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50KB
约10页
文档ID:202697531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1页
1/10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篇二】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5_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__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②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③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 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____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篇三】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展示图片,感悟母爱由此导入课文 二、学生打开学案,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三、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__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四、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扫除字词障碍:谁来解释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匿笑(n):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my):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_i): 闻(气味) 2、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3、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4、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五、合作探究,品味情感美 (一)必答题:(加油哦!)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二)抢答题:(挑战你!)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