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第十九节白居易和新乐府运(一)白居易和新乐府运(一)一、乐府诗的发展概况一、乐府诗的发展概况乐府正式创立于汉武帝时期,本指国家音乐乐府正式创立于汉武帝时期,本指国家音乐机关,采集民间歌曲,加工整理,入乐演唱多机关,采集民间歌曲,加工整理,入乐演唱多为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后世将乐府所之作后世将乐府所唱的歌词称为乐府诗唱的歌词称为乐府诗建安及魏晋时期,乐府诗多为文人咏怀之作建安及魏晋时期,乐府诗多为文人咏怀之作曹操为乐府诗的发展开辟新途径南朝民歌的征曹操为乐府诗的发展开辟新途径南朝民歌的征集唯以声色娱乐为务;北朝民歌则继承了汉乐府集唯以声色娱乐为务;北朝民歌则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唐代不设唐代不设“乐府乐府”机关,乐府诗创作进入新机关,乐府诗创作进入新时期唐人撇开音乐,把有社会批判意义的诗称时期唐人撇开音乐,把有社会批判意义的诗称作乐府诗李白多用古题;至杜甫自立新题,开作乐府诗李白多用古题;至杜甫自立新题,开创新乐府至白居易、元稹正式提出创新乐府至白居易、元稹正式提出“新乐府新乐府”,并发展成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并发展成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
二、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诗论二、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诗论新乐府即是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李绅新乐府即是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李绅写《新题乐府》二十首;白居易首先明确提出写《新题乐府》二十首;白居易首先明确提出“新乐府新乐府”的概念,提出明确的新乐府诗论主张,的概念,提出明确的新乐府诗论主张,成为第一个自觉地用明确的理论主张来指导诗歌成为第一个自觉地用明确的理论主张来指导诗歌创作的诗人创作的诗人诗论主张之一:诗论主张之一:文艺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学文艺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干预时政,改造社会作品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干预时政,改造社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主要、最深刻、最成熟之处居易诗歌理论最主要、最深刻、最成熟之处诗论主张之二:诗论主张之二:重视诗歌创作的真实性诗歌应植根于现实重视诗歌创作的真实性诗歌应植根于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对一味歌功颂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对一味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德,粉饰太平诗论主张之三:诗论主张之三:强调诗歌的特性是以情动人认为上自圣贤,强调诗歌的特性是以情动人。
认为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均可以情感之,没有真情的作品不可下至愚人,均可以情感之,没有真情的作品不可能动人诗论主张之四:诗论主张之四:强调内容和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强强调内容和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强调语言的浅切质朴,老妪能解调语言的浅切质朴,老妪能解三、白居易之前的新乐府诗人三、白居易之前的新乐府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但还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但还有一大批新乐府诗人,和他共同创造了新乐府运有一大批新乐府诗人,和他共同创造了新乐府运动的辉煌杜甫之后,白居易之前主要是元结和动的辉煌杜甫之后,白居易之前主要是元结和顾况元结元结:元结,字次山,鲁县人他是一个元结,字次山,鲁县人他是一个“尝欲济尝欲济时难时难”的诗人,提倡的诗人,提倡“救世劝俗救世劝俗”主张文学应主张文学应该有讽谏教化作用有《元次山集》传世该有讽谏教化作用有《元次山集》传世元结的诗歌实践自己的主张,写下了一系列元结的诗歌实践自己的主张,写下了一系列新题乐府诗如其《贫妇词》安史之乱后,元新题乐府诗如其《贫妇词》安史之乱后,元结同情人民、批判现实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阶结同情人民、批判现实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段他的名作《舂陵行》反映百姓痛苦,揭露统他的名作《舂陵行》反映百姓痛苦,揭露统治者对农民的诛求无已,为民请命此诗与《贼治者对农民的诛求无已,为民请命此诗与《贼退示官吏》被杜甫誉为退示官吏》被杜甫誉为“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星”元结又是一位古文家他的山水散文《右溪元结又是一位古文家他的山水散文《右溪记》、《茅阁记》;讽时刺世的寓言体小品《恶记》、《茅阁记》;讽时刺世的寓言体小品《恶圆》、《恶曲》、《丐论》等,均为有影响的名圆》、《恶曲》、《丐论》等,均为有影响的名作顾况顾况:顾况,字逋翁,苏州人历任秘书郎、著作顾况,字逋翁,苏州人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因作诗嘲讽权贵而被贬,晚年隐居于茅山郎,因作诗嘲讽权贵而被贬,晚年隐居于茅山顾况关心社会民生,作诗重视顾况关心社会民生,作诗重视“声教声教”有《华阳集》传世阳集》传世顾况的名作《囝》深刻揭露了闽中官吏取闽顾况的名作《囝》深刻揭露了闽中官吏取闽童作作阉奴的残忍行径,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童作作阉奴的残忍行径,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大历年间的戎昱,戴叔伦等,也都写过一些大历年间的戎昱,戴叔伦等,也都写过一些堪称新乐府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