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辅导讲座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69MB
约27页
文档ID:34663253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讲座(二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是供二年级学生下学期使用的下面分三部分对教材进行一全册教材内容安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共安排九个单元,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内容和单元安排是:(-)数 与 代 数(共5个单元)第一单元排列问题主要内容是按规律排列和三个物体的排序组合,渗透可能性和组合思想共安排2课时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主要内容是学习和归纳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了 解“倍”的意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计算用口诀算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共安排18课时第五单元认 识1000以内的数主要内容包括:认 识1000以内的数,会用不同方法数数,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千位,知道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共安排5课时第七单元千克和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验物品的轻重,了解怎样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认识千克和克,知 道1千克=1000克共安排了 3课时第九单元1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主要内容是儿百儿十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共安排3课时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内容是观察长方体包装盒和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以及观察由若干个小正方块搭成的立体,观察并交流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体验面和体的关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共安排2课时第六单元方向和路线主要内容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认识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图共安排2课时第八单元四边形主要内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辨认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共安排3课时三)统计与概率(共1个单元)第四单元统计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简单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安 排1课时四)实 践 活 动(全册共安排7个主题活动)共7课时实践活动一:游动物园学数学该实践活动是结合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内容设计的主要是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中结合教材呈现的“动物园”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发现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二:我们的调查这个实践活动是结合统计内容设计的通过全班学生参与的对全班同学蛀牙情况的实际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活动三:掷点写数这是一个典型的“玩中学数学”的实践活动,是结合认识1000以内的数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积极思考、猜测、判断和不断尝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活动四:我们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结合方向和路线的内容设计的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通过在小组合作、研究、制定设计方案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关心周围环境和简单的合理布局的本领实践活动五:商品与包装该实践活动是结合“千克和克”的内容设计的,包括社会调查和课内交流两个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走向社会大课堂的空间,丰富所学知识,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课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调查方式和小组合作的机会实践活动六:七巧板拼图七巧板拼图是结合四边形的内容而设计的一个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七巧板,会用七巧板拼图,从而感受图形的美妙,培养动手能力和想像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实践活动七:我的拼图该实践活动也是结合四边形的内容而设计的自己动手剪图形、拼图形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拼图,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主探索和进行创造的欲望。

最后,安排了整理与自评共5课时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数学可占总课时数的13%15%,每学期可安排数学课68 7 9课时本册教科书安排了 52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留有机动课至少16节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二 教 材 分 析第 一 单 元 排 列 问 题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一年级下册P57 P6I)如超市开业情境中装饰的彩带和彩旗的排列规律,闪烁的交通信号灯隐含的排列规律等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把三组图形有规律的摆放和照像等问题,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和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只有一些课外活动材料或智力训练丛书中才出现,教材中从没有过本套教材把排列问题编入数学活动的必学内容,首先是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把“探索规律”作为非常重要一条具体目标二是考虑到,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学生有一些生活和活动经验,而且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容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这些数学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生活中有规律现象的“眼光”,又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内容选择和单元安排上,首先所选内容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喜闻乐见的。

如学生喜欢的图片,熟悉的全家照相和乐意参加的打乒乓球等二是这些学习内容趣味性、活动性强,对学生极具吸引力,而且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编写特色之-“独特的人性化设计”中 的“每册的第一单元都不安排计算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为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 .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2 .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3 .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 .积极参加操作、拼摆、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本单元教材共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P 、P2),探索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摆花片的操作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学习活动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在原有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把口各三个图片,有规律地排成一行,并交流各自的做法该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先让学生按照自己设想的规律去摆(动手),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去发现其他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观察、发现)。

二是把O口各三个图片有规律地摆 在“3 X 3”的方格里(也叫九宫格),并交流做法这是本节数学课的新内容教师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摆,然后通过交流,发现在九宫格里摆放的规律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分步进行如先按每行或每列图形相同的规律摆,再每行和每列的图片各不相同的规律摆在数学活动中要突出个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放手让每个学生有规律地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摆、发现、交流图形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图形有规律排列的美妙体验到规律的多样性和探索规律的乐趣第 二 课 时(P 4、P5),探索、发现简单事物中的排列组合规律教材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亲身经历的“照像”和“乒乓球”比赛两件事情,其目的是通过这熟悉的事物,使学生了解组合的规律,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三人照相”问题,教材在提出“交换他们的位置,可以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问题的同时,展示出六张不同的照片,即六种不同位置排列活动时一,可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六种不同的位置排列让学生初步领悟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三人乒乓球比赛,结果可能有几种?”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结果,而 是 提 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探索和交流通 过“假如X X 得第一”,有几种可能的讨论,使学生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每个学生都经历通过熟悉的事物,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地体现,是学生在学数学,而不是教师教数学,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模仿者要使每个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第 二 单 元 表 内 乘 法 和 除 法(二)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口算2-6的表内乘法和相应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7、8、9 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乘法口诀表的整理,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等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由于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时,对乘法口诀的总结、归纳和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单元教材把学习7、8、9 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穿插编排例如学习了7 的乘法口诀后,紧接着就学习用7 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时、结合学习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安排了有关“倍”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本单元教材一,下面我们把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从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一些粗略的分析比较1 .关于教材内容表内乘法和除法历来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会口算表内乘法和除法是小学生必须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在 7、8、9 的乘法口诀编排上,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只注重口诀的记忆、背诵和脱离实际的应用题计算等现状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七星瓢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海边捉螃蟹等,为学生自主尝试总结归纳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提供方便重视学生经历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会口诀的基础上记忆口诀计算题则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出现,如看图列式计算、连一连、数学游戏、对口练习、找朋友等有些计算还与童话故事结合在一起如小蝌蚪找妈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拔萝卜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在玩中就学到了知识设计问题情境更是以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便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如 插 花(P 2 6)、买 花(P 2 7)、学生队列表演(P 2 8)、买玩具车、玩 具 枪 问 题(P 1 9)等,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总之,冀教版教材中,大片大片的纯计算题不见了,脱离实际的人造应用题消声匿迹了,真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玩中学数学在有余数除法的编排上,传统教材突出的是“结果”、是“计算”本教材则“重视过程和体验”例如,第一课时通过分苹果、穿纸鹤、分画片等活动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知道分剩下的就是余下的(即余数);第二课时在经历操作(分小棒)、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第三课时,通过在方框中填数的思考过程,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已是水到渠成解决问题”内容是传统教材所没有的,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知识模块呈现的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的数学活动如果单从计算来看(两级运算),学生现有的计算知识那是不可能做的但新教材所关注的不是两步运算,而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且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租船问题,关注的租船策略,而不是单纯的计算饮料价格问题,它不但蕴涵了购买策略问题,而且使学生了解价格高低的原因,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购买这里不存在最佳解法方法,也不一定买整箱就省钱,因为喝不完坏了是更大的浪费。

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生活用品2.关于教法和学法传统的教学活动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字典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鉴于上述思想观念的束缚,造成传统教学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 师 布 置(作业)学生做的被动局面过去学习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时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学习口诀就是为了计算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简述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在学数学,做数学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本单元教材,内容设计逐步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7的乘法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