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补偿金包括哪些 企业改制时支付给职工的全部补偿金包括哪些? ? 一、国企改制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解决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来源问题,就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标准问题依据改制主体的性质不同,其员工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也有所不同〔一〕国企员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标准对于遵照正常程序进展改制的国有企业,依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遵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遵照劳部发[1101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必须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101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劳部发[11014]481号文件规定的详细标准为,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状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企业经营者也应遵照上述方法执行〔二〕破产企业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国有企业紧要资不抵债,不再具备接着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但是《破产法》并没有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列入破产企业法定清偿范围内 依据《国务院关于在假设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在假设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在试点城市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运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缺乏局部从处置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并可列入第一依次清偿,安置费用的标准原那么上遵照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三〕事业单位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由于中心和各地尚未出台有关事业单位改制员工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有关员工经济补偿详细标准将参照国有企业员工经济补偿标准依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和国资安排[2003]21号文件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详细标准一样但是考虑到事业单位员工大局部是事业工人身份,其中有一局部还是国家公务员身份,由于各种缘由,相当一局部人还没有开设养老保险账户,一旦改制后,这局部员工的退休金也是个麻烦事因此,完全参照国有企业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执行对这局部人来说的确欠缺公允,各单位可以依据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除经济补偿金外其他形式的补贴,详细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四〕经济补偿金外的其他补偿我们留意到,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规定中,\改制企业可用国有净资产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由此造成的账面国有资产削减,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冲减国有资本\这个\等\字有很大学问, 它意味着从中心已经认同改制企业可以用国有净资产支付除员工经济补偿金外的其他形式补偿当然不是全部改制企业都适用于这个条件,像上述事业单位改制可以参照这一标准,寻求其他方式的补偿,另外一些本身经济补偿金较少,从事危急职业、危害身体安康职业,具有某种特别技能、为企业做出过重大奉献的人员,可以由改制企业结合实际状况向上级部门提出,详细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国有企业进展的国有资本退出的改制工作中,由于经济补偿金是必需支付且不能打折,所以对于改制企业来讲比拟头痛的是如何支付这笔相对浩大的改制本钱,而且在支付了改制本钱之后还不至于影响企业改制之后的开展,因此以何种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事实上,中心和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出台的关于改制企业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文件中强调的都是\以企业国有净资产支付\这个资金来源问题,而对于以何种方式支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制,因此从财务角度来讲,以净资产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事实上可以以股权形式、债权形式和现金形式进展支付。
1.现金支付形式现金支付形式就是要求企业以现金支付给员工作为解除长期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对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讲,这种方式是可以承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决,没有为改制后的企业留下什么后遗症,但是这种方式将极大的侵占企业的资金流,降低了企业抵挡风险的实力,使得企业很简单陷入危机之中2.股权支付形式股权支付形式就是干脆将企业的净资产以经济补偿金的方式落实到每个员工上,企业改制后,形成员工对于改制后企业占有的股权虽然这种方式在相关文件政策上是允许的,但是在操作中却有两个明显障碍,首先是由于《公司法》对于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使得员工持股的人数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员工持股会等持股载体的组建已经很难再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那么员工以何种身份、方式持股是首先须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员工集体持股方式在大多数地方已经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多的盼望由原来企业的经营层肯定控股改制后企业,不支持全部员工共同持股因此,从以上两点看,以股权形式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也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债权支付形式假如改制企业的支付实力比拟差,为了缓解支付改制本钱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压力,可以将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企业的负债,同时削减相应的企业净资产。
企业改制后,员工持有改制后企业的债权,并依据相应的规定和条件获得清偿改制企业以债权形式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必须要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批准,以幸免改制后违反《会计法》和《税法》的风险〔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与改制企业的开展以何种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与改制企业的开展有着严密地联系,改制企业要结合生存开展之道和长期利益来确定虽然不同的企业可有不同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总的来讲,目前比拟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纳现金、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方式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首先,对于企业改制后不在改制后企业接着任职的员工应采纳现金支付的方式,用现金一次性的支付给这局部员工,使得这局部员工与改制后企业没有任何关联,减掉一局部包袱其次,对于拟成为改制后企业的股东的原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业务骨干,可将其经济补偿金干脆以股权的形式予以支付,假如人数较多可采纳\准自然人\的方式,即几个自然人捆绑在一起,以协议的方式由一个人代为持有股份最终,将剩余人员的经济补偿金转为其对改制后企业的债权,由双方约定还款付息的条件和期限,同时为了确保这局部债权能够偿付,改制企业应以企业相当价值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采纳这种方法来解决员工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既可以缓解改制企业资金上的压力,又可以幸免全员持股,有利于重新确定改制后企业的股东构造,同时以债权形式将留在改制后企业工作的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在必须程度上相连,但又使得员工的风险小于改制后企业股东的风险。
企业的详细状况不同,采纳这种方法时,用于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债权支付三者之间的比例也不尽一样,应当由专业人士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来合理确定须要指出的是,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也要经由企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因此,改制企业要充分做好员工工作,摆事实、讲道理,把改制企业的长期开展确定为首要目标,获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三、员工获得经济补偿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