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单车海外风景如何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4.52KB
约9页
文档ID:272197178
电单车海外风景如何_第1页
1/9

          电单车,海外风景如何                    记者|应 琛伴随着一场有关新出行的革命,两个轮子的“单车”一跃成为话题焦点人们开始大范围探讨“单车该如何回归生活”在国内,“共享单车”风头正劲而在欧洲北美地区,“电单车”走红,“共享电单车”也大有发展之势因此,国内不少企业“另辟蹊径”,开始发力“共享电单车”,以弥补普通共享单车中长途出行的不足,享骑电单车、电斑马等不同平台的电单车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对于电单车,在一禁了之与放任不管之间,其实并非没有其他路可走国外对其有严格的管理,值得借鉴电单车并非电动车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单车,在日本基本指“电动助力自行车” 在日本,这种自行车只允许采用比例助力控制系统,即必须是“人力+ 电力”的混合运行模式,而不允许采取纯电动模式据日中创职协会久永事务所的泽田笃志介绍,1993 年雅马哈发动机公司销售的“电动混合动力自行车PAS”被认为是全球第一辆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英文是“Pedelec”, 由Pedal( 脚踏) 和Electric( 电动的) 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特指需要使用脚踏驱动的装有电动机的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 自行车+ 动力辅助系统(PAS)”,而PAS 是英文Power Assist System 的缩写。

因此,电动助力自行车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添加动力辅助系统(PAS)而来,目的是让骑自行车变得更为轻松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法》,最初电动助力自行车人力与电动助力比率最大1 比1(时速15 公里以下),也就是说蹬脚踏板时会获得同等助力从2008 年12 月1 日开始,该比率提高为1 比2(时速10 公里以下)时速10-24 公里期间,比率会逐渐下降,时速至24 公里就不再有助力,所以不会像轻型摩托那样达到时速40 公里据悉,因其舒适性和低廉的价格,电动助力车非常受欢迎,早在2008 年的销量就已经达到30 万辆不过,在日本,电动助力自行车与摩托车待遇相同,人们必须考取驾照后才能驾驶而在旅游业,电动助力自行车因其优势得到了重用例如,日本的石见银山遗迹,为了保护银山的历史全貌,不能让所有游客都把汽车开进山中,景区推出了电动助力自行车租赁服务日本政府对这种服务予以肯定,并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推出电动助力自行车租赁服务的景点有所增加也正因如此,经过20 年左右的发展,电动助力自行车已经成为日本较为普及的两轮代步工具,是日本居民日常通勤、购物、接送孩子上下学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它的主要的受众是老人和居住在坡道较多地区的家庭主妇。

由此可见,电动助力自行车与大多数人理解的“电动车”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它在传入中国后,则将摩托车“拧把”结构嫁接过来,取消脚踏功能,长得也越来越像摩托车,就是常见的电动车谈及为何电动助力自行车在中国没有普及时,有分析认为,硬原因是缺少核心技术,因为动力辅助系统(PAS) 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日本一直是以雅马哈、松下为引领,欧洲则是博世、Brose 等企业,中国缺少对标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研发人才,而一套动力辅助系统(PAS) 的售价基本在6000 元以上,这极大地限制了电动助力自行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即便是松下的老款二手车,到了中国成色稍好的也在2000 元左右另外一方面,就是“纯电动车”的技术并不复杂,实现成本也要低廉数倍到数十倍,非常适合用于售价相对低廉的产品而软原因是中国不少城市在上世纪90 年代开始严格限制摩托车的使用,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又滞后于城市化进程,这导致中低收入人群的出行出现巨大缺口,在使用形态上最为接近摩托车的采用纯电驱动的“电动车”开始了爆发式发展,这也是中国的电动车大量使用塑料构件儿,外观越来越像摩托车的重要原因而纯电动车车主不需要接受安全教育、考驾照、买交强险和给车辆登记上牌,对“纯电动车”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如今国内的共享电单车大多属于“电动助力自行车”它的出现丰富了人民的出行需求,尤其是10 公里之内的出行,安全省力便捷,是共享单车的有效补充从实践的角度看,尽管共享电单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已获得市民认可,需求量庞大无独有偶的是,去年开始,台北街头也出现WeMo Scooter共享电动车,成了另一项公共绿色运具的新选择目前每天约有200 辆电动车被借骑,预计2017 年底服务量倍增到1000 辆据了解,这是威摩科技的试营运计划,台北只核准,未补助威摩科技执行长吴昕霈表示,WeMo Scooter 正好可以补Youbike(共享单车)不足,让民众以租代购省下买车的钱,却有骑车的便利,同时为城市节能减碳减污据悉,WeMo Scooter 机车的电池续航里程为45 公里,以体重七八十公斤成人测试,最高时速60 公里只要下载App,透过网络连线、卫星定位,能找到最近的借车地点,并遥控启动车辆机车座垫下方附有两顶安全帽,还有抛弃式帽套不过,目前因为有无照驾驶等疑虑,WeMo Scooter 能否再创Youbike 热潮,还有待观察最潮的代步新宠儿但在欧美,“电单车”目前已经成为单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根据美国《联邦电动自行车法》,电动自行车是指配有完全可使用的脚蹬,装有功率小于750W 的电机作为辅助动力,同时最高速度小于32 公里/ 小时的两轮或者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属于普通自行车,不属于机动车辆至于是否允许电动车上路,允许哪些电动自行车上路,以及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以及年龄限制,是否需要驾照等问题都由各州决定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太阳能电单车Ebike可谓风头正劲Ebike 以人力混合电力驱动,并设有4 个输出功率级别当你踩动脚踏时,电动马达会同时运作,让驾驶者感到轻松自如,连踩上坡时都不会感到气喘而在电力辅助下,其最远的续航距离可达90 公里目前,Ebike 在旧金山已经开了好几家实体商店,供顾客挑选想要的电动自行车款式及价位而这款十分时髦的电单车近来又推出了新功能——“负载”, 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Ebike体验据了解,负载的最大的特点是把手前面的储物平台和侧壁在较重的负载下,骑行者可以将侧壁拉出来变成一个较高的负载侧壁好放其他用品关于乘放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款负载也为广大父母着想,内附有一个双儿童座椅和婴儿座椅紧固件,每个座椅都附有5 个皮带,使得6 岁以下的儿童在乘坐时,父母就不需要花一半的注意力在小孩上。

更厉害的是,为了保护儿童和物品,它还内附各种各样的遮盖物和防水布如果盛放的重物空间不够,你还可以在后轮上方安装一个简单的托架同时,“负载”不仅仅是方便用户放重物的地方,还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功能即使在快要没电的情况下,负载中使用的“双电池技术”可提供高达1,000 W/h 的功率,这样车身的寿命就可以瞬间延长在驱动系统方面,根据型号,负载还可以依照骑手的偏好输入高达275%的电力,达到每小时15 或28 英里的速度此外,它还配备了一个前照灯,在低光条件下照亮你所骑的路但Ebike 的盈利模式并不是一条龙它来自波兰,之后才进军美国市场,而制造商为德国这复杂的生产线使得它们的电动车价位高得飞起,新版本的“负载”部件价格甚至是从4000 美元起跳好在Ebike 也可以被共享——只需要打开App 就行但唯一不同的是,Ebike 不可以随时随地还车,用户需要回租赁的地方去还车,有点像国内某些租赁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Ebike 不只能节能、降低空气污染,其每个租借站都设有电池交换机台,提供免费电池交换,比加油还来的要快如果电量从零开始算的话,充满一辆单车的平均时间为3 小时,透过App开通会员户口后,车主也可得知充电情况。

当然,高昂的价格也并没有挡住人们对它的喜爱许多住在美国的人,都有一颗爱冒险的心,喜欢骑单车到山上追求刺激,而这款电单车的性能,能够一次性地满[来自w]足越野挑战的人士再者,旧金山的地势多为高低起伏的地形,所以电单车就可以让住在旧金山的人节省不少爬坡的力气此外,近年来美国一直提倡环保,所以Ebike也很受那些拥有极为强烈环保意识的人群喜欢当电动单车博览会(The Electric Bike Expo)在2016 年登陆旧金山湾区后,Ebike 曾展出超过百种最新车款,吸引大批单车迷到现场试骑有参展商表示,湾区的电动单车Ebike 销量近年来平均每年都上升三成无疑,拥有更多新功能的Ebike 已经成为了旧金山湾区代步工具的新宠儿而在欧洲,由于城市化较早,自行车一直是欧洲大众最喜爱的个人交通工具经过多年发展,电单车在欧洲各国的销售量仍然以每年10%-30% 的速度增长,并已经从出行领域延伸到运动领域,单价3000 欧元左右的山地款智慧电单车最为受到追捧,电单车在欧洲已经形成了全面普及关于城市出行的未来,结合海外的经验,“共享电单车”,不仅仅是现有“共享单车”的补充产物,更因为降低了使用门槛,消除了消费者的使用障碍,还扩展了使用范围,对城市交通来说意义重大。

随着使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共享电单车”的兴起只是时间问题国外怎么管理电单车?法国 电动自行车晋身公务车行列在法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鼓励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但电动自行车不能随便上路,骑电动自行车要符合欧盟和法国本国相关法规欧盟有关电动自行车最新的标准en15194 指令规定,电动助力自行车最高电压48 伏(直流电)、最高持续额定功率250 瓦;速度达到25 公里/ 时,输出功率必须逐步降低,最后切断除欧盟规定外,法国要求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执行一样的安全标准,包括车体必须有标识,必须有照明设备等骑未经批准合格的自行车上路出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售卖、制造、进口未授权合格自行车者最多处以1500 欧元的罚款澳大利亚 事无巨细,连车灯都要管澳大利亚的城市因为地形原因,道路大多不够平坦,坡度较大,不适合人力自行车出行,而电动自行车走山道很便利,在澳大利亚发展很快澳大利亚法律划定,输出功率在200 瓦以上的电动自行车被列入小型摩托车,治理规则与摩托车相同,车辆要进行注册,驾驶者必须持有驾照并佩戴头盔在其他方面,澳大利亚对电动自行车的治理也很严格,可谓事无巨细,甚至连车灯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必须配备可见度为200 米的白色前灯和红色后灯。

加拿大 骑电动自行车有年龄限制电动自行车在加拿大被认为是和汽车、摩托车一样的交通工具,也要受同样的交通规则制约多数省份都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输出功率最高为500 瓦,并限制了20 英里(约合32 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在加拿大,骑电动自行车有年龄限制,且骑行时必须佩戴头盔在有些省份,使用较大型的电动车需要考驾照,车辆需要上牌照、上保险,这样就使电动自行车更易管理此外,由于每辆车都登记在案,所以盗窃电动自行车的行为在加拿大并不多见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