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2MB
约14页
文档ID:379212651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4

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新建铁路JS-3标土建工程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铁十一局京石客运专线五公司项目经理部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明确过渡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过渡段施工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北京至石家庄段个别路基设计通用图》《新建京石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石郑客运专线CRTSⅡ板式无喳轨道端刺及摩擦板设计图》《关于改II型板式无砟轨道引起路桥过渡段及地基处理措施变化的函》3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京石客运专线JS-3一分部DK156+600~DK175+500范围内过渡段施工4 过渡段填料要求4.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4.2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重量百分比(%)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4.3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4.4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级配碎石拌和设备5.2一般规定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过渡段排水要求⑴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⑵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⑶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⑷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⑸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5.3施工方法及工艺路堤与桥台过渡段.1 施工方法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

2施工工艺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 MPa/m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⑷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⑸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3 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⑵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⑷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⑸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4 注意事项⑴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⑵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⑶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⑷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 施工方法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⑵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⑶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掺5%水泥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2 施工工艺⑴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 MPa/m⑶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⑷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⑸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⑹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3 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⑵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4 注意事项⑴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⑵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⑶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6 过渡段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6.1 施工控制⑴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⑵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

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渡段与路堤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6.2质量检测标准⑴过渡段基底处理①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客专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 MPa/m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⑵过渡段基坑回填检测①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检验方法: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②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灌砂或灌水法试验 ③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①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②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 、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2 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

按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但每过渡段各不少于2点,见证全部地基系数K30检验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及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④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⑤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检验数量: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