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会战武汉会战(1938.6.11—1938.10.25) ,因会战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战略部署,中国军队 基本都驻扎在离武汉一、二百公里外的地方赣北就是武汉会战的南线主战场武汉会战 自日军攻占安庆开始随着马当失守,彭泽、湖口、九江、瑞昌等外围城市的相继失陷, 国军吸取南京保卫战教训,以中方主动撤出武汉,武汉失陷而结束武汉会战,战术上, 中方是失败者,但战略上并没有失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 阶段 (1) 、马当保卫战马当保卫战(1938.6.23—1938.7.1):马当被寄于后望,却快速失陷,主要在于人 祸,蒋介石甚是震怒,本期望守 3 个月,不想一个星期左右就丢了马当,事后,负责马当 —湖口防御的马湖区要塞指挥部指挥官 16 军军长李蕴珩以“疏于防范,作战不力”受到军纪 撤职制裁驻防彭泽的第 167 师师长薛蔚英更因“畏敌如虎,贻误战机”而受到枪决处分, 成为抗战以来第二位被枪决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少将师长该师番号也被撤销马当一失, 武汉门户大开,南线战场彭泽、湖口、九江、瑞昌、星子等相继失陷 (2) 、九江保卫战九江保卫战(1938.7.23—1938.7.26):日军从湖口迂回鄱阳湖,攻战姑塘,打了 九江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在日军水面、陆地的夹击下,在空中不断轰炸的情况下,九江守 军战至巷战,后撤出九江,九江失陷。
(3) 、庐山保卫战庐山保卫战(1938.7.26—1939.4.19):时间长达九个月,以中方撤出,日方占领 庐山结束,创抗战时期孤军奋战奇迹庐山保卫战是武汉会战中的一场外围游击战,从七 月底开始,十月底,武汉会战结束,庐山周边早已相继失陷,庐山事实上成了一座孤岛, 庐山保卫战却坚持到了第二年四月份,可歌可泣 (4) 、瑞昌保卫战瑞昌保卫战(1938.8.10—1938.8.24): 7 月 26 日九江失守后日军波田支队沿 长江西进,8 月 10 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岸,向瑞昌进攻第 3 集团军在第 32 军团增援 下奋力抗击后因日军第 9 师加入战斗,守军力战不支,24 日瑞昌失守除守城保卫战,瑞 昌城失陷后,瑞昌城外围依然在节节抵抗,亦有几次大的恶战 (5) 、万家岭大捷万家岭大捷(1938.9.27—1938.10.10):武汉会战中一场著名战役,日 106 师团被救 突围,国军胜利撤出阵地全面抗战初期,与平型关大捷、台尔庄战役并称三大胜战日 军死伤近万人万家岭大捷迫使日军放弃了经德安南下攻占南昌,进而西进长沙,围攻武 汉的计划,延缓了南昌沦陷 2、南昌会战南昌会战(1939.3.17—1939.5.9):也称赣北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第一次大规 模会战,自 3 月 17 日日军进攻吴城开始,到 5 月 9 日蒋介石下令终止反攻南昌结束,整整 54 天。
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仍没有守住南昌,在战役的第二阶段反 攻南昌时,也未能达到目标但此会战给予日军有生力量相当大的杀伤,为抗战进入相持 阶段以后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昌失陷,国军伤亡 51378 人,日军伤亡 24000 人 南昌会战,中国军队既未能在防御中守住南昌,也未能在反攻中夺回南昌但南昌会战在 军事、政治上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全世界,特别是日本军事当局认识到:日军 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既未能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也未能击歼中国军队的主力,更没有 摧毁中国广大军民的抗战意志中国军队不仅继续进行抗战,还开始实施战役范围的反攻1)吴城战役吴城战役(1939.3.17—1939.3.24):1939 年 3 月 17 日,由星子南下日第 116 师对吴 城发起进攻,与守军第 32 军预 5、第 141 师激战 为配合第 116 师,日第 101 师于 21、22 日在吉山、松门、叶家洲等地登陆,三面围攻吴城,24 日吴城失陷 (2)修水战役修水战役(1939.3.18—1939.3.21):发生在南昌会战中的永修虬津一带修河两岸的攻 防战,日军再次使用毒气,修河防线被突破。
(3)武宁战役武宁战役(1939.3.20—1939.3.29):3 月 20 日,日第 6 师及第 106 师一部,由箬溪、 大桥一带向武宁进攻,李玉堂第 8 军、彭位仁第 73 军与敌展开拉锯战,日军除飞机大炮狂轰滥炸,还施放毒气29 日,武宁陷落 3、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认为长沙会战只打了 2 次,而不是中方所说的 3 次)(1) 、高安战役高安战役(1939.9.14—1939.9.23):国军伤亡一千多人,日军伤亡数百人 4、上高会战上高会战(1941.3.14—1941.4.9):国军伤亡 20533 人,日军伤亡 15000 人,日军自报 伤亡千余人,被俘 17 人 上高会战爆发的原因有点特别,既不是攻城略地的战役,也不是为了铁路线、公路线、机 场等的争夺而是因为驻扎赣北的日军 33 师团将被调去华北战场扫荡,防守南昌的 34 师 团陪感压力,拉着 33 师团离开之前想打击驻扎周边的国军的有生战斗力由于日军开始的 指挥混乱,导致伤亡惨重,但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日方谈不是完败,中方也谈不上完胜5、浙赣会战浙赣会战(1942.5.15—1942.8.30):为破坏中方在浙江、江西两省的机场、铁路等设施, 打击中方第三战区有生战斗力量,日军发动了浙赣会战。
江西方面主要有上饶、广丰地区 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以日军基本达到目的而 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