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1MB
约19页
文档ID:558522397
前海岸线步行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1/19

前 言青岛市滨海岸线自然形态景观丰富,是大自然留给青岛人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是体现青岛市城市特色的重要区域本着前海自然景观岸线应向公众开放的原则,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岸线旅游资源,提升青岛市的形象,为社会公众提供独特的沿海公共活动空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迎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规划建设前海(团岛-石老人)景观步行道,由市规划局组织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地段的规划设计,经多方征求意见并报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经修改编制完成该正式成果前海景观步行道位于青岛市临海地带,西起团岛,东至崂山区石老人,是一条全新概念的滨海旅游线路,是连接新老市区滨海景观区和景观节点的最要通道,全长35.5公里规划设计突出滨海特色,主要是对前海岸线保护、整治、完善和提高规划设计以自然海湾为依托,重视绿化和生态环境,突出自然特色,结合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考虑相关场地设施,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方案初步确定前海景观步行道的选线位置和前海旅游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划方案还提出了针对不同自然岸线进行步行道建设的原则和规划概念,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前海景观步行道形成之后,既保护了自然岸线,又充分利用了自然岸线,将为市民和游人提供充分感受自然的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场所,它必将成为青岛市新的旅游热点和城市标志一、青岛市前海岸线(团岛——石老人)概况 1、岸线利用概况青岛市前海岸线(团岛——石老人)全长约38公里,根据所在城市的区位大致可划分为三段:团岛至太平角六路段的现状景观一角一是团岛至太平角六路段,岸线长度约17.25公里;位于青岛市老市区及历史街区中,是青岛市老市区及历史街区风貌的重要展示地段这段岸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城市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岸线景观,已成为青岛城市特色的象征由于历史原因,该段岸线的旅游景观设施存在较多的设施陈旧老化需要更新改造的问题此外还有团岛、汇泉角、太平角三处景观节点未被开发利用的问题太平角六路至麦岛段的现状景观一角第二段岸线是太平角六路至麦岛(市区与崂山区分界处)段,岸线长度约6公里,位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是青岛市东部新区的重要风貌界面,尤其是太平角六路至南京路段更是成为新区形象的象征,这段岸线经过多次规划建设先后形成儿童广场、音乐广场、五四广场等系列广场绿地,成为新区的亮点。

燕儿岛至麦岛段现状存在岸线利用及景化绿化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如阳光假日酒店、银海大世界为违章建筑、非法利用海岸,海韵园、银都花园、海轮修造厂不合理利用岸线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沿海步行系统的形成造成较大的障碍麦岛至石老人段的现状景观一角第三段是麦岛至石老人段,岸线全长14.9公里,属崂山区石老人国家旅游渡假区岸线,现状已有效利用的岸线长度8.1公里,占总岸线长度的54.51%,其余岸线基本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近海浅水区只有少部分近海养殖,大部分未被利用其中:麦岛至海洋公园段多属已开发建设用地及已开发利用岸线,主要为工业岸线、生活岸线、旅游岸线及少量养殖、港口岸线海洋公园以东至山东头段基本处于未被开发利用状态,仅有名人雕塑园西端的生活岸线,其余为养殖岸线及渔港石老人海水浴场段(西起山东头东至东山头临海岬角)全长2公里,全部向社会开放浴场以东至石老人村以东岸线基本未利用,仅在石老人村西南有一段港口岸线(渔港)2、青岛近海概况青岛市作为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主要特色是前海岸线的美丽,这主要由于本地地形所孕育的独特海岸带——鳌形岬角湾所呈现的天然景象,这种岸线是得天独厚的:1、这些鳌形岬角湾对岸线起到潮流冲刷作用:潮流的无潮点在江苏北部连云港附近(34°N、12003°E),潮流是逆时针旋转,自崂山湾开始涨潮,潮波由东向传播自胶州湾。

经过每一个海湾时,潮流自东部的鳌岬 进入,由西部的鳌岬退出,把湾内的污物刷洗清洁2、青岛市海岸带保护的特点:青岛市海岸带线外3.5至5公里处有一条较宽的海沟,沟宽约3.0公里,水深在30至40米当外海的波浪传到近岸时,海沟吸收了大量的波浪动能及势能,岸线遭受到的波浪冲击力大大减小拉3、岸线生态特点:青岛海潮潮位平均2.98米,最大潮差4.9米,最小的潮差1.08米,岸线主要构成岩礁,其自然形态壮美,构成海边主要景观,它是大型藻类的寄生处,本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岸礁对于防止海洋侵蚀,抵御风浪作用巨大二、规划设计的目标 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设计的目标如果仅仅定位在一条步行道上,似乎定位低了点青岛市为促进东部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先后修建了东海路、香港路,这两条道路对提升青岛市的形象、促进岛城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前海景观步行道是以步行为主要特色的全新概念的旅游线路,将前海各大景观区、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在功能上弥补了东海路与香港路的不足;同时,由于前海景观步行道以步行为主,对地形条件要求较低,规划的步行道可更贴近大海,将海的文章做足。

因此,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设计的目标为:1、对景观步行道进行选线,提出景观步行道建设的原则,对下一步的施工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2、划定前海景观功能区,明确各景观功能区的功能及旅游亮点提高城市品质和自然景观,塑造21世纪青岛滨海城市形象;3、规划、完善前海景观旅游交通和商业服务体系,提高前海旅游景观资源的系统性4、明确沿岸地区开发建设目标,为加强滨海地区的土地管理、综合利用滨海岸线提供指导性原则,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三、前海岸线功能定位 青岛市前海岸线分别从八大峡居住区、中山路商贸区、八大关疗养区、新市中心(城市CBD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穿过,是青岛市重要的旅游、疗养与居住生活区段,因此,前海岸线的总体上以休闲健身、疗养、旅游观光为主要职能四、规划构思 1、结合不同地段岸线的自然条件,修筑不同特色的步行道,配合景点、景区的建设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健身融为一体,体现滨海景观风貌。

2、以自然岬角为节点,通过路、滩、水面的不同组合,反映出各区段变化着的空间序列,突出个景观功能区的旅游亮点结合现有道路网络,合理安排各段景区的出入口,考虑人车的换乘与人流聚散问题,合理配置停车场和其他旅游服务设施3、尊重市民爱好,以人为本合理安排各景区的活动内容,为市民提供近海、亲水、赏景休闲的活动场所,并保证安全,景观步行道设在高潮线以上4、保护自然环境,将滨海景观的创造与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五、前海景观步行道规划指导思想 1、保护自然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以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人工岸线为要旨;禁止填海修路拆除或改造前海地带的违法建设及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前海步行道的环境建设以生态绿化为主,人工设施尽量减少2、整体系统规划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以自然海湾为依托,保证三个“通畅”:A、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的通畅;B、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与机动车游览线路的联系通畅;C、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景观视线系统的通畅3、以人为本既保证步行系统的完整性,保证“人车分离”,又要游人步行与机动车旅游系统换乘方便;细部设计考虑“无障碍设计”。

前海景观步行道的规划建设既要满足游人亲水要求,又要考虑防风暴潮的问题,步行道系统中的主路应设在高潮线以上4、经济节约,便于实施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设施,节约资金统一规划,分期、分段实施六、总体布局 (一)景观节点及景观功能区布局以滨海步行道为主线根据各段岸线的景观特点及职能特点可划分为7大景观功能区、7大景观节点7大景观功能区分别是:1.团岛湾景观区——以船泊航运参观游览为主要特色2.青岛湾景观区——以栈桥、小青岛等传统特色景点观瞻为主要特色3.汇泉湾景观区——以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及海上娱乐为主要特色4.太平湾景观区——以青岛历史街区风貌及海岸野趣旅游为主要特色5.浮山湾景观区——以青岛新区风貌及奥运帆船比赛为主要特色6.老龙湾景观区——以特色生活区参观旅游为主要特色7.石老人旅游度假景观区——以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8大景观节点分别是:1、团岛景观节点——景点是灯塔和雾笛2、大黑栏景观节点——景点是中苑海上广场及八大峡公园3、海军博物馆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海军博物馆、水晶宫海底世界等。

4、汇泉角景观节点(远景建设)——主要景点是炮台遗址5、太平角景观节点(远景建设)——主要景点是独具特色的礁石岸线6、燕儿岛奥运基地景观节点——主要景点帆船比赛场馆及燕岛秋潮7、小麦岛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海洋科研基地8、石老人公园景观节点——主要景点是独特的海蚀景观二)景观步行道选线布局和建设原则1、景观步行道选线规划步行游览线路自西向东分别为团岛步行环路(远期建设)、西陵峡路(含八大峡公园)、太平路南侧人行道、水晶宫海底世界沿海步行路、海军博物馆沿海步行路、小青岛步行环路、琴屿路、鲁迅公园沿海步行路、南海路南侧人行道、汇泉路西侧人行道、汇泉角步行环路(远期建设)、第二海水浴场步行通道、第二海水浴场至太平角沿海步行路、汇泉角步行环路(远期建设)、太平角六路东侧的人行道、东海路南侧的人行道、澳门路、奥运比赛基地沿海步行路、燕儿岛至小麦岛沿海步行路、小麦岛步行环路、小麦岛至海洋公园沿海步行路、东海路南侧人行道、雕塑园沿海步行路、东海路南侧人行道、石老人海水浴场内步行路、海口路南侧人行道以及黄金海岸大酒店至石老人公园沿海步行路组成,总长度约36.9公里,规划景观步行道的最小宽度5米2、景观步行道的建设原则根据前海(团岛—石老人)岸线的建设条件可划分为四类,规划针对不同建设条件的岸线提出不同的景观步行道的建设原则,以期创造即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体现丰富多变的滨海休闲健身环境。

1)人工驳岸对于人工驳岸主要是完善、提高岸线环境,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设施建设步行道现有道路的路面主要是石板和水泥路面,规划予以保留,不再更换铺装材料确实需要更换铺装材料的个别地段,可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如废旧回收物资制成的面材等)该类型岸线上步行道的总长度约14.93公里,约占前海景观步行道总长度的40.5%2)礁石岸线规划这一类型的岸线主要采取保护的规划措施,修建的步行道不应破坏自然地形、地貌,需要修在礁石上的步行道采用木质步行道该类型岸线上步行道的总长度约12.77公里,占总长度的34.6%3)沙滩岸线沙滩资源是青岛市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滨海的一切建设均应以不破坏、减少沙滩为前提,需要在沙滩外侧修建的步行道采用木制步行道该类型岸线的总长度约4.5公里,占总长度的12.2%4)可通过改造现状 “土路”形成步行道的岸线有些地段滨海步行路虽未形成,但由于行人自发行走形成路型可以利用规划结合原有路线设置滨海步行道,路面材料可采用天然石材铺装,以保留原始的韵味该类型步行道的总长度约4.7公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