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代十国帝王表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4.96KB
约7页
文档ID:37959614
五代十国帝王表_第1页
1/7

附录: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907 年-960 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 年~ 960 年 )与十国( 891 年~ 979 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五代是指 907 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 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后梁(汴京 )简介:后梁( 907~923 年),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 年,梁王朱全忠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战乱纷纷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 前后 17 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朱温梁太祖在位 907-912 好色帝王之最,朱全忠(本名朱温,后改朱晃)参加黄巢之乱,有武功除宦乱,废重税,鼓农商,被子弑杀朱友圭在位 912-913 温三子,弑父即位朱友贞在位 913-923 温四子,讨逆之名杀兄即位923 年被后唐灭,末帝自杀后唐(洛阳)简介: 后唐( 923 —936 年)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

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891 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册立为晋王907 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李克用拒不承认,仍奉唐天祐正朔908 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位923 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梁,定都洛阳李存勖—庄宗在位 923-926宦官干政,宠戏子,丢民心,失军心,灭前蜀兵变身死李嗣源—明宗在位 926-932 兵变夺位,创明宗之治,病死李从厚在位 933-934 明宗五子,同母兄(嫡子)李从荣谋反处死,其即位视李从珂、石敬瑭为患兵变被废为鄂王,后遇害李从珂—末帝在位 934-936 明宗养子兵变而立,亡国自焚后晋(洛阳,汴京)简介:后晋( 936 年— 947 年)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936 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 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 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初都洛阳,后迁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 山西、 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 甘肃、 湖北、 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后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少数民族(契丹)政权册立的傀儡政权。

石敬瑭在位 936-942 沙陀族后唐明宗女婿后唐开国功臣无耻皇帝之最,为灭后唐称小自己11 岁的契丹王为父,并献烟云十六州石重贵在位 942-947 石敬瑭侄兼养子 对契丹王耶律德光称孙不称臣契丹三次伐晋,终于 947 年国灭被俘后汉(汴京)简介:后汉(947 年— 950 年)五代时期的政权,高祖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 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西元947 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共历二帝,立国仅四年刘知远—高祖在位 947-948 沙陀族后更名刘暠,天福十三年因病崩于万岁殿刘承佑—隐帝在位 948-950 高祖二子在位时大权旁落,诛杀叛臣,引发郭威叛变后周(汴京)简介: 后周( 951年— 960 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享国10 年,历经三位皇帝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 周” 为国号,史称“ 后周 ” ,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 郭周 ” 。

郭威—太祖在位 951-954 后汉开国功臣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一岁在位期间,留心革弊,是五代中一个较好的皇帝柴荣—世宗在位 954-959 郭威养子(柴皇后侄)郭威、柴荣都是在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后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柴宗训在位 959-960 柴荣四子即位时7 岁 960 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周灭宋朝建立,五代结束十国在唐末、 五代及宋初, 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 后蜀、 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前蜀(成都)907 年— 925 年,五代十国政权之一,王建所建, 定都成都 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王建在位 907-918 天复三年( 903 年),唐朝封王建为蜀王后梁开平元年(蜀仍称天复七年, 907 年),王建称帝王衍在位 918-925 公元 925 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 前蜀灭亡,王衍在送洛阳途中被杀后蜀(成都)934—965 年,五代十国政权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

历2 主,共 31 年, 965 年正月被北宋所灭孟知祥在位 934 年933 年受封蜀王 934 年称帝孟昶在位 934-965 北宋乾德三年(965 年)发兵攻蜀,孟昶投降,后蜀灭亡同年,孟昶卒典故:成都芙蓉城杨吴(扬州)902 年- 937 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 又称 “ 杨吴 ” ,亦称 “ 南吴,弘农,淮南 ” 唐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唐景福元年(892 年),杨行密割据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 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形,国号“吴”由于此 919 年(唐天祐十六年),与唐朝断绝君臣关系,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 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建立吴帝国937 年(吴天祚三年 ),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杨行密吴国奠基人杨渥杨行密子嗣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王 907 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被杀杨隆演杨渥弟,傀儡王大权旁落,徐温除张颢,徐氏专权杨溥在位 927-937 杨隆演弟,傀儡927 年称帝, 937 年禅位吴国灭,南唐建南唐(金陵)937 年-975 年,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 年。

中国史上平均帝王寿命最长的朝代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 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 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李昪(原名:徐知诰)在位 937-943 徐温养子 徐知诰废吴帝杨溥,登上皇位, 国号大齐, 年号昪元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金陵为国都,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景在位 943-961 李昪子,初名景通与北周数年战乱,后迁都洪州,称南昌(今属江西)府,自此大唐国力大损,不复昔日强盛李煜(后主)在位 961-978 李景六子,初名从嘉复都金陵国力积重难返南唐最后一位皇帝被北宋灭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吴越(钱塘)907 年-978 年,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钱镠所创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盛时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全境、上海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 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 休兵息民 ” 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 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978 年,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为了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立国七十二年注: 1、钱王让吴越为“人间天堂”苏杭的奠基人2、钱弘俶 (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改名钱俶)钱镠( li ú)在位 907-932 对外(相继唐、梁、后唐)称臣,封吴越王,对内自为小朝廷终年81 岁钱元瓘在位 932-941 镠七子, 原名传瓘 继父志朝奉中原、与外交好, 保境安民钱弘佐在位 941-947 元瓘六子, 14 岁嗣王位在位七年,仓廪积蓄可供十年钱弘倧在位 947 元瓘七子,嗣位同年被废,贬迁会稽卧龙山麓,任王制待遇钱弘俶在位 947-978 元瓘九子,崇信佛教,广种福田,建佛塔无数包涵今在的灵隐寺, 雷峰塔等 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974 年赵匡胤攻南唐,拒不救援,次年南唐灭,吴越唇亡齿寒闽(长乐)909 年— 945 年,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后唐长兴四年(933 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建都长乐,年号龙启之后闽国内乱,永隆五年(943 年)二月,王延钧弟王延政于建州称帝,国号大殷,年号天德天德三年(945 年),王延政复国号为闽,不久即为南唐所灭。

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驻军,但仍向南唐称臣, 留从效及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王审知在位 909-925 唐乾宁四年十二月(公历为898 年)王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开平三年( 909 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都闽侯王审知称臣后梁在位期间,闽地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王延翰在位 925-927 王审知长子,被兄弟王延禀、王延钧杀害王延钧建国在位 927-935 王审知次子 后唐长兴四年(933 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年号龙启政变而亡王昶在位 935-939 王延钧长子政变弑父继位,原名王继鹏后被连重遇所弑王延羲在位 939-944 王审知七子连重遇杀王昶,立王曦(原名王延曦)为闽王王延政在位 943-945 王审知十四子,因王延曦猜忌,943 年于建州称帝,改国号为大殷,年号天德朱文进在位 944-945 在位 290 天 944 年,朱文进、连重遇杀王曦,朱文进自立为闽王,王延政出兵讨伐,945 年朱文进、连重遇被部下所杀王延政恢复国号为“ 大闽 ” 同年,南唐进攻闽国,王延政战败,闽国灭亡楚国(长沙)公元 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潭州(今长沙)为王都。

楚国创始人马殷,公元951 年,南楚发生内乱,南唐乘机派遣大将边镐攻灭南楚都城长沙被攻下,南楚灭亡,历六主,立国五十五年马殷在位 927-930 896 年,唐朝任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奠定了他在湖南立足的根基907 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927 年,后唐天成二年,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南楚国正式成立马希声在位 930-932 马殷次子马希范在位 932-947 马殷子马希广在位 947-950 950 年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兵败被杀马希萼在位 950-951 950 年马希萼自立楚王,947 年到 951 年的这段争夺王位的战争,被称为众驹争槽马希崇在位 951 951 年 11 月,南唐乘南楚内乱,派大将边镐率军进入楚国,占领长沙,南楚灭亡南汉(番禹)917 年- 971 年,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907年,刘隐受后梁先后封为彭郡王,南平王,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 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 “ 大越 ” 次年,刘龑以汉朝刘氏后裔自视,改国号为“ 汉” ,史称南汉971 年为北宋所灭,历五主,五十四年。

刘隐南汉政权奠基者,在世封王掌军政,统一岭南刘 ?yǎ n 在位 917-942 初名刘岩,后改名刘陟、刘龚贞明三年(917 年),刘 ?称帝,建立大越政权,后改国号汉刘玢在位 942-943 刘龑三子 骄傲奢侈, 荒淫无度、 政事废弛, 四弟晋王刘晟政变弑君刘晟在位 943-9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