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厘米的故事 米和厘米本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米长的又高又长,而厘米长的又矮又短一天聪聪在测量黑板的长度时把米叫去了,米回来后就趾高气昂地对厘米说“:厘米老弟你看我个子多高呀,100个像你那样的小不点儿加起来才和我同样高1米=100厘米,我的用处多大呀!” 厘米说:“你不要小看我,我的个子虽然小了点儿,但是我的本领可不比你差,不信我们俩去比一比吧!” 米和厘米来到了二年级教室,米笑着说到:“刚刚聪聪就用我测量了黑板的长度,正好是3米那你也量一下黑板的长度去吧厘米不服气地说:“量就量,有什么了不起呀!”厘米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黑板的长度量完这时米用讥笑的口气对厘米说:“怎么样老弟还是我米量起来快吧!”厘米看了一下米,没有理睬她,环顾了一下教室,然后对米说:“目前我们来量一量桌子的宽度吧,还是米大哥先量米量了量还不到1米,怎么用米表达呢,米犯难了这时厘米也量完了,是45厘米厘米笑着对米说:“怎么样?这次米大哥不行了吧!”米很不服气地说:“别看我量不了桌子的宽度,还是我的本领大厘米也毫不示弱:“米大哥你别觉得就你行,诸多时候还是我最棒!” 她俩的吵声惊动了智慧爷爷,智慧爷爷笑着说:“孩子们,你们是大小不同的两个长度单位。
你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处你们的家族尚有诸多成员了呀,在测量更大的长度时要用到千米,比千米大的尚有光年厘米小弟弟你也别骄傲,在测量更小、更短的物体的时候你也不行啦,要用到毫米,尚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例如微米、忽米尚有纳米等等听了智慧爷爷的话,米和厘米羞愧的低下了头看到金教师博客,规定同窗回家练习测量,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午饭后闲来无事,便和儿子一起进行了实践测量,顺便检查她掌握的如何于是我先准备了3厘米、5厘米和13厘米的小条,让雨雨用尺子去量,雨雨变量边说,先把小条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然后看一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果然三次测量下来,量得很精确,看来课堂上掌握的还可以看来得增长点难度了几番下来感觉雨雨的智力冲刺了诸多,颇有收获!难度一:练习估计厘米数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意义在数学上是为了测量与计算,更直接一点说是为了计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不是计算,而是估计,能让孩子精确的建立长度单位的空间观念,遇到需要测量的物体时能比较精确的估计其长度显然更加故意义因此,别看孩子已经学习了厘米,但是对于1厘米有多长,几厘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并未形成,因此在这里测量措施是途径,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才是目的。
因此,一开始我便让雨雨在尺子上给我比划1厘米有多长,然后2厘米有多长,3厘米有多长、再比划5厘米有多长,10厘米有多长等等,等雨雨用手指比划的比较纯熟了,我就让她再一次对比比划的5厘米和实际测量的5厘米,看看误差有多少,一开始,误差大的连自己都感到惊讶,但是几种回合下来,儿子的空间观念就有了难度二:用短尺子量长物体测量的实际价值在于遇到实际问题可以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用短尺子量长物体就是其中最常常遇到的,毕竟我们在测量时不也许时时到处都拿着够长的尺子,因此我就让雨雨用一种直角板去测量特仑苏的高一开始雨雨自己嘟囔:尺子不够长啊,问我要她的那把长尺子我并没有给她长尺子,而是向她提出了挑战:短尺子就不能测量吗?稍作思考,儿子就想到了措施:先用三角板去量出10厘米,然后再特仑苏上用笔做一种记号,然后再接着量,于是迅速的亮出了特仑苏的高是13厘米多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是有思想准备的,我觉得儿子应当能想出措施,因此也就看得很平淡然后我便让雨雨继续用三角板量遥控器的长度,这次雨雨很是聪颖,她并没有拿尺子去量,而是把遥控器竖起来,然后把特仑苏和遥控器放在了一起,很想然,遥控器比特仑苏高出了一块,儿子用手一比划,大概5厘米,然后计算说,大概18厘米,我提示她:要精确些,然后雨雨便直接量起了遥控器比特仑苏多的部分,正好是5厘米,这下非常得意,“我说吧,我估计的很准”,也别说,通过刚刚一番折腾,5厘米的空间观念倒是有了!自然雨雨得到了一番肯定,肯定的并不仅仅是成果,而是测量的措施!难度三:用断尺子去量物体刚刚两次测量后,雨雨有点飘飘然,觉得测量没问题了,就惦记起妈妈的,想玩卡丁车游戏,怎么办呢?看来得编点小故事了。
于是我便编了一种小熊维尼想量一种纸条的长度,但是手里头却只有一把断了的尺子,小熊不懂得怎么量,想请雨雨帮忙我把尺子用纸把0刻度线糊了起来,用胶带粘住)一据说帮忙,雨雨立即来了爱好 拿起尺子便开始动手测量量着量着,雨雨觉得不能量,又开始问我要别的尺子量,或者把我粘住的给撕下来!这哪能行呀,在我编了几种理由把她的这两条路堵死后,雨雨一时还真感觉无从下手了!短暂的沉静后,我启发她:“刚刚你始终是把起点对准了0刻度线,终点是几就是几厘米,可目前没有0刻度了,那怎么办,难道就不能量了吗?”在我的自我质疑中,雨雨有些拿不准的把起点对准了3厘米这一刻度,然后终点对准8厘米刻度,随口说了句,应当是8厘米吧,好家伙,把刚刚的起点对准了0刻度线,终点是几就是几厘米的措施兼结论给迁移了过来!这时我又进行了提示:你的措施我觉得挺对,那你数一数是不是里面有8个厘米呢?雨雨仔细的数了起来:1厘米,2厘米……一气数到了5厘米哎,刚刚看着是8厘米,怎么数着竟是5厘米呢?我略带怀疑的问道在尺子上瞅了半天,雨雨终于明白了,尺子前面少一块,是从3厘米开始的,少了三厘米,因此是5厘米”见儿子有了收获,我便及时的给她打气:“好儿子,你解决了一种维尼解决不了的问题,爸爸真是太佩服你了,真有你的,棒极了!”,儿子自然是很享有这种表扬,我必须还得趁热打铁,于是我又找了几样东西让雨雨用这把断了的尺子去量,成果不出所料,儿子都是把起点对准了3厘米的刻度线,不久量出了成果。
这时我又进行了质疑:“儿子难道用这把尺子是只能把起点对准3吗?”这回,雨雨不久就有了回应:“不一定,对着4、5、6等都可以,用背面的数减掉前面对着的数就行了实践几次后,这个问题也攻破了!难度四:反过来量通过刚刚一番折腾,雨雨好不得意!这时,我又抛出了我的新问题:“如果维尼想量房子的上沿,她得把尺子倒过来量,加入起点对着10,终点对着1,那是几厘米呢?”“爸,你说的什么意思?”儿子没听明白,的确,我的描述也够拗口的,于是我给她画了图: 10 9 8 7 6 5 4 3 2 1“这没法看呀?”雨雨随口说着10厘米吧?看来尺子的放法还是给她导致了一定的困难难道就没有措施看出从10到1是几厘米吗?动动脑子,你能行的我鼓励道这时,雨雨不久走到了我的对面,“我懂得了,是9厘米”好家伙,果然想到了措施,到对面去看,就变成了从1---10,很容易得到了答案我又是一番夸奖!“你这措施好是好,可是每次都得走到对面去,我不想走到对面尚有无措施让我一下就能看出是9厘米呢?”我乘胜追击大概两三秒钟的样子,儿子迅速地把我的纸和尺子转了180度,呵,一下就正了过来!尺子变成了顺向,清清晰楚的呈现出1—10。
数学,本来是我们结识事物和思考的措施出名数学家陈省声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毕生都花了诸多时间来数学,但我们其实只是学会了计算,而不是数学的确,对于诸多人来说,数学意味着公式和精密的计算,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逻辑反而无人问津享誉世界的绘本大师安野光雅曾写道:“‘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没有数学的意思,也不限定于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认知和思考事物的措施的意思这句话表白了安野光雅对数学的见解,也决定了她的绘本不会讲数字、算术之类的具体数学知识,而是关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安野光雅会通过有趣的游戏、手工和故事,让数学变得简朴、好玩,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思考、发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她在绘本中书中波及的数学思想诸多,例如“数字圈圈”讲的是数字的形成,“不是一伙的”背后的思想是初级集合论,“走迷宫”反映了拓朴思想,“不可思议的魔法机器”体现了函数的映射关系……为什么加减慢半拍的美国人,科研发明中远超“精算”的中国人在现实中,中西方的数学教育也浮现奇怪的反差:平常生活中美国人上超市买东西,连简朴的加减运算都算不明白,找几毛钱还得拿个计算器按半天的。
在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上,拿奖的也总是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居多但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底下,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IT、高科技和工业领域中引领全球于是有某些教育分析觉得,美国人厉害的是高等教育,初等数学教育还是不行其实,这是本质上的一种结识误区在我们国内,初等数学教学的比重和内容偏向于计算和运算,从背乘法口决、训练心算,我们的孩子被训练地迅速精确地计算成果,我们的家长和考试体系也习惯于以计算能力来衡量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不好而在美国,相比算术,她们更加看重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如何结识和应用数学,她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思考,她们从孩子的数学学习中去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美国小朋友尽管初等运算能力比不上中国学生,但她们所接受的发现、归纳、演绎和推理训练,却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学习撤下种子、打下基本,从而成就了发明性思维、逻辑思维美国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那些“窍门”那么,不学口诀不学加减乘除、不做题不评分,美国小学究竟是怎么“教”孩子学数学的呢?曾经有一位孩子在美国小学就读的中国家长,对数学课本、家校互动和孩子的作业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观测后,讲述了她的感受一、注意观测!你能找出规律吗?讲到逻辑,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比较高阶的思维。
事实上,从学前班开始,美国学校就有有关训练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的数学内容除了和孩子练习数数,认数字,有一项称之为模式(pattern)的练习内容,重要需要孩子去观测、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是逻辑训练的最初形态,重要在于培养孩子的观测能力和发现能力二、数字计算类的题目,少之又少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都是与生活中的具体活动息息有关例如,1.波及理解时间的内容,题目会设计成某个人某天耗费时间从事的各项活动;2.波及学习钱币的内容,会是使用钱币进行购物、外出用餐等场景;3.波及测量的内容,会运用测量工具认孩子反复操作、实验4.波及逻辑推理的练习,固然也离不开场景的假设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题目给出几张图片,第一张画的是几颗小豆和一种装着泥土的杯子;第二张画中的杯中的小植物长出了豆角,第三张画的杯子中冒出了胚芽,第四张画的小杯中长了一棵小苗然后让孩子准时间的发展进行顺序排列这种训练孩子顺序感的题目,都是与生活内容息息有关三、不急着计算,重要是你理解数学概念在美国小学的习题中,但凡波及两位数以上四则运算的练习题目,备选答案一般都只是接近答案的范畴值,并不规定学生进行具体的加减运算至慧学堂育儿专家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急于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找到答案,而是逐渐地启发孩子进行思考,让孩子明白每个题目背后所代表的数学概念和含义。
例如:有6个整数的平均值为12,这六个数分别为:16、4、16、4、X、16,问:X应当是多少选项:A:22 B:16在国内我们一般教孩子用最直接的措施计算出:12X6-(16X3+4X2)=16但是,美国教师不这样教孩子,而是运用实物从推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有的教师会这样来引导学生:设想有6个盒子,每个盒子中的珠子数为16、4、16、4、X、16,如何让这6个盒子中的珠子数都变成12通过这样的思维,从实物角度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四、计算过程不重要,看你怎么推理?有哪些推理角度?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来找到答案一般都不会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更注重以提问的方式逐渐地启发孩子进行思考,进行推理例如:凯特跟妈妈去超市买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