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的思想中的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霍布斯思想中的启蒙思想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可谓是政治思想史上继马基雅维里之后的又一个重量级人物,他们一同被视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创始人从1640到1651年,霍布斯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哲学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利维坦》《利维坦》替之后所有的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奠定了根基 古往今来,政治思想往往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而展开的: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权威是怎么产生的?政权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获得其合法性的?在考察这些问题的时候,霍布斯引入了如下的重要概念:自然权利与自然状态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接着指出,人是自然的生物,自然本性首先在于自保、生存,从而自私、恐惧、贪婪,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敌对、争斗不已象狼和狼一样处于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
霍布斯的自然哲学哲学观是机械唯物论、借助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建立哲学体系他的政治理论完全摆脱了伦理、道德、宗教的束缚,以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面目出现于世在摆脱神学观点之后,开始以人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并试图用自然科学方法(例如数学)来研究社会现象,寻找规律,建立理论霍布斯用机械论的观点观察一切,认为人也是自然物体,同其它的自然物体没有本质的区别,认为人也象自然物体一样服从统一的机械运动规律霍布斯还从从机械论观点出发,研究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解释人的感情和欲望人的本性是由激情、力量和动机构成的他指出,人同自然的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物体当外界物体作用于人,有助于人的生命运动时,就会引起喜悦和快乐的感情;反之,当外界物体的作用有碍于人的生命运动时,就产生厌恶和痛苦的感情前者被称为善(good),后者被称为恶(evil)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 自然状态说既是人所处的环境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下霍布斯认为,人们最初的生活状况: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而生活他称这种状态为自然状态(natural state ),在这种状态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对权力进行追逐的斗争是根本性的从而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war of all against all)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只有力量与欺诈,人人自危 我们从霍布斯的社会思想“人的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中可以看到霍布斯的启蒙思想——科学,平等,自由,天赋人权 科学正如霍布斯本人的墓志铭上所说“在他站过的地方就没有有神论的立足之地”霍布斯不是从形而上学或神学的论述出发,也不以对神的概念作为出发点,不是集中于探讨神的性质,而是着眼于人,对人这个个体进行完备的分析,关注人性掀起了从受缚于宗教神学到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的轩然大波此外,霍布斯的社会思想的逻辑思维上也体现出了他严谨,缜密,环环相扣的科学性他按照自己指出的“综合”的研究方法,选择个体行为的根源——情感作为推论的起点探讨人的本性,由此假设出一种人的“自然状态”,分析了人的自然权利并以此为基础推出自然法则和国家产生的必要性就像霍布斯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