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精品文档简介 严州古为浙江的一府,也称睦州,现在是杭州的属地 区域概况 严州位于浙江省西部,新安江流域北、东、南分别与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接壤,西与安徽的徽州相依!原下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土地面积8596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排名第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多山地,四周皆为山地,唯有中间小面积平原,属浙西中山丘陵区!府治曾经在梅城! 原严州县土地合并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建德市、淳安县和桐庐县,新安江镇是今建德市的市府所在地 诗词《严州》 作者:范成大(宋) 城府黄尘扑马鞍,一篙重探水云寒 耳边眼底无公事,睡过严州二百滩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春秋至南北朝 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时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属楚王国;六年,属荆王国;十二年,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先属吴、丹阳二郡,在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6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 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6县,隶属扬州。
南朝宋时新安郡隶属东扬州,齐时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梁普通二年(521)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 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6县 隋唐至两宋 隋开皇九年(589),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 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3县置歙州仁寿三年(603),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3县大业三年(607),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3县唐武德四年(621),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3县严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武德八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永淳二年(683),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 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5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天宝元年(742),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 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6县,习称“六睦”。
光化三年(900), 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5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6县宣和元年 (1119),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宣和三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6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6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元朝至解放 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建德府明洪武八年 (1375),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宣统三年(1911)十 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民国元年(1912)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3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6县入金华道民国16年废道,6县直属浙江省民国20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2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11县。
民国24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32年5 老照片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6县民国36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5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10县属之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至1949年5月解放 解放至今 1949年5月,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相继解放,于建德设第四专 区,辖以上6县10月改称建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县不变1950年3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寿昌、淳安、遂安4县改属金华专区;桐庐、分水两县改 属临安专区1955年3月建德专区复设,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 遂安、桐庐、分水、富阳、新登、於潜、昌化、开化11县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分建德县置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9月临安、余杭两县由嘉兴专区划入;建德专区辖1区13县1958年3月,新安江区改为镇,直属建德县;11月,寿昌县并入建德县,遂安县并入淳安县,分水、新登两县并入桐庐县,於潜县 并入昌化县,余杭县并入临安县,富阳县划属杭州市;建德专区辖建德、淳安、桐庐、昌化、临安、开化6县。
1959年2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淳安、桐庐、开化4县划属金华专区;昌化、临安2县划属嘉兴专区 编辑本段严州府严州府简介 严州府元建德路,属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为建安府,寻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严州府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建德路,唐睦州,又为严州,又改新定郡宋为建德军,又为遂安军,後升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德路 曰严陵郡治东五十里有富春山严子陵耕钓处,因以名郡 曰桐庐郡治东一百里有桐君山,昔有异人指桐为姓,因以名郡 曰富春郡治本富春县地,又严陵山一名富春云 曰新都汉建安十三年,贺齐平山越置新都郡,旧在新定里今淳安地 曰新安晋太康元年平吴,改新都为新安郡 曰古睦隋仁寿三年置睦州,取俗阜人和内外辑睦之义 曰新定唐天宝元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存旧地名 曰建德宋咸淳元年度宗以严为潜藩地升为建德府 建德县 本东汉吴郡富春县地吴孙权广武四年析建德县隶吴郡,封其子皓为建德侯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孙韶,字公礼……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又据《三国志吴书大帝记》,孙权为吴王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孙韶封建德侯也是这一年。
建德置县为公元225年,孙韶的故乡在建德,原建德县的辖境为孙韶的封地故此,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晋宋皆隶吴郡梁普通十年割隶东阳郡隋开皇九年县废并太末、丰安入金华,改为吴宁县,后为郡、为镇不一唐武徳以后复为建德,永淳以后复置睦州而治于建德宋宣和三年平方腊隶严州为建德府治明朝废县属严州府治,编户八十六里 清承明制 淳安县 在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本汉丹阳郡歙之东乡新定里建安十三年,孙权既平山越置始新县,隶新都郡治晋改郡新安,而县仍旧名隋开皇改新安县隶婺州仁寿三年置睦州,后改雉山县为遂安郡治唐初复名新安,开元中改为还淳,永贞初名讳改还淳为青溪属睦州宋宣和平方腊改淳化隶严州,绍兴中始名淳安明朝因之,编户九十三里,后并在坊又省十里,今八十三里 清承明制 桐庐县 在府城东一百里,东汉富春县桐溪乡之地孙权广武四年析置桐庐县隶吴郡,又即桐溪置新城县,隋初废,仁寿中复置属睦州唐初置严州,寻废,以县属睦州,后属杭州,及钱氏纳土复属睦州宋宣和三年平方腊,隶严州咸淳元年隶建德府明朝因之,隶严州府,编户五十里 清承明制 遂安县 在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本东汉歙县之南境三国吴置新定县属新都郡晋平吴改遂安县,属新安郡。
隋初废郡并县入新安县,仁寿中置睦州于新安县,复以遂安为县,隶睦焉唐神功元年徙州于建德而县亦随隶宋宣和三年平方腊隶严州,后属建德府明朝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县仍遂安,编户六十四里 清承明制 寿昌县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本汉富春县地吴置新昌县,属吴郡晋更名封昌梁割隶新安郡隋并入新安县唐永昌元年分雉山复置寿昌县,寻省神龙元年复置,属睦州宋宣和三年平方腊,隶严州咸淳元年隶建德府明朝改严州府,县仍寿昌,编户三十六里 清承明制 分水县 在府城东北一百十五里,本桐庐县西乡之地唐武徳四年置严州,治桐庐,乃析桐庐七乡为分水县,取桐水中分之义,寻省如意初复为县名武盛,隶睦州神龙元年复旧名宝应中复置昭徳县,大历中并昭徳入分水宋淳化初改分水置南新县,熙宁五年又省,南新入杭新城县淳佑初升严州为建德府,又改南新县为分水元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县仍旧明朝因之,编户一十七里宣徳间析一管为上中下三图,增设一十八里清承明制 编辑本段古代文化 “建德人”是在浙江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新人阶段”的古人类化石从此,浙江的历史一下子往前推进了4万多年,建德也成为浙江历史的源头有学者认为,“建德人”就是浙江的原始民族——越族的祖先 1974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专家,在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乌龟洞里发掘出一枚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及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
经鉴定,这枚人牙化石距今约有5万年左右的历史,被中国科学院正式命名为“建德人”地跨钱塘江干流新安江和最大的支流兰江的建德,在浙江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作为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州府所在地,建德一直是钱塘江中游的枢纽重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 睦称望郡,爰自伊昔,瞻仰高风,严陵奕奕 陆游在家闲居6年,已经62岁,才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得到孝宗的激赏,但孝宗并不了解陆游的真正抱负,只叫他到严州后,“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新职虽然不合陆游素志,但他还是勤勉从事,正如诗中所说:“忧民怀懔懔,谋己耻营营他在任上,力求“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因此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他立碑,并为他曾经作过严州太守的高祖陆轸立祠,以纪念他们祖孙二人在严州任职期间,陆游曾将历年所作诗,特别是早年的作品,严加删选,共得2500余首,刊刻为《剑南诗稿》20卷此书行世后,深得当时文坛赞誉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睦剧原是流传于浙西淳安、开化、常山和安徽 屯溪、绩溪及江西 婺源一带的地方小戏,是由江西采茶戏、安徽黄梅戏和浙西地流行的懈间歌舞“竹马班”互相结合、逐步形成的。
在表演形式上,原来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脚色,故群众称之为“三小戏”或“三脚戏” 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用双脚丈量名山大川,传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徐霞客游记明崇帧九年(1636年)他在建德也留下了足迹,虽然是匆匆而过,但对建德来说也是一段可书的历史在浙江期间,徐霞客经杭州,取道余杭、临安,由分水顺江下桐庐,溯富春江、兰江经建德、兰溪,游金华三洞,西行过衢州、常山,再进入江西省境《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十月)初六日 鸡再鸣,鼓舟晓出浙江,已桐庐城下矣令僮子起买米仍附其舟,五里至滩上,米舟百艘,皆泊而待剥,余舟遂停亟索饭,饭毕得一舟,别附而去,时已上午又二里,过清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