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1讲 散文阅读之分类及其特点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七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2课时知识点把握散文主题立意 包括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内容分析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分析、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激发学生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内容分析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篇文章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去读它?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想什么?答题的时候有何思路?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很茫然其实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章,它的内容无外乎人、事、情、景、物、理记叙文重在写人记事;议论文重在说理无论是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必然的规律可循的那么,散文阅读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呢?二、复习预习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 散文概念及特点散文,常用来书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感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融为一体;(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知识点2 散文分类(1)写人叙事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2)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3)议论性散文冰心《谈生命》知识点3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知识点4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要素归纳法写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这些要素,什么特殊就把什么概括进去,再加以合理语言的组织,这就是主要内容3、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四、例题精析【例题1】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江南乘舟、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题干】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答案】1.(2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2分)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解析】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例题2】街 声①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②又回到小街,在细雨蒙蒙的深秋,在深秋的黄昏,用脚步轻轻拍打你,用眼光细细打量你,一股陌生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
③这,哪是久藏我心中的小街?④这有一片水声哗哗地,从小街石板底下流过像一群顽皮野性的乡村孩子,扰得小街的黄昏忽然心神不定起来又似一首颇为悲壮的生命进行曲,将小街笼罩在一片深重的秋色里⑤该有一片书声呜呜地,伴着细雨的淅沥声萦绕在小街似潮汐漫漫,如芦风萧萧,像游丝一缕一缕飘在小街小街人历来崇尚读书,当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精读细究,有造诣,有著作,读出了名望古代,有登上吏部尚书高位的;现代,有成了园林设计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于是,这些人便成了小街的骄傲,成了一批孩子仿效的楷模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却已被父母粘在书桌前了心里有莫大的委屈,却从不敢声张父亲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可以镇住一切祖母心疼极了,便出来说情父亲呐,总是不紧不慢地说:“妈,那时,你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么?”一句话,祖母不再吭声⑦小街人瞧不起经商的他们称之为做生意人言下之意大有低人一等、不务正业、欺骗诈人之味因此,小街的商业一直振兴不起来然而,倒楣的还是小街人,要买个铁锅什么的玩意儿,都得上老远的县城去有人笑这街上的人全是大傻瓜这不,把一只只小鸟喂大了送走了,你只拾了个好听的名声,其他什么也拣不着又有人劝说小街人,这附近的乡脚大着哩,留几根苗苗在小街吧,或许能赚好多好多的钱。
但小街人听了总是淡淡一笑那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就是说:“伲①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⑧——哈哈,多有趣的小街人,多清高的小街人!于是,黄昏细雨裹着的小街,总能捕捉到一丝丝湿漉漉的书声;于是,小街雨雾编织的黄昏,总是一幅古老清贫色调的画⑨眼前的一切令我吃惊小街,何时卸去了这身积着太多尘埃的灰蒙蒙的外套,浓妆艳抹起来了?一个个店铺,被横一道竖一道的油漆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昏暗的烛光,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替代了,令人神荡目摇;夜幕还没完全垂下,小街已成了一条珠光宝气的灯河;街面改成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的绊脚,细雨中一辆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轻捷如飞燕一个个卖茶叶蛋酒酿元子、卖T恤衫牛仔裤的小店铺闹猛得可以顾主多数是附近的乡办厂里的农民钱多了心也野了,晚上便来逛小街偶尔还能看到咖啡馆舞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跳舞;却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兴致浓浓,人情浓浓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和迪斯科的音乐飘得满街都是街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一股浓浓的声浪迎面扑来,我有点飘飘然了⑩穿过小街,忍不住又转过身去热热望了两下小街人何时更新了观念?小街人终于赶上了新潮流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这株古银杏,千掌千指擎一树的晶莹,年年秋天里透着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的醇美,站在小街尽头,像小街的一座雕塑。
⑪正欲离去,忽然想起那片书声那片曾经萦绕小街的书声呢?难道,岁月已把这片声音抹去?难道生活已使这片声音失落?一份长久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思绪倏然无存,而另一种心绪则迅速潜入心中,而且膨胀沉重起来⑫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想抓住什么,又想挣脱什么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⑬蒙蒙细雨中,我默默地伫立在小街尽头我又走进了一份深深的惆怅里注释】①伲(nǐ):方言,我们 (作者吕锦华,文章略有删改)【题干】文章题目为“街声”,过去,作者在家乡这条小街上听到的是 和 ;如今,听到的是 【答案】小街石板下哗哗的流水声;伴着细雨呜呜地读书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