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3.22KB
约7页
文档ID:51720752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7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_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A.位移 B.速度C.加速度D.路程                        tO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0 m/s,经过 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 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加速度为 0;平均速度为 10 m/s,与初速度同向B.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 0C.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 0D.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平均速度为 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 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 2 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 2 m/s4.以 v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 a =-6 m/s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A.3 s 内的位移是 12 m B.3 s 内的位移是 9 mC.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sD.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s5.一个物体以 v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 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A.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8 m/sC.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6 mB.3 s 末的速度为零D.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2 m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v v v vOt     Ot      Ot     O         tA B C D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则该物体( )A.3 s 内位移大小为 45 m B.第 3 s 内位移大小为 25 mC.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5 m/sD.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30 m/s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 4 段,物体通过最后 1 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 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 1 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3.5 m B.7 m C.8 m D.16 m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 50 m 的电线杆共用 5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B.上木块在时刻 t2 与下木块在时刻 t5 速度相同C.在时刻 t2 以及时刻 t5 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D.在时刻 t1 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t1 t2 t3 t4 t5 t6 t7t1 t2 t3 t4 t5 t6 t7二、填空及实验题1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 1 s 内的位移是 4 m,则物体第 1 s 末的速度大小是 m/s,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第 2 s 内的位移是 m。

12.如图所示,质点 A 点从高为 h 的窗台上方 H 处,自由下落则 A 通过窗台所用的时间为 __________AH13.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示那么 0~t 和 t~3 t 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vh            速度图象如图所,位移的大小之比为,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之比为O      t    2t   3t  t14.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A.长度为 1 m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长度为 1 m 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C.秒表;D.打点计时器; E.低压交流电源(50 Hz);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1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 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 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A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B          C             D                  E5.014.0 单位:cm27.044.0三、计算题16.为了比较汽车的加速性能,请计算下列汽车的加速度。

单位用 m/s2,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动力性0~100 km/h加速所需时间(s)最高时速(km/h)百公里耗油(L/100 km)羚羊 SC7130基本型141704.8奇瑞 SQR7160基本型13.51686.9悦达 QYZ6390基本型1516061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为 5 m/s,经 2 s 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 11 m/s,再经过 3 s 到达 C点,则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多大?AB、BC 段的位移各是多大?18.物体以 10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时速度大小为6 m/s,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运动,则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多大?加速度之比多大?0 m/s10 m/s6 m/s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9.一个屋檐距地面 9 m 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第四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 g = 10 m/s2)20.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等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一个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是 30 m/s,经过 2.0 s、3.0 s、4.0 s,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各秒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 取 10 m/s2)21.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 3 s,它的速度达到 3 m/s;然后做匀速运动,经过 6 s;再做匀减速运动,3 s 后停止。

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它的速度图象1.B   2.C 解析:规定初速度 v0 方向为正,则 a  =  Dvv-v -10-10                  x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参考答案= 0 = m/s2=-10 m/s2, v = = 0,Dt t 2 t3.C 解析:改 A:在任一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而物体速度增加 2 m/s改 B:在任一秒内物体的初速度一定跟前一秒的末速度相等改 D:在任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 4 m/s4.AC 解析:以 v0 方向为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6 m/s2s  =  2  s    3  s 内的位移 x  =v-v 0-12                         v+v停下所需时间 t' =0 =a    -6                           20 t' = 12 m∴若不经判断分析,而直接选用公式 x = v0t+12at2 将 3 s 代入,求得 x = 9 m 是错误的5.ACD 解析:此题情景中,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到零后,又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8 m/s,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6 m,3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8 m/s,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2 m。

A、C、D 正确6.A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虽然速度方向有改变,但加速度大小、方向始终未改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应是一条直线A 正确7.ABD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知,3 s 内位移是 1 s 内的位移大小的 9 倍,应为45 m;第 3 s 内位移大小是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的 5 倍,应为 25 m由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可知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 m/s,这一秒的初速度为零,所以未速度的大小为 10 m/s由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30 m/s8.C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符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第 1 段时间与第 4 段时间内的高度比应是 1∶7所以第 1 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 8 m    =  10  m/s,又 v = 0   1 ,所以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9.D 解析:汽车通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 v =d  50 v +vt  5                 212.  2(h+H )-5 m/sD 正确此题也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来解,但计算起来用平均速度来解更容易些。

10.AC 解析:很明显 A 正确,下面木块做 4 格/次的匀速直线运动,但上面木块是否做匀加速运动不能确定t1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也不一定相同在时刻 t2 以及时刻 t5 两木块速度也不相同在时刻 t2 以及时刻 t5 间,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因此,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二、11.8;8;12 解析:运用平均速度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解2Hg ggt 2解析:根据 h = ,得到 t =22hg2(h+H )     2H所求时间 t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