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儿科护理中实施家长心理护理的探讨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62KB
约4页
文档ID:234567186
关于儿科护理中实施家长心理护理的探讨_第1页
1/4

    关于儿科护理中实施家长心理护理的探讨    王小叶[摘要]目的 对患儿在护理干预中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儿的干预作用方法 本院筛选入住患儿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方式,观察比较患儿疗效的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组病儿的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取得的效果好,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儿科;护理干预;家长心理护理;效果[]R47 []A临床儿科室就诊患儿是个特殊群体儿童作为祖国未来,处于正长身体、发育阶段,生病时父母非常紧张和焦虑,易使病情发作反复,易产生系列负面情绪,疗效与预后性均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机体康复病人家属常对医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护理能力、认知水平、沟通方式和病情快速变化与成人大不同护士与医生配合默契积极治疗儿童机体病,儿童心理需求加重并考虑多家庭情感需要,必要时依据不同年龄段心理需要与残疾儿童不同心理反应适当加以照顾由于父母心理存在焦虑,儿科护理比成人护理更为复杂医院中纠纷相对较多关注疾病和儿童及其家庭心理需求,不仅可促进儿童早日康复,还可以减少或预防纠纷,解决矛盾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不仅是技术工作精湛,还要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

对孩子和家长更好沟通使病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病人提出建议性方案显得较重要[ 1 ]心理干预临床研究中愈来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干预在儿科科室存在一定优势,能有效减轻甚至消除病人不良情绪使病因得以控制,降低并发症及病亡风险性针对不同程度病情用不同心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关研究报道显示心理干预对治疗效果较明显能提高预防水平,达到改善心理状况目的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80例患儿,为本临床研究对象,纳入病人均经临床确诊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7.9±4.5)岁随机分两组,纳入患儿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这两组患者包括性别和年龄等一般数据经分析和处理后各组间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纳入对照组患儿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维持良好医护、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日常工作中对患儿家属坚持使用文明的语言,用简单的语言讲解,注意发音和语调,充满亲和力采用不同的技巧与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孩子交流,同时准确注意口语和发音节奏,以免造成误解要做更多的解释工作,声音应该令人鼓舞。

护士按时对患儿家属症状及体位不当问题进行询问并及時解决护理员从心理学角度学会与病儿家属予以面对面顺畅沟通,无障碍交流,消除恐惧,以柔和的语言和友好的态度与患儿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进信任,并积极参与,增强治疗信心沟通能力大大降低了护理差错事件与患者投诉率因此,对护理员的沟通能力应加以重视加强护理员沟通技能同时注重护理员仪表形象,有效地消除负面情绪,建立护患间的沟通力心理护理:为解决病患惶恐、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之较差状态持续下对治疗易产生反面性护理员及家属需与病儿多次亲切交流,增加病人信任度并同时树立自身信心交流时使患儿及家属对自身病和诊法作全面了解,积极配合治疗[2-3]1.3 评价方法预防前后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观察依“护理服务质量标准相关护理模式,将满意度”分三类分别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度三层次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比较两组依从性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总依从率仅为72.50%;护理组患儿护理后依从率达到92.50%。

数据结果显示护理组的疗效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2.2 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如表2示,护理组病人满意度达95.00%;对照组满意度仅80.00%与对照组比护理组满意度增加约 15.00%,组间满意水平相差大,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护理人员在医院,尤其是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常遇到问题小儿疾病症状并不典型,疾病发展迅速,且是不可预测的儿科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因为父母过分关注孩子健康,对儿科护理水平及质量期望值增大,儿科护理中频繁存在护患纠纷事件目前针对患儿疾病传统治疗上常用常规治疗方案,虽有一定疗效,但疗后治愈性较差复发率高临床上也缺乏较系统研究,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缺陷及难度,相关病诊疗及康复方面严重缺乏相关知识,进一步制定出较为完善诊疗方案是关键有关医务工作者必须引起极大的关注,因此,在临床护理干预中,提供有针对性和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将来积累更多的临床工作经验目前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特殊服务,在多种病种中实施该项护理手段被广泛应用,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家人愿意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从而提高其护理效果和质量,并节省医疗资源,从而积极参与护理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护理组患儿依从率明显升高且患儿对预防措施的实施获得满意度较高在护患纠纷中实施合理沟通方式利于使家庭生活正常,获得最大化收益和减少伤害,以达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1] 李朝英.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9,(8):204.[2] 胡燕.探讨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J].母婴世界,2017,(21):3,6.[3] 安静.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5702-570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