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drug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基本概念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基本概念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b型反应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c型反应是指a型和b型反应之外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发病机理有些与致癌、致畸以及长期用药后心血管疾患、纤溶系统变化等有关,有些机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怎样预防 答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 答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严重功能紊乱和组织病理变化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过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答药物过敏反应又称之为变态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与机体特异抗体反应或激发致敏淋巴细胞而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该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病人身上,和药物已知作用的性质无关,和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初次接触时需要诱导期,停止给药反应消失,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包括速发、迟发等4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但是有少数人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可能出现假阴性,极少数皮试阴性的病人也能发生过敏性休克;个别敏感患者甚至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使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品 基本概念如何表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答: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示为: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 基本概念: 为什么有些药品不良反应难以预测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适应症、不同病理状态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答如前所述,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预测的而且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500-3000人),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和儿童),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量人群使用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 基本概念什么是撤药反应 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快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称为撤药反应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物依赖性 答:药物的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64年用“药物依赖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1969年对药物依赖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 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
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简而言之,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基本概念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 答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用药者反复地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依赖性的药物常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阿片类和催眠镇痛药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可卡因、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主要引起精神依赖性,但大剂量使用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少数药物如致幻剂只产生精神依赖性而无身体依赖性 基本概念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答: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
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①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的吸收、分布或代谢例如,抗酸药中的ca2+离子,与四环素螯合,这种螯合物不能补吸收,从而影响了四环素的吸收,影响了疗效再如,阿司咪唑由cy(p3a4酶代谢,酮康唑是cy(p3a4的抑制剂,当两者同时服用时,由于代谢酶被抑制,阿司咪唑的代谢受阻,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②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器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 基本概念什么是基本药物制度 答基本药物制度是全球化的概念,是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重点卫生保健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而推行的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药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内容 第二篇: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应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药品说明书为什么必须规范 答药品说明书应依照国家要求的格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制备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说明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准确并定时修订每个药品包装中应有一份适用的说明书,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说明书中的副反应,有的国家规定,只收和本品很可能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因此许多厂家不是把所有的不良事件都收入说明书然而,在诉讼出现时,则厂家处于脆弱的地位,以致现在有一种趋势,把所有的副反应一律收入说明书另外,同一品种、同一剂型、同一浓度但生产厂家不同的产品,其说明书的内容应彼此接近,不应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应该规范化。
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全用药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答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