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秦土情》演奏技术分析 张艺潇【摘 要】古筝曲《秦土情》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乐曲运用大量的陕西民间音乐素材,同时运用了现代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气息本文通过对筝曲《秦土情》的研究,结合自身演奏实践,在作品演奏技法方面深入分析,以期为更多演奏者全面理解和把握作品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秦土情》;演奏技术:J648.32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20)19-0066-02一、古筝曲《秦土情》演奏技术分析古筝曲《秦土情》由周展先生2008年创作于香港,乐曲运用大量陕西民间音乐素材,同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和演奏形式,体现了时代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无限思念与热爱之情作为当代古筝界新创作的作品,《秦土情》以其具有难度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在各大专业音乐会与比赛中频繁亮相一)搖指摇指是古筝代表技法之一,演奏时大臂自然下垂,小臂呈水平状态,小指放松,手型自然半拢,义甲指尖入弦使力点完全转移到大指上迅速托劈摇指表现力最强,音色强弱表现灵活,善于抒发细腻的情感,过弦时衔接自如,可在弹奏中随意穿插中指勾完后紧接摇指的指法撮摇,加强了音头,延长了摇指的时值,在情绪渲染上更加强烈,是陕西筝曲的代表性技法之一。
在谱例1中,乐句句尾使用了八度撮摇的技法,勾完八度音程中的低音后衔接高音上的摇指,演奏时注意摇指部分弱进渐强,最后弱收至无声,含蓄婉转道凄凉慢板中第一处强烈情感宣泄由摇指技法表现出来,如谱例2所示此句有三次sol、mi、re下滑旋律,从sol下滑到mi时注意从sol音下滑,滑音充分饱满演奏时注意力度由弱到中强再到强,层层递进,最后爆发二)快速指序在古筝传统演奏中,大指与食指演奏旋律,中指与大指配合演奏八度,同音演奏用食指与大指交替或者大指托劈,此类指法被称为“传统指序”随着演奏技术的发展,古筝只能轻拢慢捻的观念逐渐淡化,出现了左手演奏技法,分解和弦、琶音等被广泛运用,传统指序有了很大突破赵曼琴先生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解决了古筝不能快速演奏旋律的问题,提高了演奏者手指灵活性与独立性,使古筝演奏技巧更加科学规范谱例3中,此处小快板要求既能快速、科学地运指,又能在放松灵活的状态下较好地表现出音色与力度,全部使用大撮、托劈与抹托结合的指法前八后十六音符中,大撮后紧跟大关节托劈,手腕带动大指大关节,压弦力度强且劈指回速快谱例4中,此段快板节奏型多样,颗粒性强,要求音符演奏灵活且富有弹性,所以此段在指法上运用现代指序,多用抹托勾抹托、打勾抹托、托抹勾抹等组合,运用了科学的手指规律,提高演奏速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乐曲的音乐表现力。
三)左手补韵古筝以筝码为界分成左、右两部分,因为右手取琴弦本位音,音乐表现力有限,这就需要左手通过滑音、颤音、揉弦等技巧来润音装饰所以古筝演奏一直有“右手弹弦,左手补韵”之说苦音是陕西筝乐独到的韵味所在,对苦音的演奏处理是把握作品情感的关键苦音微升fa介于fa与升fa之间,微降si介于si与降si之间,演奏时对听辨能力和技术要求极高,要求左手按弦做到迅速而准确如谱例5,下行级进sol、fa、mi中的fa为苦音,演奏时左手按音至微升fa弹奏,但后面接mi的下滑时,左手按音要从微升fa微降至还原fa后才可开始下滑在陕西的筝曲中,常常用上、下滑音来表达悲凉、凄楚的情感演奏时时间要充分,情绪要饱满,音色要柔和委婉如谱例6,“声腔化”的滑音演奏形式有双托的滑音和旋律下行时的二度下滑音mi、sol双托时,mi上滑小三度至sol二度下滑音时,如下滑mi前方音为fa,则从还原fa下滑,若前方音不是fa则从sol下滑参考文献:[1]高婧媛.古筝曲《秦土情》演奏浅析[J].艺术科技,2014,236.[2]郁雅童.筝曲《秦土情》的音乐特点和演奏表现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6.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