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使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 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今天我们探讨 的“问题教学法”最先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要求教师创 设一些系统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并指导独立 思索,找出关键知识点,在方法技巧上给予指导,在情感态度上给予 鼓励,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穷追不舍的劲头下学习可是从教 改到现在,多年来纲领性文件倒是发了不少,但很少有可以指导教学 的具体措施《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出现不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更重要的是它设计的实施方案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让我们可以有的放 矢的去教学在这里浅谈几点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一、对《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各板块的使用本书每课时分“问题导学\ “自主学习J “合作探究”、“评 价归纳',、“深化拓展”五大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又分为儿个小的 板块我们尝试着将“问题导学”、“自主学习“释疑解难” “走出 误区”四个部分安排在课前的预习中预习时,在''课标导读',的 问题指引下,初步感知课本内容及知识点,并在,,释疑解难叩勺帮 助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V攵获 与问题”栏中,并尝试完成“自我检测',了解自学情况,再次记 录困惑,做好课前准备,做到课前有备而来。
课堂上的中心工作是通过“合作探究”将“口主学习”中的 问题一一破解,把内容层层推进,将知识一一呈现在”合作探究" 中我们引导学生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充分展示,人人参与到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这样既有利于对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当问题解 决后,我们发给每个同学一份知识清单,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知 识脉络在此基础上乘热打铁,尽量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标导 练”,及时反馈及时解决自我小结”这块内容一般安排在课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合理设计框图、列表或知识树,既梳理知识又明确了知识间的 联系,达到近看树木远观森林的效果,还培养了创新精神二、落实使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配套措施根据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被动、课外时间少等情况,我们 i般釆用分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习惯、性格等多方面考 虑,尽可能组建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通过组内合作集思广益, 鼓舞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勇气;进行组内分工突显个人智慧,培养 独立完成能力和自信心为此特采取如下配套措施:1、知识清单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堂课的合作探究完 成后,每名同学都耍独立填写知识清单,并从每组中抽取一名学 习程度相当的同学进行展示,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也落实了“自 主学习"这一模块。
2、成长档案袋学生很在意老师的评价,我们要更注重过程 性评价,所以给各组建立成长档案袋,把每个组每堂课的学习情 况记录在案,定期整理评比,以鼓舞先进,督促后进3、教学反思册我们要认真反思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模 式教学中的点滴成功经验和不足及发新现的问题,以备课后与同 事们交流,并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不仅如此,反思册上还有学 生留言区,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可留下对本堂课的评价和 建议,,这样可提醒教师及时修改教学方案三、使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注意事项1、注重方法指导、循序渐进本书的理念是以引导为关键, 以问题为载体,以自学为核心,以解决为冃标,主张先学后教, 注重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学、课堂展示学,彻底颠覆了传统教 学“先讲后记再”的模式,刚刚使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吋师生都有些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感觉因此我们召开了多次 组内、组间教研会,商讨、尝试、再商讨,达成共识:对学生在 学习方法上给予切实指导,在情感态度上给予更多鼓励,循序渐 进,不可操之过急于是我们利用三四周的时间从“课标导读” 到“评价归纳”,每一环节都切实指导,帮助学生熟悉每个环节的 学习流程,直到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放手。
2创造性使用,灵活取舍本书是以问题导学为模板,在“先 学后教”教学模式方面的大胆尝试,在使用时我们要认真研读、 明确理念、熟悉内容以便有效落实,当然也不能照本宣科、生搬 硬套,应该将它与课本知识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互补和有效利 用我们可以在它的指引下 利用的他的思想,但不一定照搬他的 问题编排实施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的使用它,结合学情将 问题、内容进行组合、分解、力口、删、改、换,直到最适合学生 为好四、有待解决的问题1、时间问题传统教学满堂灌,不管灌进去多与少,老师 总能在四十分钟内将预识任务抛出但使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先学后教,学习进程掌握在学生手中,课堂上要活动、要讨论、 要展示、要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就不能留于形式,随吋叫停, 但课堂上难免节外生枝,常常是知识点还没来得及梳理清楚,一 节课就在吵吵嚷嚷中过去了,更来不及反馈当然也不能放 任自流,撒手不管,所以经常是顾此失彼2、条件问题受学习时间、空间、器具等条件所限,许 多探究活动尽管设计的很好,却很难落实操作,有时甚至只能放 弃,难以达到如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这里不仅是要探讨如何使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更 是以此为契机,开启课堂模式改革的新篇章。
现在我们认识它、 熟悉它、把握它、使用它,将来我们耍熟能成巧地使用它,甚至 在它的指引下自成一体、形成风格,在“问题导学、先学后教” 的摸索中,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