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曲胡笳救孤城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02KB
约6页
文档ID:40096356
一曲胡笳救孤城_第1页
1/6

13434 一曲胡笳救孤城一曲胡笳救孤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并州刺史、晋阳城、四面楚歌、千古佳话”等词语;积累“悦耳动听、哀伤凄婉”等词语2.整体感知,抓住课题,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训练感受刘琨的勇敢与智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学难点: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了解胡笳,认识刘琨一、导入课题,了解胡笳,认识刘琨1.简介刘琨:课件出示:刘琨,中国西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他精通音律,善吹胡笳,创作了《胡笳五弄》2.导入课题,了解乐器——胡笳1)板书课题,指名读,注意读音2)出示胡笳简介,播放胡笳曲,请学生边听边默读,说说对这一乐器的了解课件出示: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胡笳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圆润、深沉,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3)说说课题的意思,并指导朗读课题2二、学习第一、二小节,了解故事背景,理解二、学习第一、二小节,了解故事背景,理解““孤城孤城””的含义。

的含义师:课题中的“孤城”是指哪里呢?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一、二小节1.学习第一小节,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指名读,注意读音1)了解时代背景:西晋末年课件出示:西晋是我国古代继三国之后的一个朝代,西晋末年,西、北各少数族人民不断涌向内地,这些少数名族中,北方的匈奴十分强大,经常南下骚扰2)图片介绍晋阳城的位置3)知道刘琨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气可嘉2.学习第二小节,理解“孤城”的含义1)指名读第二小节,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是一座“孤城”?板书:孤城(2)学生交流:①有一年,匈奴骑兵五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结合语境,理解“水泄不通”:写出了晋阳城被团团包围,沦陷之势不言而喻通过“五万”和“两千”的对比,知道兵力悬殊是造成“孤城”的原因板书:兵力悬殊②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师:处在西晋末年,晋阳城又是北部边城,交通和信息的传递都是问题,因而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曾来到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 “兵力减弱”和“粮食减少”在所难免,这也是晋阳之所以成为孤城的主要原因3板书:援军未到 兵力减弱 粮食减少(3)小结:一曲胡笳怎么能救一座孤城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西晋末年,解开这个谜底。

三、学习第三节,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刘琨当时焦急、忧虑的心情三、学习第三节,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刘琨当时焦急、忧虑的心情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找出体现刘琨当时焦急、忧虑的心情的语句师:当时的刘琨急得寝食难安,他独上城楼,让我们来找一找作者哪些文字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2.学生交流: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1)读读句子,从中感受到刘琨怎样的心情?(心情:着急、忧虑、无助、悲伤、无奈、孤独无助……)(2)朗读指导:前半句可以读得慢些、轻些,后半句加快语速开火车方式读3.学生: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1)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此时刘琨的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晋阳城是“孤立无援”的作者在描写这些边塞特有的景物时,用词十分凝练,但用意深刻,这都是刘琨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2)指导朗读:读出景中所蕴含的情感4.学习句子:那一声声凄厉的长啸,在夜深人静时传得很远,传到匈奴的兵营,把匈奴兵惊醒了匈奴兵营里发出一阵骚动1)理解“凄厉”的意思 (凄惨尖厉)(2)理解“骚动”的意思。

师:这长啸把匈奴兵惊醒了,扰乱了匈奴兵营正常的秩序,这就是骚动4四、学习第四节,了解刘琨如何去救孤城,感受胡笳的魅力四、学习第四节,了解刘琨如何去救孤城,感受胡笳的魅力1. 师:正是这一声声长啸引起的骚动启发了刘琨,他想起了当年项羽的八千兵马被“四面楚歌”唱败的故事,想出了一个计谋板书:一个启发2. 师:还记得这个“四面楚歌”的故事吗?简单说说这个故事请同学交流故事,并出示课件四面楚歌: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3.师:刘琨正是想到了这个故事,想到了一个计谋——吹奏匈奴人最喜欢的胡笳曲板书:一个计谋4.师:一曲胡笳救了一座城池,真有这么神奇吗?将课文中具体描写胡笳曲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板书:一曲胡笳5.交流,出示句子: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5(1)师:作者用了哪两个词语形容胡笳曲的?(悦耳动听 哀伤凄婉)(2)理解词语“悦耳动听、哀伤凄婉”(3)指导朗读:声音轻重要有变化:悦耳动听(响)哀伤凄婉(轻)情感上也有变化:呼唤——多么强烈的一种情感啊,读响些思念——内心的煎熬,轻些、慢些4)写话训练:匈奴人听着胡笳曲,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生活,那是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仿佛听到年老的慈母、年轻的妻子在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选择一句,写在练习纸上二听胡笳曲)课件:写一写: 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 胡笳曲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五、学习第五五、学习第五——八节,感受胡笳曲带来的神奇效果。

八节,感受胡笳曲带来的神奇效果1.师:刘琨不仅是军事家,还精通音律,吹奏匈奴人爱听胡笳曲,勾起了匈奴士兵浓浓的思乡情,自己也感动得留下了热泪这次,匈奴兵营又有了怎样的反应?2,指名读第五、六节3.出示句子:这时,忽然有人发现匈奴兵营有了动静,传来幽幽的哭泣声4.出示句子:第二天一早,卫兵赶来报告,说匈奴兵已经全部撤走了刘琨听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5.师:文中第七节,作者叙述了匈奴人为何撤兵指名读第七节6板书:唤起了匈奴士兵的思念之情智退匈奴6.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已经快一千多年了,成了千古佳话出示最后一节,指名读第八节板书:一段佳话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师:刘琨智勇双全,智退匈奴请你根据板书,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整简洁1)引导学生说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2)引导学生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结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完整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师小结:西晋末年,刘琨孤军奋战,英勇抗击敌人,可是敌我兵力悬殊,援军未到,而城中兵力减弱,粮食减少。

面对着这座孤城,刘琨用一曲胡笳唤起了匈奴士兵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智退匈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了刘琨的勇敢与智慧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4 一曲胡笳救孤城孤城 一曲胡笳7兵力悬殊 唤起了匈奴士兵的思念之情援军未到 一个启发 智退匈奴 一段佳话兵力减弱 一个计谋粮食减少【【作业作业】】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像刘琨这样的将领,有许多像一区胡笳救孤城那样不战而胜的战役,如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些这样的战役读一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