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李 宗 吾 思 想 发 展 两 阶 段 论 初 探·李汝高一般学者都认为 ,李宗吾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但人们对这两个阶段赋于的内涵却很不相同不少人认为:第一阶段是宣扬厚、黑,第二阶段是完善厚、黑;另一些人则认为,第一阶段是揭露厚黑,第二阶段是试图建设与厚黑相反的道德体系他一脉相承的主张和做人原则是厚黑的反面:薄、白作为李宗吾的同乡,我当然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科学研究不能仅凭感情用事,而应当对李宗吾的作品和他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第一种观点认真剖析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作不少如有位署名东野君的人,出版了一本 “译著 ”《 李宗吾为人之道厚心奇学 》 ,就是从正面介绍和阐述厚、黑的这里只摘要引用其序言和结论:李宗吾先生曰:我历经宦海迷途,世间困厄,苦读诸子百家,二十四史,以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秘,穷索冥搜,忘寝废食,直到晚年终悟:厚黑二字,确是成功秘诀,而为办事上之必要技术用此种技术,以图谋一己私利,我们名之曰厚,曰黑,用此种技术,以图谋众人之公利,则厚字即成为: “忍辱负重 ”,黑字即成为: “刚毅果断 ”自古圣贤豪杰,皆忍辱负重者也,皆刚毅果断者也。
假令我当日悟得此理,一眼注定众人公利,放手做去,举世非之而不顾,岂不成了轰轰烈烈的伟人,无奈悟得时,年已老矣,回想生平,追悔莫及,只好著书 — — 为人之道厚心奇学,将此秘诀,传之于人…………通观李宗吾 — — 为人之道厚心奇学,从老子的 《 道德经 》 里,缬取了忍的精髓;从韩非的 “法与术 ”中,借鉴了狠的手段 “忍 ”是基础, “狠 ”是第 2 页目的 “忍 ”与 “狠 ”是厚心为人学的两端,中间以 “柔 ”相贯穿,以 “变 ”为径,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涵盖世间为人之精华其实,不只别人这样评价李宗吾,就是他自己也这样写道:往年同县罗伯康,致我信说道: “许多人说你讲厚黑学,我逢人辩白,说你不厚不黑 ”我复信说: “我发明厚黑学,私淑弟子遍天下,谥我曰 ‘厚黑先生 ’,与我书用以作上款,我复书以作下款,自觉此等称谓,较之文成公、文正公,光荣多矣俯仰千古,常以自豪不谓足下乃逢人说我不厚不黑,我果何处开罪足下,而足下乃以此报我耶?呜呼伯康,相知有年,何竟日甘原坏,尚其留意尊胫,免遭尼山之杖 ”……如此看来,第一种观点的确符合李宗吾本身思想,当真是正确的了事情的本质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对前面两段文字,稍加思考便会发现:李宗吾是在正话反说。
东野君引用的一段,根本与事实不符因为李宗吾最先发表 《 厚黑学 》 ,是民国元年,即 1912 年,那时他才 33 岁,正是立业展图之时哪里是 “无奈悟得时,年已老矣,回想生平,追悔莫及,只好著书 ”呢!何况按他自己的说法,发表以前,已有多年深思熟虑那时年龄更小,可能连而立之年都不到再者,如果发表时,已经 “悟得 ”,那么,他 33 岁以后,就该又厚又黑了吧?可大量事实表明,他恰恰是既不厚,也不黑陈思逊先生为此有专门论述我这里就不再举例了东野君不懂中国人的幽默其实李宗吾自己就讲过:读孔子、老子等人的书,都不能只从字面上读,孔子的衣钵传人孟子,就说过不少与孔子相左的话只从字面上读书,叫书呆子看来,东野君只从字面上读李宗吾,也是位书呆子就是东野君引用的一段 “为公厚黑 ”论,也可解读为:许多人打着 “厚黑为公 ”的幌子而谋私,我们可要警惕啊!我前面引用李宗吾自叙的一段,也可以从上述角度来理解他骂同县人罗伯康,并威胁其 “留意尊胫,免遭尼山之杖 ”,译成现代语即: “你注意点,免得我打断你的脚杆 !”这显然是朋友间开玩笑的语言,其实在信中所说的 “相知有年 ”,才是内心话我们可以从反面把它理解为 “知我者,伯康也 ”。
有人可能会说:他自己都这样讲,你却偏要反面理解,怎能令人信服呢?其实,在李宗吾的作品里,正话反说、自我耶揄之处多的是如他本是晚清举人,显然是个饱学之士,可他却偏要称自己不仅仅 “好读书不求第 3 页甚解 ”,而且是 “不读书不求甚解 ”又如,他是同盟会员,应当以 “老革命 ”自居了吧,可他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对不少同盟会员和革命者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如对同乡雷铁崖的评价简直不忍卒读其实他是在对他们明贬暗褒,说他们不厚不黑,所以 “没有好下场 ”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证实庄子的一句话: “察见渊鱼者不祥 ”,而他自己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硬要把 “做得说不得 ”的厚黑经不厌其烦地到处说,以致自己也以穷困潦倒、借酒浇愁而终,难道这不是与雷铁崖等人殊途同归吗!其实,我们可以看看李宗吾的 《 厚黑学 》 第五部 — —《 厚黑教主传 》 ,其中 《 古文体之厚黑学 》 一文的结尾,已经把他佯狂的缘由说得异常清楚了:…… 于是 《 厚黑学 》 就此问世了果然 …… 读者哗然 …… 当时,他也曾后悔不听良友的劝告,继而以为此事业已作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把心中所积蓄的道理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任凭世人笑骂好了。
于是而又采用四句的文句,写了一篇 《 厚黑经 》 ;袭取宋儒语录体,写了一篇《 厚黑传习录 》 ,在他的 《 传习录 》 中,又特别提出 “求官六字真言 ”,及“办事二妙法 ”三项,加以详说,以为古今的 “官场现形 ”绘一逼真的写照,而自己便索性以 “厚黑教主 ”自命,甘愿一身担当天下人的笑骂,大有耶稣背十字架的精神,笑骂也由他,杀戮也由他此外,他在 《 亲访宗吾答客问 》 中,也讲厚黑是 “说得做不得的 ”显然,初写 《 厚黑学 》 是为了暴露,并非为了提倡,这是无庸置疑的了李宗吾思想发展两阶段论的第一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那么,两阶段论的第二种观点就完全正确了吗?也不能简单地回答仔细阅读 《 厚黑学 》 ,可以理出比较清晰的脉络:在 1920 年前后,是李宗吾思想发展新阶段的起点民国九年,即 1920 年,他发表了 《 心理与力学 》 这时他 41 岁,刚过 “不惑 ”之年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说:…… 圣瞻(同学)就向宗吾道: “朋辈中要算你的思想最锐敏,你何必老是用在开玩笑方面呢?应该好好的研究一种学理,如果有所发明,也是朋辈的光荣啊 ”他(我)对这话深为感动 ……可见,他对 “开玩笑 ”三字也是默认的。
说明在这之前,他的着力点,的确是以开玩笑的方式鞭笞厚黑而从此以后,他开始探索医治之法即他自己所说的:前阶段是破坏,后阶段是建设 《 厚黑学 》 第四部、第五第 4 页部,基本上反映出他试图建立新道德观、新世界观的步伐,并可看出他一些研究成果然而,他研究的结果,并不是第二种观点所谓的提倡薄白,而是从 “心理与力学 ”的角度,即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在道德范畴内,他既不赞成性善说,也反思最初赞同的性恶说;他既注意尊重个人价值,又强调了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价值关系的必要性这点,既不同于孔孟之道以虚伪的 “公 ”字来压制个性的伦理道德观,同时又指出极端个人主义行不通这的确是溶合了中学与西学的长处,很有点辩证法的味道在哲学思想领域内,他对达尔文、克鲁泡特金等在当时的中国有较大影响的人物,都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在政治、经济领域内,他也提出了改造中国和改造世界的一系列看法和主张有的在今天重读,都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李宗吾虽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得很透,但由于他只活了六十四岁,而且他所处的环境,也不能给他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他对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作更仔细的研究所以,虽然他在破坏旧的思想体系方面,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激浊扬清的划时代作用,但在建设新的思想体系方面,还显得不够精细,显得相对薄弱,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点来评价他,当然更不应以今天的标准来苛求他。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瑕不掩瑜,李宗吾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