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本韩国的教育改革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0.74KB
约17页
文档ID:48120774
日本韩国的教育改革_第1页
1/17

日本、韩国的 教育改革12第一节 日本的教育改革1. 日本教育的现状 2. 日本教育的历史传统 3. 日本的课程改革一、日本的教育现状 (一)宏观上1. 政府重视,社会民众关注政府重视是明治以来的一贯传统二战后, 1947年将义务教育延长3年,免费为小学、初中提供 餐点和教科书,将GDP的6﹪ ﹪ 用于教育60—80年 代, 6﹪ ﹪ ;近年来,经济不景气,民众承担的比重 加大,但对教育的重视一如既往举例:钱币上的人物美国?中国?泰国?日 本呢?1万元:福泽谕吉(“脱亚入欧”抛弃中国文化, 全方位学习西方,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社会活 动家)5千元:新渡户稻造(留学美国,《武士道》, 明治时期,其在教育、社会声望上仅次于福泽谕吉 );樋口一叶(明治时年轻女作家,日本近现代主 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英年早逝41千元:夏目漱石(日本文学巨匠);野口英 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染毒身亡其碑文:“他 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社会对待教育的态度:02年日本的“宽松教育”,家长不认同,宁愿放 弃公立学校,把目光转向私立学校,多花200万也 愿意2005年,经合组织公布的30成员国教育开支调 查,日本3.5﹪ ﹪ ,低于5.1﹪ ﹪ 的均值;另一方面,日 本大学自费负担比率58.5﹪ ﹪ ,远超过21.8﹪ ﹪ 的均值 ,但是其大学毕业率很高,日本家庭在教育上给予 了太多的热情。

52. 控制严格,集权化明显日本的教育控制非常严格,文部省通过地方的教 育委员会实现对中小学的严密控制,大到课程,小到教 育教学细节,都有严格规定,这样学校实际上没有太大 的决策权1947年,教育基本法,防治政治、官僚对教育侵染 ,据此,教育行政管理权在地方教育委员会,但1955年 自民党上台后,成员选举制被取消,文部科学省通过“ 指导和建议”实际上控制了地方教育委员会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 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但20世纪90年代后,弊端日 渐突出 一开始,为进入名牌大学的惨烈竞争和校园暴力是突出 问题,后来学生厌学,逃学现象越来越明显,学业成绩 下降引起社会的重视严密监控的管理体制—教师危机,疲于应付上 级的“指导与建议”,教师职业倦怠;儿童原本需要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但要面对 残酷的学业竞争—全国统一的学业考试,学校把精 力必须放到学习纪律上日本人对教育抱有几个 重要信念: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 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和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学 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能够通过上课 和训练而学回来,所以其教育主要布什适应学生的 差异日本的教育体制刻板僵化,鸠山首相曾谈对日 本教育的1955体制彻底改革,将大部分教育决策权 下移到地方社区或学校。

73. 教师教师入门资格:岗前培训6年,必须拥有硕士 学位,实习1年,还必须接受研究生院或类似机构 的培训;教师工资上,只有职级差别,没有校际差 学校设备标准,国家统一,国家支付,日本的学校 很均衡,校长、教师轮岗)中小学教师完全享受公务员待遇,社会地位, 带薪休假,每年奖励(2-8个月的工资)教师素质高,不仅在知识水平上,更在耐心和 责任心上,让你不好意思不学,但另一方面在要求 上又十分严格甚至苛刻4. 学制和考试学制与我们一样;日本的升学考试:日本的公立大学和部分私立 大学8统考分两次:第一次是基础学科(语数外,物理地 理化学生物);第二次是专门学科(因学校科系而 不同);考生可依据第一次考试成绩参加多所大学 的二次考试5. 社会教育系统科普教育、科技馆重视互动,防灾馆可以在模 拟环境中体验;另外科技馆还担负帮助青少年进行 科学探索的任务,(难怪这样刻板的教育还会有7名 诺贝尔,和如此多的专利) (二)微观1. 教科书,教学硬件教科书免费,文部省买单,并且教科书是学生 的私人财产,体积小,便于携带,不循环使用教学设备先进,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室外操场、 健身房、户外游泳池,但授课和作业中对电脑使用 很少。

92. 环保教育从小灌输环保意识,公众绝不会在公众场合制 造垃圾,广岛运动会的奇迹日本能举国炒作资源 紧张,在没有用电限制下的28度环保渗透到各个方面:3. 礼仪细节教育,强调敬业和团队意识家庭待客礼仪4. 校园暴力现象因校园暴力,日本中小学生自杀率高与日 本民族文化崇尚强者有关:你被欺负你也有责任啊 )日本校服斯巴达式的规定二、日本教育的历史传统 (一)明治时期1872年,在福泽谕吉等人的倡导下,加强国民文 化素质“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强制义务教 育,1910年,完成6年义务教育,比法国早12年,比美 国早4年这与其普及型的教育传统有关,可追溯到 江户德川幕府时代) (二)法西斯时期强调效忠天皇的思想教育,多军事训练,大批青 年学生成为其扩张的工具,教育受到破坏 (三)战后教育1947年,《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教育 机会均等,男女同校,教师待遇等;自民党上台后, 教育僵化刻板,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变,60年代到 80年代,美国教育经费的5倍,英国的9倍,法国的18 倍,增长了37倍111968年,GDP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 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 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麦克阿瑟: 三、日本的课程改革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 来,对复合型、综合型、有创新能力知识人才的需求 ,教育也从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维持公共福利转向家 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负担的教育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新的《学习指导要领》 ,修订课程标准课改目标上: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社会性,能够 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意识;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 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 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其主动性 ,创造出有特色的教育12课改内容上: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削减课时,调整课时比例 ,缩减必修,增加选修,允许学校对某些课程在教 学时间,学期安排上发挥自己的创意;精选和调整 教学内容,削减近1/3特点:由产业社会型学力到信息、多元文化社会型学 力;强调个性,培养能力的人本思想;课程结构、 体系、内容的改革,现代课程整体观;课程编制实 施上更有弹性;课程标准融合认知性、情感性和技 能性教育目标效果如何?主要阻力:社会公众13第二节 韩国的教育改革一、韩国的教育制度6334学制小学6年,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增设实业科,基础性的 科学知识教育和简单的职业训练。

高级中学分为人文高 中和实业高中两类自1953年起,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免费,1992年起, 乡村开始初中义务,很快农村包围城市,在全国推广韩国的高考 二、国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韩国有句古语:即使是教师的影子也不能踩大学 生:牛骨塔里的人许多农民为了送孩子上学卖掉耕牛 也在所不惜,韩国重教育是社会传统2001年,韩国教育投资占GDP的7.03﹪ ﹪ ,仅次于丹 麦的7.71﹪ ﹪三、韩国教师毕业后国家统一的资格考试,通过率20﹪ ﹪ — 30﹪ ﹪ ;06年起,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教员评价 制度”;另教师参加工作后,每隔3年要到政府办的 培训机构脱产培训1年,费用政府承担韩国教师待遇: 四、教育改革教育均衡:改善,师资流动,平准化教育卢 武铉07年“三不政策”:禁止大学自行组织考试,禁 止高中等级制,禁止贡献入学制 韩国教育部1997年12月新课改 (一)背景1995年5月31日,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树 立面向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方案 ”的三个转向:①由划一的教育向培养素质、创意性的多样化的教 育转变;②由供给者决定的教育向尊重需要者选择 的教育转变;③由规章制度为主的教育到“自律教 育”“参与教育”的转换。

(二)改革的方向、目标方向:培养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 自律的、富有创造性的韩国人目标:全面发展的个性的人;以基本能力为基 础的创造性的人;以丰富教养为基础的开拓前进的 人;在对韩国文化理解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的人 ;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为公共发展作出贡献的 人三)具体措施三级课程;设置国民共同基础课;引入适合学生发展前途的选择中心教育课程体系 和课程学科群;考虑学生差异,设置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课程评价上,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评价李明博总统的教育改革:减少民众私人教育花费;改革韩国高考;提升公共教育质量17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