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说课稿 《10的相识》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0的相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相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相识10、10以内数的依次,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终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非常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相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才入学不久,新奇心强,对数学、嬉戏、创新思维等有特别的爱好和爱好,他们前一段的数学学习中打下了肯定的数字基础所以,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简单但要让学生驾驭学问的学习技巧,还必需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验相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相识和驾驭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酷爱祖国、酷爱集体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驾驭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相识10,建立数感。
2、依据学生心理发展和相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说学法 留意为学生供应主动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让学生在视察、操作、推理、沟通中,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2、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 3、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4、故事:9知道它最大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有我大,特殊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难过了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应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方法? 在教学“10的相识时”用一个好玩的故事调动学生的爱好:有一 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嬉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傲慢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小挚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方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好玩,学生的主动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5.引出10后板书课题:10的相识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依次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许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让学生分别说说生活中的10 学生分别说出:星期天我在广场望见10只气球;我在南桥望见10只风筝;我家阳台种有10盆花;我爸爸钓了10条鱼 组织活动:请小挚友们数数教室里第一排有几人?老师走进去,现在有几人? 提问:想让学生第一排有几人怎么办? 问:谁是第一排的第10个?怎么数的? (2)数字宝宝找家 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娃在玩耍的状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师;小挚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数字宝宝送回家吗? (3)说说10以内数的依次 请小挚友视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依次读0~10这几个数字 ●比大小 听到小挚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师板书:10○9、9○10,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借助点子图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 ●10的写法 (1)视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 (3)老师示范10的写法 (4)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10的组成 情境引入(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挚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方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沟通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依据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0 10 10 10 10 /\/\/ \/\/\ 9 1 8 2 7 3 6 4 5 5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5)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老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立刻就想到了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6)引导学生探讨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老师:依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7)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生互动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嬉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3.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4.练习九第2题 (1)学生仿照指挥员放射吩咐,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补充练习:把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起来1 4 5 7 2 9 0 6 8 3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老师的提问:今日你相识了哪位挚友呢? 2.天你学得最兴奋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10的相识》说课稿 2 一、 学目的: 6---10的相识是儿童已经相识了0—5之后教学的,是建立在0—5相识的基础上的,教材安了排了5个例题,编排的目的是先感受再感知、相识、驾驭、应用6---10在对6—10有肯定的了解后复习1—10的相识,根椐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如下:一、学问目标:在学问目标方面主要让学生相识6—10,相识几和第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生的看、说、摆、议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体会6—10,能应用6—10到生活中去,解决肯定的生活问题三、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6—10,使学生体会学是为了能用天生活中去,在用中又能学习 二、 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先让学生相识、书写6—10,知道几和第几,能说出10以内数的组成纵观这几个目的,我们不难发觉,6---10的相识、书写已在幼儿园学过,但我们农村学校学生难写好,读好数的组成和基数、序数,对学生来难以理解,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设为:能正确读写6—10各数,难点:基数、序数的理解 三、 教法、学法设想 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协助各各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纳电教手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纳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比、分 四、 教学过程: 根椐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活动嬉戏,引入课题 首先让儿童感到随着计数的须要,5以内的数是远远不够用的,这就须要用到更多、更大的数。
(二)、动口数数,感知新知 《6—10的相识》对学生来说已有肯定的基础,学生已能相识6—10各数,因此,引导用原来学过的来解决生活问题,这是学习学问的有效途径,因此,先引导教学例1、例25,在教学例1、例2时,重点指导学生数物体,数数,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通过上面的数,用6---10各数,学生从6—10各数有了一个感性相识为学生写打下了肯定基础,写是学生对各数的形象记忆,教学例3时,重点指导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并指导只占“田字格”半格,10占全格,这为相识一位数和两位数打下基础 (四)、巩固活动,应用新知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同学相互说数,相互找数的相应物体相互说数,相互写数 五、板书设计:(略)《10的相识》说课稿 3 6—10的相识说课 一、说教材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化(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位于24—26页上,包括例1、例2、例3和课堂活动1、3题 二、教学目的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学情等共设立了3个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让儿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实力目标: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问目标:能认、读、写6—10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各数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四、教学难点: 对数6—10的驾驭及运用 五、教法、学法设想是: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各种协助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纳电教手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纳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比、分 六、教学过程: 6—10的相识是儿童已经相识了0—5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纳了以情景导入的引入法和以挖掘学生创建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如:老师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小猫想吃大鱼的情景图银幕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而又特别饥饿的小猫,这只饥饿难忍的小猫,特别想吃掉高处的大鱼,可是呢!太高了,它够不着该怎么办呢?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再由老师总结一下,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猫的单击鼠标,这时就在猫与鱼之间出现了一段楼梯,并以此询问学生:小猫要走多少步才能吃到大鱼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用鼠标点击一步梯子就出现了一个数字,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本课的新内容由0—5呈现到了6—10 这样做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爱好,启发儿童的主动思维,又能集中儿童的留意力和视察力,还能再次复习0—5的数字,让儿童联系了生活,感悟到了已经学过的数是不够用的,在实际的计数中,还有很多比5大的数由此产生了一种剧烈的学习动机和需求 在教学例1、例2时,老师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图中有多少个人?有多少棵树?你还能从图中发觉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察学习这样做能让学生自已亲身数一数,说一说,整体地感受了6—10各数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6、7、8、9、10,随后展示教具6本书并以此问学生:6除了可以表示6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自然而然的,学生看到老师手里的6本书会想到6本书,6块橡皮,6个书包,7本书,7块橡皮……等等再让学生联系自身,自已表达同桌沟通并利用小棒,让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数一数、认一认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老师则作相应的指导工作当学生初步相识了这几个数字时,老师应进一步加强认读练习如:老师说出一个数要求学生们拿出相应的小棒或摆出相应的小棒2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