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让估算“生活化”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2KB
约4页
文档ID:39003632
让估算“生活化”_第1页
1/4

让估算“生活化”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头戏,在我们强抓四则运算法则计算的时候,估算 往往就被我们忽视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 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 题因此在《标准》中明确的给出了关于“估算”的目标要求,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一二学段的目标中都提到了要结合具体情境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作用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不妨让“估算生活化” 低年级:初步感知形成意识 在小学一年级的的数学教学内容中有比较明显突出发展学生估算能力的内容:长短、 多少、高矮的估计;物体数量的估计;数量之间“多一些” “少一些” 【案例:100 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安排了百羊图,帮助学生感知 100 有多少 出示一小群羊(10 只) 师:请你数一数,这个羊群有多少只羊? 生:10 只 再出示一小群羊(10 只)师:这群羊呢? 生:也有 10 只 师:都是 10 只,它们一样多 出示两群比 10 只多一些和少一些的羊群 师:你觉得这群羊有几只? 生:没有 10 只,比那群羊小 生:这边这群比 10 只多,它们都占草地好大一部分。

师:你可真会观察! 出示全部的羊群 生:哇! 师:现在这个羊群有多少只羊?谁愿意大胆的猜一猜,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70 只和刚才数过的差不多,就有两个那么多,就是 70 只 生:90 只我觉得比刚才数的多,肯定比 70 多,就觉得是 90 只 生:100 只每一小群都差不多,如果都 10 只的话就有 100 只 …… 类似涉及“估算”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有些人认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估算” 这个词学生不能理解,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个概念告诉学生,关键是从学生一开始 接触“数”时就培养学生这种估算意识,让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都先“估一估” “猜一猜, 毕竟估算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年级:方法多样化提高计算能力 在这个年级段我们可以把估算分为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 是整数除法的试商可以说此时估算已经频繁的出现在了教材内容中,学生要掌握估算的 基本方法:四舍五入法;并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境灵活运用“进一法” “去尾法” 【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例 2:有 350 名同学参加联欢会,这个小礼堂能坐得下吗?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 把两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①18×22≈400(个)(20) (20)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②18×22≈440(个)(20)③18×22≈360(个)(20)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存在了估算算法的多样化在提倡算法 多样性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多问一句“你觉得哪种方法好?”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 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 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在估算后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数估大估小对结果的影响,并学会结合生 活实际考虑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一些?什么时候需要估小一些? 【估算在笔算除法试商时的应用】(1)21 本《作文选》要付 84 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 84÷21 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 21 最接近 20,把 21 看作 20 来试商,这样把 84÷21 转化成 84÷20,应该商几?商写 在哪一位上?试商 4。

因为除数 21,不是 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 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 4 与 21 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 84因为 21×4 正好等于 84,说明商 4 合适,这时将 4 写清楚 (2)王老师还有 196 元,要买 39 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怎样 列式?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 39 最接近 40,把 39 看作 40 来试商,这样把 196÷39 转化成 196÷4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 4因为除数 39,不是 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 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 ,不行再调商为 5 在这个调上试商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有较好的估算能力的前提下,只有能熟练的估计 试商与除数的值比被除数大或小才能准确的调商,甚至有些学生能一次性的准确写商高年级:在生活中运用估算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并且估算并不单单在计算上,还 包括数量的估算和测量的估算,不再把估算放入情境中学习,而是把估算转化为一种技能 的应用,渗透于数学的学习中 在毕业总复习时,关于“估算”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的。

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生活中常用到“估算”的情景,并把他们抽象成数学 问题,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每个小组调查的情景分类,总结出生活中 估算的规律,并探讨出怎样能更合理的进行估算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课鼓励学生大胆的实践操作或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的过程,在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总结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 受《标准》提倡“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数学” ,而作为与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估算” , 更应该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