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新中国援疆政策的优越性探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3.50KB
约9页
文档ID:204452334
论新中国援疆政策的优越性探讨_第1页
1/9

论新中国援疆政策的优越性探讨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战略资源的重要基 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 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新疆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在全国的大力支持 和新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人间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中国历史上的援疆措施和党的援疆政策(一)历代中央王朝治疆政策中都含有“援疆”成分 援疆作为专用词,虽然出现在20世纪末,但作为一种政策措施和治疆策略,则 是自古有之据《后汉书》记载,早在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出使 西域,使西域50多个“国家”都归附汉王朝他仅率随从36人,以喀什盘橐作 为大本营,戍守南疆30年(公元73- 102年),即使是在东汉国力难以维持对西域的治理而准备撤岀时,疏勒都尉黎惮自刎以死挽留班超,班超上书,决心继续 留驻西域,直到71岁时才从西域返回洛阳班超应该是最早的“援疆”代表之 一,他在喀什不但实现了立功异域的理想,而且创造了 “不动中土,不烦戎士, 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的治疆奇迹,为维护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管辖、戍守与 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清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府统辖军政事务,新疆本地每年税收不 足10万两,清政府每年要调拨“协饷” 200万到300万两白银,充作军政费用 这笔费用的一部分由清政府拨付,而大部分则由内地各省和海关分摊此外,新 疆遇到大事,清政府还要拨付专款,史称“专饷”由于有中央王朝和各地的支 持,在清政府统一新疆最初的儿十年里,农牧业、市政建设、手工业和商业都得 到了快速发展,社会较为和谐稳定通观历代王朝统治西域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援疆政策的雏形最晚也应始于汉 代,而西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期,既是中央王朝在西域统治的相对稳固期, 也是以屯田为主要形式的援疆建设大发展时期二)历代中央王朝制定实施的系列“援疆”性质政策措施中国历代中央王朝为维护新疆政局稳定,保卫西北边防的安全和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各种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了许 多具有时代和地区特色的政策诸如筑城屯兵政策、平叛安抚政策、屯星戍边政 策、移民实边政策、轻徭薄赋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羁縻笼络政策、多元制约政 策、定期朝贡政策、贸易监管政策、建驿通邮政策、设卡巡边政策等这些政策 虽然随着历史发展和情况变化,其名称、内容、作用等都不尽相同,但纵观新疆 的历史进程,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的政策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随着中国,特别是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与内地交流的不断增多,中央王朝政府治理新疆的各项政策也在逐渐加强、逐渐完善和逐渐发展创新,并最终与内地趋于致。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治理的地域逐渐明确固定、治理的重心逐渐移往天山北部、治理的制度逐渐与全国-•致、治理的机构逐渐健全统一、焙邂%勿孜施逐渐物范完备上述治理新疆的政策措施中都含有丰富的“援 疆”成分三)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组织和一些领导成员就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开展对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认 真研究借鉴了历代中央王朝的治疆策略,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坚持从当地实际 出发,创新发展了屯垦戍边、援助新疆发展的经验措施早在新疆和平解放伊始, 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新中国国际国内形势的同时,就着手规划援助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蓝图,并逐步明确发展和稳定新疆的重大战略决策,创立了中央支援地方、 内地支援边疆、汉族支援少数民族、兄弟民族相互支援,调动全国各方面力量, 共同推动新疆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治疆援疆策略应该说,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援疆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人治疆方略中的一项创造性的重大战略举 措新中国成立至今,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员、物资、资金援助了新疆,无法查出 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以王震、王恩茂为代表的老一辈共 产党人们,他们始终牢记革命宗旨和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援 疆政策,做到了不折不扣、艰苦创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新疆各 族人民服务。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做到了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充分展现了革命者、建设者无私无畏、高风亮节的崇高精神风范而他们的后继 者,也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援疆政策,在援疆的工作实践中,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凡人壮举,每天都在天山南北涌现着二、援疆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援助政策重要内容(一)新疆开发与建设的探索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 在综合考虑全国的生产布局、战略资源开发和国防战备需要的基础上,中央在西 部地区(大三线)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建设特别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修建兰新 铁路、南疆铁路给予了极大关注;毛泽东同志亲自决策将新疆医学院的建设纳入“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中;1955年国家决定钻探克拉玛依油田;党 中央的这些重大决策和重要项0的建设,对新疆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估 量的二)援疆政策的丰富与发展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依靠实施区域菲均衡发展 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却出现了诸如区域城乡差距扩大、区际矛盾加剧等不协调现象。

为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自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总体上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 同时期都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如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一邓小平的菲均衡发展战略f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战略f胡锦涛的科学 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四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转承启合,乂不断递进的关系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地区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 从长远发展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区 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强化对关键问题区域的援助政策,积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人口和产业活动分布的适度空间均衡我国的 区域发展政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应继续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方针,进一 步深化完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 各地区合理分工、公共服务和人民牛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 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三年援疆政策的实践与成效新中国成立以來,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援疆政策口益完善,力度不断增强, 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对新疆的长期发展与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十三年对口援疆”的历史发展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新疆稳定工作,并下发《中共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工作会议纪要》仲发(1996) 7号),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根据新疆实际,作出“培养和调配一大批热爱新疆,能够坚持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汉族干部去 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这一时期的援疆重点是“干部对口援疆”,自此,全国 范围的“对口援疆”工作正式启动第一阶段(1997年2月至2005年7月),干部援疆、智力援疆为主:第一批至第 四批援疆干部进疆工作,共计1739人这一时期的援疆重点是为新疆大规模培 训干部、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新疆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整 体素质和先进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由于经济援助和项目援助不是这一 时期的工作重点,所以,第一批至第三批援疆干部进疆工作期间,援助资金累计 只有1・9亿元从第三批开始,广东省率先开展了经济援疆。

到第四批时,援疆 干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的无偿援助的资金和物质,累计折合为10. 7亿元第二阶段(2005年8月至2007年9月),援疆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央下发了《关于确立有关省市、企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南疆三个师对口支援关系的通知》(中办发(2005〕15号),第一次在理论上 提出了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局部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各部师的政策,以此为标 志,对新疆南疆四地州和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的三个师实行“以干部支援为龙头, 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支援”的政策措施第五批援疆干部争取到的无偿援助 资金和物质折合15. 4亿元,实施经贸合作项冃490个、到位资金130.9亿元第三阶段(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援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07年,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 32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新疆对口支援的工作力度”,而且“要以经济、 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为重点,全方位开展援疆工作”二)“十三年对口援疆”的实施效果总体来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特别是自1996年党中央决定实施干部 援疆以来,从1997年2月开始至2010年的13年的实质性援疆中,来自发达地 区的广大援疆干部怀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不畏艰辛,舍小家顾大家, 无私奉献,同新疆人民并肩战斗,同甘共苦,心手相连,开拓进取,为新疆的发 展和稳定、民族团结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具体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而:1.援疆工作范围和规模不断拓展1997年后,遵照中央部署,各派出省市部门把对口援疆侧重点放在派得力干部、 优秀技术干部和专业人才援疆,如医疗卫牛、科技教育诸方面为增加援疆工作 实效,经过探索实践,从2002年开始,中央组织部陆续确定了新疆的霍城县、 哈密市、疏勒县、和出市、阿图什市为援疆干部担任县市委书记的试点县市,到 第七批时,又将哈密市、阿图什市调整为阿克苏市、疏附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试点县市面貌发牛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的良好局而,示范作用明显,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2援疆政策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2005年,党中央坚持从新疆实际出发,对援疆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了(2005) 15号文件中央要求对南疆四地州和兵团在南 疆的三个师等地开展干部支援和经济对口支援相结合的对口援疆工作,分别由北 京市等7省市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15户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对 口支援任务,援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方式不断探索创新,由“输血型”向“输血型”与“造血型”并重转变,由以政府单一援助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多 层次、多领域合作共贏转变,由公益性项目援助向实施更多民生工程转变,建 立了援疆工作的各种长效机制,推动援疆工作不断深入。

3.援疆措施不断得到改进近年来,由北京、浙江、天津、山东、辽宁、江西、上海、河南等8个省市和 15个国有骨干企业,对南疆33个县(市)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对口支 援一方面,发达地区派技术人员、教师、医生、企业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 作为援疆干部,到新疆地(州)、县(市)挂职,传播示范先进的技术和观念; 另一方面,新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则分批到内地对口支援省市挂职学习四、新一轮对口援疆(截至2012年)2010年3月30 口,中央专门召开了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援疆工作进 行了更加全面的部署,安排19个省市、国家各部委和数十个中央大企业大集团 对口援建新疆12个地州的82个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援建面基本覆 盖到全疆范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