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转载出版必究新部编版五语上知识点易考点梳理(知识点梳理与本课所编标准化试题内容同步)6.将相和一、生字组词召(召集,号召) 臣(大臣,君臣) 议(商议,议论) 献(献上,献计)诺(承诺,诺言) 典(典礼,大典) 抄(抄小路,抄写) 怯(胆怯,怯生生)拒(拒绝,抗拒) 宫(皇宫,宫廷) 荆(负荆请罪,荆条) 罪(罪过,犯罪) 二、词语大臣 商议 勇敢 机智 解决 召集 难题 称赞 诚意 交付 商量 允诺 划归 典礼 胆怯 示弱 随行 推辞 拒绝 服气 顺眼 诸位 乘机 战袍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无价之宝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三、形近字、同音字: 和氏璧—墙壁—臂膀—回避—碧绿 渑池—绳子—苍蝇 大臣—巨大bì和氏璧、墙壁、回避、隐蔽、利弊、奴婢四、易错字音蔺(lìn)相如 允诺(nuò) 大臣(chén) 划(huà)归 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上卿(qīnɡ) 侮(wǔ)辱(rǔ) 战袍(páo) 请罪(zuì) 蔺相(xiàng)如 胆怯(qiè) 推辞(cí) 答(dā)应 削(xuē)弱召(zhào)集 诺(nuò)言 拒(jù)绝 乘(chéng)机臣:不要和“巨”混淆。
献:整体紧凑,不要写得太松散诺:注意左小右大,右边是“若”不是“苦”典:上面部分不要写成“曲”荆: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五、多音字相xiāng(相宜 奔走相告)xiàng(丞相 出将入相)强qiáng(强大 坚强) qiǎng(勉强 强迫) jiàng(强嘴 倔强)划huá (划船 划算) huà (划归 出谋划策)削xuē 剥削、削弱、瘦削 xiāo 削果皮、削铅笔六、多义字强[qiáng]1.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大、年富力强2.程度高 :强手、强烈、能力强3.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ào)胜4.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攻、5.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强[qiǎng]6、硬要,迫使,尽力、:强迫、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强[jiàng]7、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七、近义词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理屈—理亏 允诺—承诺抵御—抵挡 能耐—本事 削弱—减弱 称赞—夸赞八、反义词进攻→撤退 胆怯→勇敢 失信→守信 拒绝→答应抵御→进攻 推辞→应允 削弱→增强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九、解释:☆填字解字:1.理( )气壮:充分,合理。
2.( )口不提:断3.无价( )宝:的 4.攻无不( ) :胜5.同心( )力:共同合作 6.( )荆请罪:背 7. 完( )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指和氏璧8.将相和:将,廉颇;相,蔺相如;和,和”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解释词语:1.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2.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作者:甄珠 7184290363.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4.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5.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6.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7.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8.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十、填空:1.《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鲁迅称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将相和》是一个 历史 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作者:甄珠 7184290363、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主要讲 完璧归赵 、 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 “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 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4、课文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起因,当时分别有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被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 最强5、“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经过是_蔺相如不畏强暴智斗秦王,结果是和氏壁完好无损地被送回赵国6、“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想占赵国便宜,经过是 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结果是 秦王没 占到便宜 7、“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蔺相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经过是_廉颇负荆请罪 ,结果是 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8、蔺相如给你的印象:对事件能深思熟虑,随机应变;对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对廉颇能顾全大局、识大体,忍辱退让,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9、廉颇给你的印象: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相如府上请罪,性格坦率此后能和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十一、课文结构:十二、知识链接▲写同结构词1.动静(词语中含有反义词):前后、上下、左右、大小、高矮、胖瘦2.呐喊(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喊叫、呼唤、讥讽、、谈论、议论、讨论、商谈3.顺风顺水(ABAC):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不三不四、不上不下、不屈不挠4.探听探听(ABAB): 哗啦哗啦、叮咚叮咚、沙拉沙拉、彼此彼此、争渡争渡、轰隆轰隆5.大大方方(AABB):客客气气、高高兴兴、红红火火、大大小小6.“××不×”式的词语:绝口不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美中不足7.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四面楚歌、卧薪尝胆、三顾茅庐、指鹿为马、单刀赴会▲对对子: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有关爱国的古诗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十三、精彩语句:比喻句: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句子把蔺相如见到廉颇比作老鼠见到猫,写出了蔺相如对廉颇的“怕”,这种“怕”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的,更突出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作者:甄珠 71842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