与表达行,即江南园林中动态的体现江南园林的独特性不仅因为其拥有着古人留下来的建筑、雕刻、布局等独具匠心的智慧结晶,更因为其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游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